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校花开了 傅天琳曾深情赞玉兰

版次:010    作者:来源:    2023年03月07日

著名诗人傅天琳

□郑劲松

“你是幸运的。你的幸运在于∕你不是别处的玉兰∕你是重庆西南大学的玉兰∕会读书的玉兰……”这是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著名诗人傅天琳几年前写给西南大学的校花——玉兰的赞美诗。

校园春来早。刚到3月,缙云山麓、嘉陵江畔的西南大学校园里的玉兰花,就三朵两朵,一株两株,一天一个样,忙不迭地开了。一阵风过似的,转瞬之间,遍布校园各处的数千株玉兰相继盛开。红的,白的,紫的,争奇斗艳,春意盎然。师生员工三三两两,一起赶来树下,和玉兰花亲密接触,拍个不停,用镜头留住这春光的馈赠。

就像诗人所写,西南大学的玉兰不是别处的玉兰,她是名副其实的校花:她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自带一缕耀眼而浓郁的文化光环与自然馨香。

玉兰花见证历史。《西南大学校史》一卷记载:“校中另有两棵高大的玉兰树,开花时节一红一白,格外养眼……令人心旷神怡,是为读书修身之圣地。”

花香鸟语,最抚学子心。西南大学(由原西师、西农于2005年7月合并组建而成)名师如云,如国学大师胡小石,鲁迅先生的弟子、著名文学家台静农、李霁野,著名音乐教育家杨仲子、吴伯超……那时,抗战硝烟弥漫,这里却有难得的书香与花香,玉质兰心,教泽流芳。

除学校前身之一的女师院那两棵至少八九十“高龄”的玉兰,西南大学校园内最早的玉兰种植于上世纪70年代,而大规模种植并形成景观带,则是2016年西南大学办学110年暨合并组建10周年校庆前夕。

2015年底至2016年初,西南大学在校园主干道和崇德湖、共青团花园、校庆纪念园等重要景区遍种玉兰。这还感觉不过瘾,学校决定利用新修外国语学院大楼对面的一大片坡地,一次性集中种植500余棵不同品种的玉兰,命名“玉兰苑”,并建设一处玉兰雕塑,约请知名文化学者、文学院教授曹廷华撰写《玉兰赋》并镌刻其上:“泱泱西大,天清地雅。树桃育李,含英咀华。校园兮如诗如画,玉兰兮荣冠校花。”

自此,校花玉兰成为百年学府的规模性景观花卉,惊艳每年的阳春三月。

在西南大学,玉兰被人格化,被诗化,开成了文化景观。著名诗人傅天琳一眼就爱上了她。

2016年1月23日,重庆下了一场大雪,校园里白雪皑皑。这天,傅天琳应邀来校出席活动,正好遇见绿化工人在冒雪栽种玉兰。

瑞雪兆丰年,玉兰迎春开。这年3月7日,傅天琳再次应邀来校,参加首届玉兰诗会。雪中种下的玉兰开出了几朵娇艳的花,而图书馆、崇德湖、玉兰苑等早些种下的,已是一片灿烂芳华。诗人情不自禁,随手写下《一株玉兰》,第二天刊登在《重庆晚报》夜雨副刊:“你的花朵在春天的第一页∕序一样展开∕你全身的灯被智慧之光∕一盏一盏点亮……”作为全国著名诗人,傅天琳应邀参加过很多诗会,写过很多脍炙人口的采风诗,为一所大学的校花写诗,这是第一首,也是唯一一首。

当然,这并不是西南大学的玉兰花第一次登上媒体。2014年4月3日,《中国科学报》整版推出全国高校校花专题“我们开花去”,西南大学的玉兰被排在显著位置,还配上笔者一首小诗《致校花二乔玉兰》:“也许成名于三国的烽烟∕大乔小乔一起嫁给古国的春天∕你的美已盛开千年∕铜雀春深没能锁住你的容颜∕二乔玉兰,你绽放笑容之际∕春天在校园雪白、粉红、喷香∕多姿多态的浪漫……”兄弟高校同行说,都是校花,但西大的玉兰出身“高贵”而诗意满怀,艳惊群芳。

群芳接踵而至,众多诗人闻香而来。2018年3月10日,第四届玉兰诗会举办,重庆本土著名作家和诗人傅天琳、李钢、蒋登科、胡万俊、赵兴中、雨馨、常克等20余人欢聚玉兰花下,徜徉崇德湖畔,漫步共青团花园,深度体验了青春之美、校园之美。

斯人已逝,但西南大学的玉兰花一直记得她给自己写下的、母亲对女儿的那种爱与赞美。

另一种诗意芬芳来自2022年8月那场备受关注的缙云山山火。除了消防官兵,勇斗山火的上千志愿者中,还闪动着数以百计的西南大学青年教师和学生志愿者“西小兰”的身影。“缙云山下是我家,我要拼命保护她!”这是大学生志愿者们喊出的口号。意外惊喜在火灾后来临,9月中旬新生开学季,历经酷暑的玉兰花再次开放。虽说玉兰一年可以开两次,但在重庆,这还是十分稀罕。历经劫难而再次绽放,玉兰花由此平添了一股英雄气。

西南大学的玉兰(节选)

傅天琳

你是幸运的。你的幸运在于

你不是别处的玉兰

你是重庆 西南大学的玉兰

会读书的玉兰

你的花朵在春天的第一页

序一样展开

你全身的灯被智慧之光

一盏一盏点亮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档案馆 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