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延长春节法定假期至9天,取消调休制度 建议调整双休日,试点隔周三休鼓励消费

热!事关周末双休、春节假期 代表委员建议上热搜

版次:004    作者:来源:    2023年03月02日

黄金周也导致景区人流拥挤,引发巨大争议。 图片来源:新华网

近年来的每年全国两会上,延长或增加假期相关建议是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今年也不例外。

3月1日,#建议调整双休日试点隔周三休#词条冲上微博热搜榜第一,引起网友的讨论。除了双休之外,与假日有关的话题#建议春节假期延至9天,取消调休#也同样登上了热搜榜。

全国人大代表赵皖平:

建议延长春节法定假期至9天,取消调休制度

2月28日,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建议将3天春节法定假期增至5天,加上一头一尾两个周末,取消调休制度,将春节假期延长至9天。

赵皖平表示,年是中华文化的浓缩,更是中国人抹不去的心结。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娱乐生活丰富,物质和娱乐逐渐成为春节附属物,回老家探望父母亲人成为中国人最核心的情感需求,而且这件事情只有在春节才能实现,这是新时代背景下维系年味最重要的原因。春节看似7天的小长假,包含了双休日和调休,满打满算其实休了3天。调休更是让春节假期“变了味”,疲惫感攀升,还没陪伴父母几天就要复工复产,老百姓心里不痛快,干活也使不上劲,年味自然就变淡了。建议将3天春节法定假期增加至5天,加上一头一尾两个周末,取消调休制度,将春节假期延长至9天,以思维和形式的现代化,让老百姓安定过年,过个团圆年。

全国政协委员熊水龙:

建议调整双休日,试点隔周三休鼓励消费

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全国政协委员、民革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广东省政协提案委员会专职副主任熊水龙拟提交提案,建议适时调整“双休日”,试点开展周休日实行“隔周三休”的制度。

据中国政府网刊文介绍,中国自1995年5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开始实行一周双休制。当时将之称为“大礼拜”,意思是每周休息两天。“双休制的推出,是我国一项重要的职工福利的改革。”这篇文章评价。

熊水龙认为,“双休日”实行近30年来,较好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保证了国民的休息权和健康权。但是,每周两天的休息日不利于国人开展经常性的旅游活动,造成节假日期间出现扎堆外出旅游消费的现象,从而带来了交通拥堵,景区人满为患、餐饮酒店价格高涨等社会问题。

在他看来,随着疫情的缓和,国内必将出现旅游的“井喷”,迎来压抑已久的旅游消费预期。借着旅游业的复苏,积极扩大国内需求,释放消费潜力,拉动经济增长,增进国民健康,增加国民收入,是政府和民间的共同愿望。

为此,熊水龙建议,加强对调整“双休日”的调研,适时调整“双休日”,如试点开展周休日实行“隔周三休”的制度,即首周休息一天,次周休息三天。“这样做既保障了公共休假制度的刚性约束,又提供了全年多个分布均衡的‘三天小长假’,还能助力分散休假、缓解旅游高峰压力。”他说。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历次调整放假制度,也多有提高职工福利、促进旅游经济的考虑。

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张国宝在回忆录《筚路蓝缕》中记录了“十一长假”出台的背景。在1998年特大洪灾和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双重影响下,当时国内对能否继续“涨工资”有争议,张国宝认为,国内经济已发展到不再需要动员加班加点工作提高生产率的阶段,不如增加假期让职工拥有更多休息时间、学习,也可起到调整经济结构作用。后经多方调研、讨论、协调,最终形成了1999年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也由此催生了“假日经济”一词。

就此次提交的提案,熊水龙解释,更多的小长假也能更好地满足大众个性化的需求。调整“双休日”将释放出更大的消费需求,有利于旅游、文化、体育、健康等幸福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助推扩大内需、健康中国、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在当前内外部环境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对这个建议网友有不同看法

不赞同的

@童照君:我双休就行。

@七日季夏:婉拒了。

@只此一生的存在:隔周这种设计就不好。

@迷蒙心跳:没有必要,这不就是调休吗?

觉得好的

@舒大妈就是大妈:我觉得挺好呀, 每个月都有两次三天小长假。

@被迫改名的赵大王:难道只有我觉得挺好的嘛,休三天就可以出去玩或回家了。

不奢望的

@一只小嘉猪:能落实到双休就行,三休不奢望。

@欢x儿:想法很好,但是我们连双休都没有!

@溱洧不辩:调来调去太麻烦了,有点不太明白,还是先把双休落实好吧!

据澎湃新闻、南方都市报、上游新闻等

我国节假日演变史

●1949年12月23日

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形成了当下法定假日的基本格局。这个文件规定:每年4个节假日,元旦1天、春节3天、五一劳动节1天、十一国庆节2天,全民法定假日共7天。

●从1949年建国到1994年

40多年里,我国一直实行的是每天8小时、每周48小时的工时制度,即星期天公休一天。所以,全国每年的法定休息时间为59天。

●1994年2月3日

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国家实行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44小时的工时制度。第一周星期六和星期日为休息日,第二周星期日为休息日,依次循环。那时,双休日(大礼拜)、单休日(小礼拜)一时成为流行语。

●1995年3月

修订的《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规定:1995年5月1日起,我国公休假日延长至两天,即每周五天工作后休息两天。这就是双休日的来源。

实行双休日后,法定节假日加上星期日,我国劳动者每人每年休息日由原来的59天增至104天。新工时制使人们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增多,同时也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1999年9月

国务院修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五一劳动节放假1天延长为3天,将国庆节放假两天延长为3天。这样,我国公民放假的法定节日总数由7天延长至10天,加上52个双休日(总计104天),全年法定休息日为114天。

虽然每年春节、劳动节和国庆节都只有3天法定假日,但在实施过程中,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时,通过上移下借前后周末某日,形成每年3个、每个7天(多至8天)的全国性长假。1999年国庆、2000年的春节和劳动节3个假期,均以调休方式凑为7天长假,“黄金周”这一概念初步成型。

●2000年6月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旅游局等九部委《关于进一步发展假日旅游的若干意见》,首度在国家文件中使用了“假日旅游‘黄金周’”这一提法。

●2007年12月14日

第二次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以及新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发布。新的假日制度将五一劳动节的法定休息日由3天减为1天,同时增设清明、端午、中秋3个节日,各休息1天。这样,法定节日总数增加了一天,为11天,但五一黄金周被取消了。

至此,以一年52周计算,我国居民的双休假期有104天,加上11天国定假日,共115天。

●2013年12月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三次修订并实施,此前春节假期为除夕、初一、初二,被恢复为该办法1999年修订之初的初一、初二、初三。至此,我国的年节休假日期10年再没有变化,形成了52个双休日加11天法定节日共计115天的节假日制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