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再发枪击案 两名中国留学生受伤

国际学生:还能在这里活下来吗?

版次:006    作者:来源:    2023年02月17日

2月13日,在密歇根州立大学外,救援人员取出担架车。新华社发

美国一家出售枪支的商店

2月14日,在位于美国密歇根州东兰辛的密歇根州立大学,学生在校园内悼念枪击事件遇难者。 新华社发

当地时间2月13日晚,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发生严重枪击事件,造成3人遇难、5人受伤。其中,有两名中国留学生不幸中枪受伤,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后已脱离生命危险。

近期,美国多地接连发生枪击事件,造成包括中国公民在内的严重人员伤亡。中国驻芝加哥总领馆提醒领区中国公民密切关注当地安全形势,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防范,确保自身安全。

13日晚8时刚过,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学生收到校园发生枪击的警报短信,不少人迅速反应:找个藏身地,锁上门并用重物抵住,关灯,安静等待,直到几小时后警方宣布找到枪手、警报解除。

对于这一套“就地避险”操作,不少美国学生早已熟稔于心。1999年科罗拉多州哥伦拜恩高中发生致13死24伤的枪击案后,不少学校陆续推出应对校园枪击的演练。2012年康涅狄格州桑迪胡克小学发生致死20多名师生的美国最惨重小学枪击案后,校园枪击防范演练逐渐推广到全美各地。如今在校学生大多数参与过这种演练,舆论称他们是生活在美国校园枪击阴影下的“锁门一代”。

“我们学到的首先是安静、逃跑,然后是,如果被枪手发现,设法反击。”密歇根州立大学大三学生詹姆斯·卡梅伦说,他第一次“实际运用”演练所学内容是在上小学时,当时学校附近发生枪击,他和其他师生锁门避险。

像卡梅伦这样“经验丰富”的学生不在少数。密歇根州立大学学生15日在州议会大厦前集会,抗议枪支暴力、呼吁加强校园安全。据美联社报道,集会组织者马亚·曼努埃尔请“体验过锁门演练”的人举手时,在场“几乎所有人”都举起了手。

13日晚身处枪击地点附近的大四学生贾米森·班迪瓦斯忆述:他跑进一家超市,与其他同学一起堵上店门。随后,看见一名同学在店内出售的情人节贺卡上写遗书。

13日晚发生的枪击造成3人死亡、5人受伤。死者均为学生。事发后,警方要求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就地避险”,派出大量警力在校园各处搜寻枪手,大约4小时后在校外找到已经自杀身亡的嫌疑人。截至15日,警方还未确定这名43岁男子的行凶动机。

美国学校枪击案近年激增

国际学生:校园安全不复存在

米西·乔拉来自赞比亚,是密歇根州立大学大三的国际学生。乔拉称,此次枪击事件发生后,有两个问题一直在她的脑海中闪现:我还能活下来吗?我的家人是不是明天一早就要订机票?

在乔拉眼中,和美国本地的学生相比,枪击事件发生后,国际学生的处境也许更加艰难,“与家人相隔8000英里,是额外的一层悲痛。”乔拉在接受采访中称,离开祖国后,她希望学校是自己的第二个安全的家。“但是这个家的安全却不复存在了。”她说。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一名来自印度的国际学生表示,他时刻都在为自己的安全担忧。“才来美国时,我和很多来自印度的学生一样,根本没有想到教室居然会出现安全问题。”现在无论去哪,他都要先找到紧急出口。“不仅是教室,还有杂货店、剧院和其他公共场所。”他说,密歇根州立大学的枪击事件再次证明,美国的大学并不能幸免于枪支暴力。

对于这位国际学生来说,枪击案发生后,和地球另一端的父母通电话变得异常艰难。“我申请来这儿学习时,父母都很高兴。但现在,我很难告诉他们,我的大学可能是下一个大规模枪击事件的发生地。”

据报道,美国K-12校园枪击案数据库显示,近年来美国校园枪击案激增,2022年全年共发生302起,几乎是2020年的3倍。此次密歇根州立大学枪击事件就发生在佛罗里达州帕克兰校园枪击案五周年纪念日前一天——2018年2月14日,帕克兰校园枪击案致17人死亡、15人受伤。

