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系新调整 三家公司同日公告:马云不再是实控人

版次:004    作者:来源:    2023年01月10日

马云 (资料图片)

截至1月6日收盘,阿里巴巴-SW(09988.HK)报收于101.6港元,上涨2.01%。

1月8日,有三个与马云相关的公告引发市场关注。

1月8日晚间,阿里巴巴集团在港交所公告称,马云先生将不再控制君瀚和君澳持有的蚂蚁集团多数投票权。同日,恒生电子公告,实际控制人权益发生变动,变动后公司实控人将由马云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与此同时,蚂蚁集团间接持股5.54%的金桥信息也公告,马云已不在公司拥有权益。上述这些变动都与近日蚂蚁集团股东投票权的调整有关。

大调查

A

阿里巴巴

马云将不再担任 蚂蚁集团实控人

1月8日,阿里巴巴在港交所公告,蚂蚁集团宣布主要股东投票结构变化,变化后马云将不再控制君瀚和君澳持有的蚂蚁集团多数投票权,君瀚和君澳将分别由不同的普通合伙人实体控制,任何一家普通合伙人实体均不受任何单个人士控制,阿里巴巴集团在蚂蚁集团的股权保持不变,以及阿里巴巴集团或任何其他股东均不控制蚂蚁集团。

具体来看,相关变动主要包括:

1.合计持有蚂蚁集团50%以上股权和投票权的两个主要股东——杭州君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和杭州君澳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普通合伙人实体的股东马云,与该现有普通合伙人的其他股东将终止一份协议。根据该协议,马云之前可以控制该现有普通合伙人股东会层面有关君瀚和君澳行使蚂蚁集团股东权利的决议的通过。

2.君瀚的普通合伙人将变更为一家新成立的实体。两个普通合伙人实体将各自由五位不同的自然人平均拥有。

B

恒生电子

实控人将由马云变更为无实控人

1月8日晚间,恒生电子发布公告称,公司实控人将由马云变更为无实控人。

截至公告披露日,恒生集团为恒生电子控股股东,持有恒生电子20.72%股份。本次权益变动前,蚂蚁集团持有恒生集团100%的股权。马云通过杭州君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及杭州君澳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间接控制蚂蚁集团53.46%股份的表决权。因此,马云间接控制恒生电子20.72%股份的表决权,为恒生电子实际控制人。

1月7日,马云及相关方分别相应签署《一致行动协议终止协议》等文件,从而不再存在任何直接或间接股东单一或共同控制恒生集团母公司蚂蚁集团的情形,因此,恒生电子的实际控制人亦将由马云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

马云于2014年10月正式入主恒生电子,至今实控该公司的时间已经超过八年。

在这八年里,恒生电子业绩整体呈上升趋势,不过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下滑逾九成。

金桥信息

C

马云在金桥信息中

不再拥有权益

恒生电子之外,另一家A股上市公司金桥信息同样在1月8日晚发布了关于马云的权益变动报告书。

根据金桥信息公告,马云本次权益变动所涉及股份为上海云鑫持有的金桥信息2039万股股份,占金桥信息总股本的5.54%。本次权益变动前,马云通过蚂蚁集团及上海云鑫间接控制金桥信息5.54%股份的表决权;本次权益变动后,马云在金桥信息中不再拥有权益。

1

焦点

马云放弃投票权

原先的股权架构显示,杭州君瀚和杭州君澳两大持股平台分别持有31.04%和22.43%股份,为蚂蚁集团主要股东,两家公司由同一家普通合伙人企业(杭州云铂)控制。在云铂层面,马云与其他三名股东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因此马云拥有的股份仅为10%左右,却能享有53.46%的投票权。

股权所代表的股东权利,可以细分为“投票权”与“收益权”,前者明确了股东对公司的控制,后者确定了股东享有的经济收益,二者往往对等。

“在有限合伙公司内,GP(普通合伙人)拥有投票权,LP(有限合伙人)只有收益权,所以关键是GP。”前券商资深人士、保荐人王骥跃解释称。

调整后,马云退出杭州云铂,杭州君瀚由新设立的杭州星滔持有,马云成为杭州星滔股东。由此,集团内原先包括马云在内的4位自然人股东变成了10位。公告指出,其他9位自然人股东将独立行使表决权。马云对蚂蚁集团的投票权将与他作为杭州君瀚的自然人股东、在蚂蚁集团享有的经济利益相匹配。

