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流行元素,古乐奏出新音符

永城吹打传承300年

版次:011    作者:来源:    2023年02月01日

綦江永城吹打(图片源自网络)

□张学成

20年前的春天,笔者到綦江日报工作的第二年。当时笔者随行到永城镇采访,第一次欣赏到綦江永城吹打,镇上一位文化干部说:“刘家吹打班传承已有300多年了。”

当时笔者感兴趣的就是他们300多年的历史。后来,笔者又专程到永城镇进行专题采访,采访的第一个人就是班主刘道荣。

刘道荣介绍说,他的先祖刘义文原是湖北孝感人,从小就爱好音乐,常常自制竹笛、竹哨吹歌自乐。5岁时一位老师傅相中他并收为徒,开始了吹吹打打的生活。15岁时,刘义文牵头领着兄弟和侄子组建了自己的锣鼓队。他们常常聚在院坝,轮流学习吹奏或打击技法。时间久了,就形成了刘家吹打乐队,当地人遇到红白事都找他们去吹打。

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时,刘家班第7代传人刘继梳举家迁往重庆,唢呐和锣鼓家什也被带了过来,在綦江永城一带定居后,又日渐形成了吹打乐班。

到綦江后,刘家班先辈吸收了川剧里的川钹、堂鼓、竹节鼓、苏钗、铰子、钩锣、荡锣、小马锣、大鼓等打击乐器,另配上自制的鸟鸣器、哨子等,以营造各种情景氛围和模拟鸟叫……

民国初期,国民政府出台了新的礼俗制度,把“奏乐”纳入这一制度当中,使民间吹打乐如虎添翼。那时,永城镇流传一段谚语:“七寸唢呐拿在手,五音六律里边有,婚丧嫁娶没有它,闷声闷气蛮难受。”

到了刘道荣这代人,刘家乐班得到更大发展,乐班除了参加乡村的红白事吹打,还参加县、市举办的文艺活动,获过市里的音乐大奖,他们的吹打也多次走上电视屏幕。2007年5月,以刘家班为主体的永城吹打入选了重庆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刘道荣被指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08年6月,国务院批准永城吹打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

永城镇中华村是全市有名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永城吹打就活跃在风景如画的中华村,村里建有“永城吹打陈列室”。永城吹打以唢呐见长,通常由7种不同大小型号自制的唢呐组成,按高中低音逐级递减,从小到大依次是海笛、三台、二台、头台、莽台、大台、特台,最小的海笛杆长仅15厘米,喇叭口径10厘米,音色明亮,穿透力特别强,最大的一支低音唢呐杆长180厘米,喇叭口直径80厘米,是低音谱表下加一线的F,音色浑厚圆润,极富磁性。唢呐组合音域宽,力度厚,高中低音齐全,声区配搭得当,韵律和谐,声音宏亮,震撼力强。

刘道荣介绍说,永城吹打的演奏派别系“马蜂派”,因吹奏时用喉头的颤音发出马蜂一样的嗡嗡声而得名。永城吹打与农村生活方式紧紧相连,吹打的仪式可分为婚庆、寿庆、丧礼、祭祀、节会、农事等类别。在演奏技艺上,按吹法和打法的不同组合,可分为品打、刁打、散打、干打、夹打、刁散打、竹叶吹奏、口哨等形式,可以吹打的曲牌有1000多个,单是迎亲嫁娶,就要吹12个不同的曲牌……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吹打演奏,把气氛渲染得恰到好处,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让刘道荣欣慰的是,刘家乐班第18代传人刘春兰两年前成立了一家演艺公司,对永城吹打的传统曲牌进行再开发,加入流行元素。刘春兰的创新让人耳目一新,更让永城吹打这个古老艺术散发出新活力。刘道荣说:“这种创新我很赞成,既传承了传统,又让永城吹打有了新的舞台。相信永城吹打会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记住这个吹打艺术。”

(作者单位:綦江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