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09 作者:来源: 2023年02月09日
过去重庆城,山高路不平,运输靠肩挑背磨,小手艺人,小生意人便与挑子结下了不解之缘。君不见,卖凉粉的,卖炒米糖开水的,卖担担面的、卖糖关刀的、卖醪糟粉子的……,莫不是以一副挑挑闯江湖。在众多的挑子中,卖梆梆糕的挑子最让人梦萦情牵。
夜幕降临,在城区的大街小巷,有卖梆梆糕的小贩肩挑火炉,右手拿着木棍,一边走一边敲打左手里的楠竹块,竹块发出“梆,梆梆”的响声——行业称为:打“响片”。这种打“响片”让人好奇:打响片,是重庆方言,指为了办某件事情,先向有关方面或人员提示、通报。那么,打“响片”招徕顾主的灵感是来自“打响片”的事先打招呼,还是“打响片”这个方言源自打“响片”的先“声”夺人?打“响片”与“打响片”是不是一种不谋而合?这些无暇考证!反正,听见“梆梆,梆”的“响片”声,人们就知道卖梆梆糕的来了。有人若要吃,小贩就在平底锅上抹油,再把事先蒸熟切好的白糕一块一块放进锅,煎烙成两面金黄,然后用菜叶或包装纸垫好交给买主,一手交钱一手交糕。
梆梆糕是一种米糕,香甜,滋润,外焦酥,内软糯,诱人食欲,老人爱吃,对孩童诱惑力也极大,所以梆梆糕挑子一出现,后面总是跟着一群“小崽儿”,这些“小崽儿”一边吞着口水,一边跳起脚脚唱“梆梆糕,咄咄咄,里面装的是耗子药,大人吃了没得事,娃儿吃了跑不脱”。当然唱归唱,吃归吃,这些孩童只要手中有“散碎银子”,要买零食的话,梆梆糕肯定是首选。啥子跑不脱?钱才跑不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