歼敌400多名还打下一架敌机 肠子流出来又塞回去继续战斗
版次:004 作者:来源: 2023年01月07日
老人的纪念章 据重庆日报
蒋诚的《革命军人立功喜报》
1月5日上午10时01分,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一等功臣蒋诚,在合川区人民医院因病逝世,享年94岁。
“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不给国家添麻烦。”这是蒋诚最常说的三句话。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
A
传奇
歼敌四百余人
蒋诚,原名蒋启高,1928年生于合川区隆兴镇玉河村,整个青少年时期都是在战火与动荡中度过。
1949年12月,在解放成都的隆隆炮声中,21岁的蒋诚加入解放军。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1951年1月,蒋诚所在部队编入志愿军第12军建制,并于3月由长甸河口入朝参战。也就在入朝参战的3月,时年23岁的蒋诚被火线提拔为机炮连副班长。
档案显示,入朝不足1年,蒋诚便在“一九五二年六月于朝鲜金城由张云介绍入党”。
据《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史》等史料记载,1951年4月22日至1951年11月,蒋诚所在的12军先后参与第五次战役、金城防御作战等大小战斗400余次,并重创土耳其旅。
1952年10月,蒋诚迎来了永生难忘的上甘岭战役,也正是在这场震惊世界战争史的残酷战役中,他获得了一个中国军人的至高荣誉。
12军战史清楚地记载,1952年11月8日,蒋诚所在的92团到达上甘岭,旋即被上级要求3天准备,11日发动反击。
“一架敌机要轰炸我们,它冲下来,我就打它的头;它飞过去,我就打它的尾巴……”神志、口齿已不清的蒋诚,说到击落那架敌机时的细节,却表达得异常清楚。
“我站在沟沟底,把机枪架在沟沟上头,就开始打,也不管打不打得着。”老人双手不停颤抖着比划,那一刻他的眼神无比闪亮。
比蒋诚的回忆更具说服力和震撼性的,是他的立功受奖说明:“一九五二年十一月于上甘岭战役中,配合反击坚守五三七点七高地战斗里,该同志发挥了高度的英勇顽强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带领班里在严密敌炮封锁下,熟练地掌握了技术……击落敌机一架……”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份立功受奖说明里还详细地记载了一项在整个人民军队战史上都堪称奇迹的辉煌战果:“以重机枪歼敌四百余名,击毁敌重机枪一挺,有力地压制了敌火力点,封锁了敌运输道路……”
也正是在这场战斗中,蒋诚身负重伤。
“他原来说过,肠子被打穿了,他就自己把肠子揉进去,还要打!”蒋诚的老伴陈明秀说起这些时,嘴角仍会止不住地抽搐。在蒋诚右腹部,赫然有一道6厘米的深凹进去的伤疤。
此役毕,蒋诚被授予一等功,通令嘉奖。
B
复员
退伍返乡当农民
1953年12月,一等功臣蒋诚升任志愿军第12军31师92团1营机枪连班长。随着朝鲜战事结束,1954年,在朝鲜战场征战4年的蒋诚随部回国。1955年2月10日复员退伍返乡。
回到家乡,这个在血火战场上悍勇无比的英雄,重新成为了一个农民。
“我们就晓得他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不晓得他立过那么大的战功!”蒋诚64岁的亲侄儿蒋仁先,对于伯伯曾经辉煌的历史,也是一无所知。
“爸爸的几个奖章我看过,但都是纪念章,没看到军功章。”三儿子蒋明辉如是说。
蒋诚从1955年2月退伍到1964年4月这近十年的履历,皆属空白。“就是当农民呗!”陈明秀一语道破,原来复员返乡后的蒋诚,压根没有找过任何部门,而是完全以一个普通农民身份务农,闲暇时参与修建铁路等。
“爸爸性格好,话很少,总是沉默,不与人争。”蒋明辉幼时的记忆中,父亲总是像山一般沉默,没有任何人想到,他曾是共和国的一等功臣。
直到1964年4月,蒋诚因有一手拿手的蚕桑养殖技术,临时到隆兴乡从事蚕桑工作。而这份临时性的工作,他一干就是24年。
C
传承
默契的“父债子还”
复员返乡后的数十年间,蒋诚把自己的蚕桑技术传遍了十里八乡,经常一出门传授技术就是四五天不回家,这也使得他连前妻去世都没见上最后一面。
1983年,蒋明辉眼中“山一般沉默的父亲”,干了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
当年冬天,当地决定修建隆兴乡到永兴乡的道路,自认有些修建技术的蒋诚,居然抛下蚕桑技术员的活不干了,主动请缨牵头修路。
路修到一半,钱没了。村民们放下钢钎捡起锄头,跟蒋诚扭捏地表示想回家干活了。向来不怎么抽烟也寡言少语的蒋诚,据说当时连抽三根烟,末了扔下烟屁股,瓮声瓮气地说了一句:“大家继续干,钱我去想办法。”
很快,工钱来了,甚至连每天的工分标准也没降低。修路工程得以顺利推进,直至完工。
“8年后,爸爸把我叫到跟前,告诉我,当年修路的钱,是他以个人名义向农村信用社贷的款。”看着父亲严肃而又闪避的眼神,蒋明辉心头一沉,直愣愣地问了一句,“贷了多少?”
