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1 作者:来源: 2023年02月09日
□李晓
一架无人机航拍的画面里,冬日深蓝的江水之畔,一片绿意苍苍的树木站立在碧透江水里,这些在江水中沐浴的壮观树木,是山环水绕之城的旖旎一景。
这里是重庆万州一个叫沱口的地方,当年,它是一个小小的船运码头。
三峡工程蓄水后,出于水位调节,从每年春夏之间的145米上升到秋天的175米水位,每年有半年的水位落差期,低水位期在万州长江段形成24平方公里的消落区。这些消落区,生活在万州城的罗哥说过一句话,他说万州是一个颜值很高的城市,江边消落区里那些光秃秃的滩涂好比脸上雀斑,看着总觉得有些瑕疵。
万州,这棵城市大树的年轮有1800年之久,底蕴深厚。万州人爱树,满城撑天大树如绿云缭绕,枝干里汁液涌动,枝叶闪烁处是岁月的流光,这些华盖高擎的树也汇聚成一座城市畅快呼吸的巨大肺叶。
爱美的万州人开始了琢磨,可以在那些消落区里栽植树木吗?三峡库区消落带面积大、水位落差大、季节性气候反差大,生态修复与治理,这可是一道世界级难题。
解题的人,其中有我的朋友任大哥,他是万州林业学研究专家。任大哥查阅了很多资料,发现一般林木在江水里浸泡后都不能活下来,特别是这些消落带里的树,浸泡时间达半年之久,对其生命力是一个严峻考验。还有一个问题,这些经过江水浸泡冲刷的消落带上的土壤,大多贫瘠,树木根系的生长也困难。
这时,一种叫中山杉的树种,进入了任大哥寻寻觅觅的目光。中山杉的原乡,在与万州同饮一江水的南京。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南京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用雌性落羽杉母本和雄性墨西哥落羽杉母本杂交而成,它为半常绿高大乔木,树干粗壮挺拔,枝叶婆娑翩翩,具有耐盐碱、耐水湿,抗风性强,抗病虫害强,生长快速等特点。特别是中山杉根系发达,根须如巨爪扎入土层可达3米,主根还可蔓延成四周根须,具有抗浪防沙的作用。
中山杉,“移民”到万州,适合在这里落地生根吗?
其实早在2002年,两万株中山杉就风尘仆仆来到万州,万州人提前开始了种植试验。2005年,三峡库区扩容清理,700多株中山杉移栽在江后山坡上。但那一次,让任大哥的团队失望了。因为是裸根移栽,加上当年遇上大旱,中山杉大都枯萎没存活。
这次,一个大胆的想法出现在专家们心中——把中山杉栽植在消落带,它到底能存活吗?
江水漫漫,又起起落落,望着消落带,万州人心里特急切。任大哥和同事们对长江万州段干流进行了翔实考察,测算出一组数字:万州长江段在165米与175米水位线区域总面积为1.6万亩,其中适宜栽植中山杉的滩涂以及湿地面积有9375亩。
那是2009年2月,三峡工程自2008年以来经历第二次试验性蓄水后,水位退至145米左右。工作人员将林场基地里特意培植的208株中山杉移栽在沱口江面170米至175米的水位区间。同年10月,三峡工程蓄水到175米,盈盈江水从三峡逶迤群山漫漫而来。
三峡工程蓄水,是在145米与175米之间起落,任大哥他们的心也随着江水起落忐忑,望着日历,他们一天天数着日子。
2010年初春,经历了长达5个月江水浸泡的树,它们在水里生长还好吗?任大哥来到江边,江水正缓缓退去,晨曦中,一部分高达十余米的中山杉露出了郁郁葱葱的树梢,树枝上的新芽隐约可见。
活下来了,活下来了!任大哥欢喜不已,欢呼着把喜讯打电话一一告诉给同事。同事们赶到江边,看到长江消落带的树,激动得拥抱在一起。
当江水退至160米水位线后,任大哥和同事们清点后,有204株中山杉长出了苍翠新芽。
如今,一到水位下降,万州沱口,这些中山杉由冬天的青翠转换成夏秋季节里的金黄色,远远望去,如披挂在树枝上漫飞的彩蝶。
光阴流逝如水潺潺,从三峡工程蓄水开始,我在这里的江面也游泳了12个年头。初冬,一群红嘴鸥翩翩从远方飞来越冬,有时栖息在中山杉的树冠上,江风徐徐,体羽乳白的红嘴鸥们发出“欧、欧、欧”的欢快叫声,从江面的上空轻盈飞过,有时它们贴身擦过水面,跃起一片片洁白水花,似在同我友善地打着招呼。红嘴鸥们来万州平湖做客,也是万州人心里的宝。
中山杉,在万州安家落户了,它庞大根须的触角还在不断蔓延,而今已在万州长江段的消落区种植了3100多亩,成为万州长江沿岸长达70公里消落带的绿色生态画廊,成为一道奇特的景观。
看着这片美丽而坚强的树林,我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话——“我命由我不由天”!
万州在长江消落带种植中山杉的成功,也带动了江西鄱阳湖、湖北荆州等地纷纷前来购买万州中山杉基地种植的苗木,它们成为有效治理消落带的绿化树,成为装点大地的美丽树。
(作者系重庆市万州区五桥街道办事处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