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重庆“老人”唐复学 起航第31次海钓
版次:009 作者:来源: 2023年03月07日
甲板上,唐复学和钓上来的蓝马林鱼比高矮。
钓起150公斤龙趸石斑鱼,唐复学激动地跳进海中。
收获了条西沙红鲈
□廖伟
今天中午12点,广东惠东县老盐坨大冰厂码头,唐复学和3名成都朋友乘坐的作业船将驶向大海。20小时后,他们会到达东沙群岛海域,将在那儿进行4天3晚的海钓“狂欢”。这是唐复学第31次出海钓鱼。
一
“看到大海那一瞬,我泪流满面”
这个满脸络腮胡的汉子,出生在重庆荣昌区一个叫唐家沟的山村,刚刚过了56岁生日。小时候,眼里除了山还是山;四川外语学院毕业后分配到成都,四周则除了平原还是平原。他没有想到,大海会铸就自己最澎湃的人生。这次出发前,他在视频里对我说:“受疫情影响,差不多两年没出海了。看到大海的那一瞬间,我居然泪流满面……”
与大海结缘纯属一场“意外”。6年前,唐复学出差深圳。那时他还经营着一家包机公司,主要业务是台湾到成都的包机服务,日子过得忙碌而紧张。听说他喜欢钓鱼,深圳的朋友热情邀请:“正好明天我要去海钓,要不要体验一下?”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春日,船在大亚湾航行了一个多小时。他手握渔竿,向大海抛出了人生中的“处女钓”。眨眼,就有鱼儿上钩。随后第二条、第三条……不到4个小时,就收获了七八十斤马鲛、黑鲷、海鲈、珊瑚鱼等战利品,真是一种与钓淡水鱼截然不同的体验!
他还有个有趣的发现——海鱼憨厚,淡水鱼狡猾。只要是动的东西,海鱼往往上来就是一口闷。“那种手感,不摆了!”唐复学大呼过瘾,从此不可救药地爱上了大海,爱上了海钓。
二
“斗鱼龙门阵,三天三夜摆不完”
几年下来,他海钓足迹从太平洋、印度洋,一直延伸到大西洋。近的东沙、西沙、南沙,远的毛里求斯、斐济、帕劳。他说:“与鱼斗与海斗的刺激龙门阵,三天三夜都摆不完。”
最难忘的一次是2019年3月,他在佛罗里达近海钓龙趸石斑鱼。这是一种巨大的海鱼,成鱼体长3~4米,可长到数百斤重。由于肉质鲜美,难以捕获,价值很高,号称“餐桌上的海中霸王”。“能够钓一条,一次海钓的开销就赚回来了。”这一次,他在墨西哥湾居然钓起了三条龙趸石斑鱼,最重的一条近150公斤,创造了他的个人海钓纪录,另外两条也在50公斤以上。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跳进海里,与已被控制的庞然大物来了个“熊抱”。
最有成就感的是在毛里求斯那次。他与另3名中国海钓高手,参加南印度洋马林鱼国际钓鱼比赛。在南印度洋的烈日下,为防高温和紫外线,大家把自己从头到脚包裹得严严实实,除了眼睛和双手——眼睛紧盯着信风吹拂的海面,双手感受着渔竿的每一次细微颤动。“有大东西!”上午7时30分,鱼上钩,惊心动魄的两小时“拉力赛”开始。这是一场力量与智慧的较量,四人协作,轮番控制,船长也要配合,不断调整船的方位。9时49分,近乎虚脱的四个中国男人终于把“巨无霸”拉上了船。唐复学瘫倒在甲板上,他的身旁躺着比他还高的蓝马林鱼。那一刻,他想起海明威《老人与海》里的经典情节……
这条蓝马林鱼重260公斤,他们也因此获得比赛第三名。这是中国人首次在这一赛事进入前三。看着国旗在印度洋上空飘扬,唐复学眼睛模糊了……
也有让人后怕的经历。2018年11月的一晚,他在东海海钓鳕鱼时,突遇十一二级强风。巨浪从顶上打下来,引发船上电源短路。接下来的时间,黑暗中耳里只有风暴的怒吼,船在浪谷浪峰里不停跳跃。刚开始船上下波动,他知道这是安全的。后来船左右摇摆,他第一次感到了绝望,因为这往往是船倾覆的前兆。海水一次次扑打进舱里,他和15个海钓爱好者躺在早已湿透的床上,没有人说话,巨大的恐惧笼罩着每一个人。“那时,我居然想到了老家唐家沟。”这一闪念更加深了他不祥的感觉……炼狱般的3小时过去了,风浪终于平静下来,他冲上甲板,大口大口呼吸着又腥又咸的空气,难掩劫后余生的激动。“这次真的让我看到了人的渺小和无奈。”此后很多年,他不敢再去东海海钓。
三
那年在西沙,一次童话般的邂逅
本次重去海南的东沙,与他新冠期间的经历有关,受疫情影响,他已有一年多没有出海。由于旅游业的不景气,他公司的包机业务已剥离给别人。妻子劝他,干脆什么也别干了,靠收房租日子也会过得很滋润。他却不想退缩,他要去东沙找回信心。“大海的宽广,可以打开你的格局;海钓的磨炼,可以让你永不放弃。”因为现在,海钓不仅仅是他的爱好,也是他事业的一部分——4年前,他在成都成立了一家海钓俱乐部,有全国各地会员300多名。
海钓需要怎样的准备?唐复学说,首先得有健康强壮的身体。海钓就是力气活,没有好的身体素质和适应能力是绝对不行的。重庆九龙坡区有个姓赵的年轻人,曾参加唐复学俱乐部组织的海钓,上船第一天就晕船,吐得一塌糊涂,只能每天躺在床上,一次渔竿也没摸。悲剧的是,回来时,好不容易不晕船的小赵,上岸第一步竟摔倒在地——原来他又晕岸了;第二要有一定的经济保障。比如需要专业的设备,每套都价格不菲,通常都要几万元,甚至有些限量版的单竿价格就能突破十万元。每次出海搭乘专门的海钓船或作业船,费用也不便宜,去东沙最便宜,每人7500~7800元,西沙10000元左右、中沙13000多元,南沙差不多25000元。
我告诉唐复学,我想把采访他的文章标题取名《老人与海》,他一口拒绝。他说50多岁根本不是老年,为了证实自己年轻,他还在视频里展示手臂的肌肉。我坚持自己的意见,最后他妥协了,但耍了个小聪明,要求我在“老人”上面加个引号。
采访快结束前,唐复学讲起了一次童话般的邂逅。西沙是他最喜欢海钓的地方,这里岛屿众多、景色优美,风浪相对温柔,鱼类品种丰富。那天,他们一大早就收获了狗牙金枪鱼、黄尾东、四线笛鲷、蓝毛、红瓜子斑、东星斑、燕尾斑等。这时,突然发现渔船右前方,一只海豚跃出海面,接着又有三三两两海豚跃出,最后大片海域海豚此起彼伏,三四百只海豚在眼前嬉戏,场面之宏大让人瞠目结舌。怕误伤它们,唐复学和同伴收起了渔竿。海天一色的背景中,这些灵动的黑白相间的精灵,时而跃出海面,时而潜入水中,显得那样的从容和随性。
“它们才是海洋的主人。”目送这群海豚消失在遥远的海面,这个生猛而多情的汉子若有所思……
(作者供职重报都市传媒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