“应该有2400多块……”蒋诚的话,如巨石砸在蒋明辉心头。
那一年是1991年,蒋明辉年仅23岁,参加工作3年省吃俭用才存了1000多元。而在蒋诚贷款时的1983年,2400元更是一笔“巨款”。
“父债子还……”父子俩沉默许久后的第一句话,竟然是一模一样。
彼时,蒋明辉有一个已经谈了3年多的女友,正筹划着结婚。面对这样的情况,蒋明辉不敢对女友说,偷偷把自己的房子卖了换得400元,住进了集体宿舍,然后又借了一部分钱,才还掉了这笔贷款。
D
信仰
“国家”二字永远高于一切
1988年,埋首乡野36年的一等功臣蒋诚,毫无征兆地迎来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一份阴差阳错尘封了36年的《革命军人立功喜报》,因为一个极其偶然的因素被发现。
那一年,原合川师范学校校长王爵英负责修撰《合川县志》,查找档案资料时发现一份《革命军人立功喜报》。《喜报》载明:“贵府蒋诚同志在上甘岭战役中,创立功绩,业经批准记一等功一次,除按功给奖外,特此报喜。恭贺蒋诚同志为人民立功,全家光荣。”
对原合川县而言,这是一份珍贵史料。但王爵英发现,这份《喜报》“备考”一栏,被注明“由八区退回,查无此人”。
回头查看投送地址,写着“四川省合川县四区兴隆乡南亚村”。巧的是,当时的合川,恰恰既有隆兴乡也有兴隆乡;更巧的是,王爵英恰恰又是蒋启鹏多年前的老师。
“会不会误将‘隆兴乡’写成了‘兴隆乡’,从而导致‘查无此人’?”王爵英联系上蒋启鹏,并与相关单位核实。
此事随后得到各方验证,埋首乡野36年的蒋诚,正是当年在朝鲜战场立下奇功的一等功臣。
第二件大事,就是随着这份《革命军人立功喜报》的面世,蒋诚迎来了一份由当时的合川县政府在1988年9月23日签发的通知,这份通知名为《关于蒋诚同志收回县蚕桑站为工人享受全民职工待遇的通知》。
《通知》中认定“蒋诚同志曾在朝鲜战场立过功,复员回到地方,不管干什么工作,他从不居功骄傲,总是谦虚谨慎,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为党工作,工作中做出了贡献……同意蒋诚同志从一九八八年九月起,为蚕桑站正式工人,按全民职工对待,工资定为80元。”
从1952年上甘岭战役立下一等功,到1988年“落实政策”成为“全民职工”,时间流淌了整整36年。
36年间,蒋诚没向任何一级组织透露过自己曾经辉煌的功绩,也没找任何一级组织提出哪怕是正常安排工作的请求,只是以一个农民的身份默默劳作,甚至个人举债修路,为儿子留下一笔“巨债”。
在成为“全民职工”的1988年9月,蒋诚已60岁零8个月,因超过了退休年龄,他正式退休。
2014年,村里进行土地流转,村民们都表示反对,而蒋诚不仅带头签,还主动给大家做工作。在蒋诚的带领下,三天时间全村人都签了。
对这个老兵而言,“国家”二字,永远高于一切。据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