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连吃3个月带鱼后 我给它记了一功

版次:011    作者:来源:    2023年03月03日

□苟世阳

带鱼是一种极其普通的鱼,它没有鲨鱼的强大和威猛,也没有金鱼的绚丽与玲珑,在一些高档次的水族馆里,甚至见不到它的身影。我是在海南一个有点破败的水族馆里与它有过一面之缘的。修长的身材、银色的素衣、斗折蛇行的泳姿,它恍若一条白色的飘带,在蓝色的海水中舞动,给我惊若翩鸿的美感。作为内地人,第一次看见活生生的带鱼,真有点新奇感。我停下匆匆的脚步,凝视良久,不禁疑窦丛生,这就是我们平常餐桌上的带鱼吗?

带鱼不仅身形修长、泳姿优美,且价格低廉,与内河鱼类相比,它的微量元素含量更为丰富。它质地优良,又肯放低身价,自然博得工薪一族的垂爱,我便是钟情者之一。

我从小生长在贫民家庭,记忆中,带鱼这种极普通的菜品,也只有在逢年过节时才在餐桌上偶见尊容,故而常常垂涎冥想,情愫暗生。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每月工资只有30多元,既要奉养孀居的母亲,又要培养年幼的弟弟,经济上捉襟见肘,十分窘迫。又因自然灾害等原因,食不果腹,造成营养严重不足,时感两胁胀痛。在工厂医务所检查,医生说我肝脾肿大5公分,吓得我两腿发软。到大医院检查,医生说我患了肝脾下垂,就是肝脾的韧带松弛了,要加强营养。

那时正处于特殊时期,手中没有余钱,怎么加强营养呢?正在犯愁之际,恰逢当地组织举办思想学习班。在学习班封闭学习期间,吃的是具有一定规格的会议伙食,当时物资匮乏,猪肉不常见,带鱼却餐餐都有,或油炸、或红烧、或清蒸,有的人吃腻了,心怀不满,暗骂炊事员是猪脑壳,也不晓得换换花样。我却饥不择食,狼吞虎咽,既解儿时之谗,又补充了营养。历时近3个月的学习结束之后,我去医院检查,竟然和肝脾下垂“拜拜了”,惊喜之余,我把功劳全都记在带鱼身上。

成家自立锅灶后,不再受集体食堂的约束,想吃什么有了自主权,以前桌上鲜见的带鱼想吃就吃,随心所欲,渐渐与带鱼结下了不解之缘。

为饱口福,我亲自动手烹调。不拜名厨为师,不以菜谱为戒,自己胡乱“江湖”一通,怎么好吃怎么弄,时间长了,竟然形成了自家的套路。我做的红烧带鱼,虽说不上色香味俱佳,但孩子们吃了却常常报以颇为夸张的赞词,说什么“味道胜过某某酒楼”,我虽然嘴上说哪里哪里,脸上却洋溢着几分得意之色。

我爱带鱼,就是爱它丰富的营养,独特的味道,草根的身价。

其实,贵的东西不一定就是最好的,适合自己的,那才是真正的好。

(作者系巴渝文化研究院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