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四号总设计师孙泽洲:
版次:006 作者:来源: 2023年03月08日
3月7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第二场“代表通道”采访活动。
3月7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开始前举行第二场“代表通道”采访活动,孙泽洲、万步炎、孙东明等全国人大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享了他们的奋斗故事。
未来,我们继续向浩瀚宇宙进发
全国人大代表、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四号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2013年,嫦娥三号成功着陆月球,对于我们来说是“月球已近、火星尚远”。2021年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则是“火星已近、梦想尚远”。“未来,我们将继续向浩瀚宇宙进发,为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和航天强国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有人想卡我们的脖子,那也是卡不住的
“2021年4月7日,我们研发的‘海牛II号’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在南海2000多米的深海海底成功钻进231米,创造了一个新的世界纪录,实现了重大的技术突破。”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科技大学海洋实验室主任万步炎表示,我30多年的科研经历证明了两件事:一是科技的进步、国家的强大要靠我们自己,关键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二是我们中国人有能力、有志气,如果有人想卡我们的脖子,那也是卡不住的。“下一步,我和我的团队将向着更深和更广阔的海底挺进。我坚信: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也一定能做到。别人还没有做到的,我们中国人也有可能先他们一步做出来。”
国家富强支撑我们攀登科学高峰
全国人大代表、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表示,以前我国的经济实力没有那么强,即使是科学工作者有非常奇妙、非常好的想法,只能无奈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不一样了,我国逐渐富强起来了,这给我们攀登科学高峰、冲击世界科学问题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和良好的条件。
FAST发现脉冲数量已经超过740余颗
“即便一架传统的望远镜调试周期在国际上都很少低于4年,而我们仅用时两年左右就完成这个极其复杂的调试任务。”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天眼”总工程师姜鹏分享道,截至目前,FAST发现脉冲数量已经超过740余颗,是同一时期国际上所有其他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总数的3倍以上,产生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成果。“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在团队20年的努力下,我们终于把看似天马行空的设想落地为‘国之重器’。”据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