王骥跃解释,此前马云通过一致行动协议获得前两大股东的全部表决权,从而可以控制蚂蚁集团,现在的股权结构,相当于马云只持有杭州君瀚GP的股份,且没有一致行动协议,同时不再持有杭州君澳的股份,“法律形式上已经不能控制杭州君瀚的投票”。

公告指出,原有的投票权架构是早年为实现员工持股所做的阶段性安排,2021年以来,蚂蚁集团已采取多重措施提升公司治理。本次调整后,蚂蚁的股东及持股比例没有变化,股东及受益人的经济利益不受影响。

2

焦点

上市计划或延期

此次变更将直接影响蚂蚁集团的上市进程。根据证监会对企业IPO的相关规定,在主板上市的企业,需符合实控人三年内没有变更这一条件,科创板为两年。蚂蚁集团2020年一次冲击上市时,申请A股主板上海、H股香港两地同时上市,香港地区的这一规定期限则为一年。

“实控人变化对企业IPO的影响比较大。蚂蚁这次的实控人调整直接由原来的单一实控人(马云),转变为没有实控人的状态。”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指出,若蚂蚁集团仍计划在主板上市,至少三年内难以实现。

“可以认为它的上市计划进一步延缓了。虽然港股的时间更短,但蚂蚁集团单独上市港股的可能性不大。”王骥跃补充。

拟在A股上市的企业,实控人认定是能否上市的前提,也是监管部门审核的重点。

就职于上海某大型券商发行部门的陈凯解释,虽然目前A股已经施行注册制,但在前期资质审核以及后期问询阶段,实控人认定都是监管关注的重点。

3

焦点

仍未获得“两牌照”

市场对蚂蚁集团的上市“遐想”不难理解。

2020年底,蚂蚁集团IPO在距离发行仅剩两天之际被紧急叫停,彼时这一项目估值2000亿美元,有望问鼎全球最大IPO。

上市失败后,“去金融化”“去阿里化”一直是蚂蚁集团整改的核心。除了对借呗和花呗启动品牌隔离,还在2021年12月关闭了互助平台——相互宝。2022年4月,蚂蚁集团和网商银行进行了隔离。

与此同时,阿里巴巴集团也针对蚂蚁集团管理层进行切割。阿里巴巴在2022年的财报中披露,来自蚂蚁集团管理层的井贤栋、倪行军、曾松柏等人也不再担任阿里巴巴合伙人。同年7月,阿里巴巴宣布与蚂蚁集团的数据共享协议正式终止。

蚂蚁集团在此期间历经三次监管约谈。在 2021年4月的最后一轮约谈中,蚂蚁集团形成了最终的整改方案:纠正支付业务不正当竞争行为;打破信息垄断;整体申设为金融控股公司;严格落实审慎监管要求;管控重要基金产品流动性风险。

具体到业务层面,则是三个步骤:消费金融整改,征信牌照以及金控牌照的获取。目前第一项整改已基本完成,但集团仍未获得征信牌照和金控牌照。

据证券时报、南方周末

新闻延伸

新增股东多来自马云创始团队

此次蚂蚁集团的另一项重大变更,在于新增了独立董事。公告显示,2021年以来,蚂蚁集团八名董事中包含四名独立董事,独董占比提升至50%。

此次变更后,集团计划继续引入第五名独立董事,实现董事会中独立董事过半数。同时,相关管理层成员不再担任阿里巴巴合伙人,进一步提升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和有效性,强化与股东阿里巴巴集团的隔离。

除去业务层面的整改,近年来集团董事会、管理层的变动同样频繁。

2022年6月,蚂蚁集团新增了杨小蕾、史美伦两名女性独立董事,股东代表董事从3位减少到2位。

多位受访人士坦言,即便马云放弃了投票权,也并不意味着他对公司影响力的减弱。

新加坡管理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张巍表示,从结果上马云放弃了投票权,但公司处于没有实控人的状态,“马云对公司的实际影响力取决于他与其他自然人股东的关系”。

他解释,根据目前证监会对实控人的定义,“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股权,均可被界定为实际控制人”。目前认定公司控制权的归属,不仅需要审查相应的股权投资关系,也需要综合对发行人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的实质影响、对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提名及任免所起的作用进行判断。

“虽然目前大家都独立投票,但是新增股东大多来自马云的创始团队,马云依然对这些人有影响力。”董希淼认为,并不能认定马云已经放弃了公司实际控制权。

“股东只是形式上投票权分开,新股东获取股份的交易细节也没有披露,难以认定马云的实际控制权。”王骥跃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