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打造的这座小城 三年闻名全川,四年闻名全国 最后闻名全世界

卢作孚乡村建设二三事

版次:008    作者:来源:    2023年01月07日

北碚区双元大道,市民行走在整洁美观的人行道上。据重庆日报

□王雨

著名教育家黄炎培1936年春夏到北碚考察,事后著有《北碚之游》一文。在黄炎培先生笔下,从前的北碚“满地是土匪,劫物掳人,变做家常便饭,简直是一片土匪世界”,但经过卢作孚和同事们卓有成效的努力,不但肃清和改造了土匪,而且“把地方所有文化、教育、经济、卫生各项事业,不上几年,建设得应有尽有。”在此之后“北碚两字名满天下,几乎说到四川,别的地名很少知道,就知道有北碚。与其说因地灵而人杰,还不如说因人杰而地灵吧。”

这是对卢作孚先生1927年开创的,以北碚为中心的嘉陵江地区的乡村现代化建设功绩的公正历史评价。

卢作孚是抓好乡村建设的有心人。很早,他就与晏阳初先生认识了。晏阳初长他3岁,出生于巴中县草坝街一个书香世家,从小接受儒家思想熏陶,16岁就考入香港圣约翰大学,汲取了西方和孙中山先生的“民有、民治、民享”三民主义思想,推崇“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当时,晏阳初在无锡参加第三届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后,到了南京,遇见了正在民生公司南京办事处的卢作孚,两人一见如故、屈膝长谈。“作孚,你的大名如雷贯耳,你不仅是实业家,也是乡村建设和平民教育的楷模。”晏阳初袒露真言。

卢作孚笑道,“阳初兄,你是著名的平民教育家、乡村改造运动的奠基人,你这个巴山骄子才是我辈之楷模!你在定县时,我就派人专程去你那里参观过。”“对,我记得这事,好像你派来的那个人姓何。”

“哦,作孚老弟,你在救亡图存上也见解独到,我得引你为同志呢。”

“救亡图存,国人皆有义不容辞之责任,我不过尽了点薄力而已。最近,我去了趟广西,觉得他们做了不少有希望的事情。阳初兄如有兴趣,不碍也领人去看看。”

“听说了,是想去看看。我还得去你那里看看,你那北碚的乡村建设搞得很好。”

抗日战争时期,在卢作孚全力支持下,晏阳初来北碚开办了“乡村建设学院”。

1948年8月,卢作孚去加拿大督办所购船舶建造事宜,途经日本回国。亦抓紧时间对日本乡村进行了考察,认为,其实日本的乡村跟中国的乡村并没得两样。房子的建筑极简单,几根小树条钉上一些薄木板而已,十之九是草房。吃饭时,推出一张小桌子,有的连小桌子都没得,干脆就围坐在地上。晚上,席地而睡。可以说,其生活较之我国农民还更简单一些。不过有一点不同,政府帮助他们。第一,是电力的普及,几十匹马力、几百以至几千马力的发电设备随处都是。农民可以充分用电,因之,小工业也应运而生;第二,五万多公里的铁路,把交通弄得及其方便;第三,灌溉便利。他们逐步解决了生活问题,也就好解决教育问题了。

他不仅看到了日本乡村当时的现状,更看到了用现代的电力解决乡村脱贫之前景,思考如何结合中国实际搞好乡村建设。

他在《建设中国的困难及其必循的道路》一文中,提到他一生所作的“三个试验”,第一个是创办“成都通俗教育馆”;第二个是建设以北碚为中心的“嘉陵江三峡试验区”;第三个是创办民生实业公司。应该说,他的每一个试验都“根据世界的最高纪录作为目标,根据国内的目前状况作为出发点”。他呼吁,“无论英美自由主义国家、德意法西斯蒂的国家、苏联社会主义的国家,所有的产业运动、交通运动、文化运动、国防运动,其方法、其历程、其所到达的最高纪录,通通收集起来、整理起来,摆在全国人面前,摆在关心全国问题的人的面前,使明白什么样是现代的国家,如何才能够立国于现代。”从而提出了“通过四个运动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构想。

他很早就提到了有利于乡村建设的小水电站,在《中国中心的伟大基地——四川》的文章中提到,“长江三峡水电站是最大的一个水电站,但绝不是惟一的水电站,并且也不需要最先修建它。之所以首先提到它,是为了显示几乎没有止境的可能性。宜昌上游沿江一带及其支流,将会找到许多适合的地点修建比较小的水电站,其发电总能力如果超过巨大的三峡水电站,那将是毫不奇怪的。”

“注意行道树,这里缺了一棵,这里缺了两棵,要赶快补栽!”卢作孚乘车驶过北碚街道时,也时时注意细节,发现问题及时要求补正。

有了现代意识,又脚踏实地干,在卢作孚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北碚三年即闻名于全川,四年即闻名于全国,抗战以来甚至闻名于世界。当时,在北碚居住、工作的名人众多,比如老舍、郭沫若、陶行知、阳翰笙、田汉、夏衍、林语堂、萧红、太虚法师等等;到北碚参观的国内外人士“大”至林森主席、美国副总统华莱士,“小”至平民百姓和大、中、小学的学生。都对北碚给予了很好的评价。

当时教育有各类学校,科学有西部科学院,游览有各处名胜,街道绿树成阴,建成了北川铁路,矿业占了大后方第一位。在北碚的公园里,你几乎不能在地上发现一张纸屑或任何果皮。办事办到这样,将民众训练到这样,是极不容易的事情。卢作孚不仅是川江航运的领军人物,也是乡村建设的楷模。

(作者系重庆市作协原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