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康”后首个开学季 防控措施你要牢记

版次:012    作者:来源:    2023年01月31日

寒假已临近尾声,重庆各大中小学2月6日就将开学,家中“神兽”即将重返校园。寒假结束后,孩子如何快速回归校园生活呢?专家提醒学生和家长,“阳康”后首个开学季疫情防控不能松懈,返校请做好个人防护。

返校前

1.及时掌握学校各项疫情防控制度及本地和学校所在地的疫情形势、防控规定,密切关注本校防疫要求和返校通知,遵从返校安排,配合学校做好开学入校健康检查。

2.临近开学,家长、学生应尽量留在本地,非必要不出省、不出市、不出县(区)。

3.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出现咳嗽、咽痛、呼吸困难、乏力、腹泻等可疑症状时,及时进行新冠抗原或核酸检测,采取相应措施应对,症状未消失前,暂缓出行。

4.准备充足的口罩、速干手消毒剂、消毒湿巾等个人防护用品及解热镇痛等常用药品,返校途中随身携带。

5.注意合理作息,均衡营养,适量运动,确保返校前身体状况良好。

6.返校前,建议符合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或接种加强针条件的学生,积极有序接种疫苗,接种后仍需注意个人防护。

返校途中

1.距离较近者,首选自驾出行;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途中要做好个人防护,在环境密闭、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候车、候机时,乘坐地铁、高铁、飞机、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时,应全程规范佩戴口罩。

2.公共场所与他人保持合理社交距离,尽量减少与他人近距离接触,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挡口鼻,途中尽量减少用餐次数或不用餐。

3.随时保持手卫生。尽量避免直接触摸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公共设施和公共用品,接触后要及时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等进行清洁处理。

4.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如途中出现发热、干咳、咽痛、腹泻、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应对症服药;如症状较重,出现多日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等情况要及时就医。

返校后

1.按照学校防疫要求进行健康监测,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防疫措施。口罩出现脏污、变形、损坏、异味时需及时更换。

2.加强个人防护,减少外出,非必要不聚集,在教室、自习室、图书馆、食堂等场所时,注意与他人保持合理社交距离。

3.初春乍暖还寒,注意防寒保暖。科学用眼、适量运动、营养膳食,睡眠充足,增强机体免疫力。

4.住校学生要保持宿舍卫生清洁,定期通风换气,做好个人卫生和手卫生,定期晾晒、洗涤被褥及个人衣物。

5.在校如出现身体不适,须及时报告,不带病上课,接触老师同学或就医时要规范佩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 这些传染病要小心

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期,除了做好新冠防护之外,还要谨防以下常发传染病。

A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毒传染性强,吃了、喝了或接触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水和用具都可能中招。春季随着学校陆续开学,学生短时间内大量聚集,暴发疫情发生风险增大!

给家长的建议

1.教育孩子做好:

勤洗手:饭前便后一定洗净双手。

喝开水:喝温的或凉的开水,不要喝生水。

远离呕吐物:如果同学呕吐,应第一时间远离呕吐物及污染物,不要围观。

2.家庭要做好:

勤通风:居室每天至少通风两三次,每次至少30分钟。

煮熟煮透:食物必须煮熟煮透,特别是生蚝等海产品,即食蔬菜彻底洗干净。

及时就医:如孩子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待症状完全消失后72小时才可返校。

B

流感

学校里人群高度聚集,由于儿童属于易感人群,一旦出现流感病例,极易通过日常学习和活动而引起聚集性疫情。

给家长的建议

1.注意个人卫生

教育孩子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手触摸眼、鼻、口,咳嗽或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或手肘捂住口鼻。

2.打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季节性流感及其严重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3.不带病上学

孩子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可达39~40℃;可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等,常有咽痛、咳嗽等),应及时就医,减少接触其他孩子,不带病上学。

C

水痘和流行性腮腺炎

儿童是水痘及流行性腮腺炎的易感人群,未接种或未完成2剂含相应成分疫苗接种的儿童都有可能感染。

给家长的建议

1.接种疫苗

预防水痘和流行性腮腺炎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分别接种2剂次含相应成分的疫苗。

2.应急接种

与病人密切接触的易感者(既往未患过相应疾病,又没接种过疫苗或只接种过1剂疫苗的人)可应急接种相应疫苗,以避免发病或减轻症状。

3.隔离患儿

水痘病人需隔离至全部皮疹完全结痂干燥,但既往接种过水痘疫苗的部分患者可不出现疱疹,只出现斑疹和丘疹,应隔离至24小时内皮肤、粘膜没有新损伤(斑疹、丘疹等)出现;流行性腮腺炎病人需从发病开始隔离至腮腺肿大后5天。

据中新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