赴美中国留学生数量下降

拥枪自保:更多亚裔开始买枪

南加州大学安纳伯格传播领导力与政策中心的研究员和兼职教师、南加州大学校友格雷斯·黄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她为中国的一家留学中介公司当兼职顾问。近年来,她注意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倾向于选择其他国家留学,而非美国。“这家公司的数据显示,在过去3年里,希望赴美留学的客户在数量上有所下降。”在她看来,最近出现了一种很明显的趋势:学生宁愿选择去英国留学,也不愿意来美国。

南加州大学叙事学专业的大一学生陈婉仪则补充称,赴美留学的中国人减少,可能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中国的教育体系发展得很好,所以选择来美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少。”

亚裔美国人约占美国总人口的6.6%。虽然没有准确的全国性统计数据,但枪支行业观察人士表示,一般来说,亚裔与其他群体相比,较少参与枪支购买。“我的父母总是告诉我,拥有一支枪是不吉利的。”35岁的美籍华人林瑞奇说。

“与其他美国家庭相比,枪支根本不是亚裔美国人家庭教育的一部分。”枪支教练汤姆·阮说。不过在他看来,归根结底,对很多人来说,被枪击的恐惧还是要大于对枪支本身的恐惧。

新年期间发生的多起大规模枪击案,让许多亚裔美国人不禁开始重新思考是否应该购买枪支。“我宁愿持枪自我保护,也不愿单纯依靠运气。”林瑞奇和父母的看法不同,他认为,枪的确是一种很好的自卫工具。

美国吉福兹预防枪支暴力法律中心的亚历克斯·阮表示,新冠疫情和反亚裔仇恨犯罪的增加,让越来越多的人担忧自己的安全问题,从而导致枪支购买的激增。“自疫情开始以来,枪支拥有率整体都在上升,尤其是在包括亚裔美国人在内的有色人种社区中。”他说。

枪支行业贸易协会全美射击运动基金会的一项调查则显示,近30%的枪支零售商表示,与前一年相比,他们在2021年拥有更多亚裔客户。“由于缺乏安全感和种族偏见,亚裔美国人感到害怕,所以选择购买枪支。”亚历克斯·阮说。

纵深

一声声枪响

击碎了多少人的美国梦

美国的枪支暴力由来已久,同枪支文化、个人权利、利益集团、党派政治等诸多问题纠葛在一起,长期困扰美国社会,严重侵犯民众生命权,成为美国社会中难以抹去的人权污点。

《美国枪支暴力泛滥的事实真相》报告2月16日发布。报告通过列举事实和数据,揭示美国枪支暴力的严重状况,以及长期得不到解决的政治和社会原因。

报告指出,枪支暴力是美国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影响远远超出受害者本人及其家庭,波及整个社会和国家。除造成人员伤亡和治安问题之外,还给美国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心理创伤。

美国是世界上民间拥有枪支最多的国家。依照美国的标准,大规模枪击事件指除犯罪嫌疑人和行凶者外,造成4人以上伤亡的枪支暴力事件。枪支暴力档案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美国大规模枪击事件和死亡人数均增长近3倍。2019年,美国发生417起大规模枪击案,2020年611起,2021年692起。多年来,美国接连不断发生大规模校园枪击事件,给社会带来巨大伤痛。

报告还指出,相互掣肘的政治体制、日益极化的政治生态、无孔不入的利益集团、难以根除的种族歧视,使美国枪支管控举步维艰,全面禁枪几乎成为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生命权是最大的人权。美国《独立宣言》开宗明义指出,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不可剥夺。一声声枪响,击碎了所谓“人人得享不可剥夺的生存与自由”的美国梦,也让人们不得不对美式人权到底在哪里进行深刻反思。美国一些政客长期漠视本国民众生命权,面对日益严重的枪支泛滥问题,却仍在夸夸其谈、旷日持久的辩论中无所作为,并对他国人权指手画脚。他们最应该并有责任做的是正视并解决自身问题,让美国人民真正拥有免于枪支暴力恐惧的自由。

综合新华社、红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