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科学技术、金融监管、数据管理等重点领域的机构职责优化和调整
版次:003 作者:来源: 2023年03月09日
时隔5年,又一次机构改革来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不断推进,40多年来进行了8次改革。今年是第9次。
7日官宣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内容非常丰富,重点是加强科学技术、金融监管、数据管理、乡村振兴、知识产权、老龄工作等重点领域的机构职责优化和调整。结合此前举行的重要会议释放的信息,从中可以读出很多内容,让我们具体来看。
1
方案整体公布还需几日,等啥?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官宣的只是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仅仅是本轮党和国家机构方案的部分内容。整个方案什么时候能得知?参考5年前那次机构改革的进度条,我们来捋一捋时间线。
首先,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后,把国家机构改革部分的内容按照法定程序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
2018年3月1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听取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经过数天的审议,全国人代会于3月17日批准了该方案。当时,《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全文,是等到人代会正式闭幕后,才和公众见面。
再之后,方案的辅导读本会正式出版,届时会有各个领域的领导、专家从不同角度阐述这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亮点所在。
此后,全国党政机构改革将如火如荼开展,省、市、县逐级落实。直到2019年7月5日,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总结会议召开,上一轮机构改革划上一个句号。
因此,这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和公众见面,还需要等几天。
结合二十大报告和二十届二中全会、中共中央民主协商会等会议内容,可以推测几个趋势:一是继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二是更加强调防风险、护安全。
2
金融占据“半壁江山”,为啥?
本轮国务院机构改革,重点是加强科学技术、金融监管、数据管理、乡村振兴、知识产权、老龄工作等重点领域的机构职责优化和调整,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这次的改革方案共涉及13项内容:包括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组建国家数据局、优化农业农村部职责,完善老龄工作体制,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国家信访局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精减中央国家机关人员编制等。
“以前的机构改革主要关注精简机构、转变政府职能、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建设服务型政府、部门职能的合并整合或重组。这次改革主要适应国际形势和国内发展需要,着重理顺管理职能和体制机制,重点关注与国家整体安全相一致的金融安全、发展安全、科技安全、社会安全等领域。”浙江省省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王景玉教授表示。
记者发现,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突出重点行业和领域,聚焦于专业部门的精细调整,涉及金融领域的内容尤其多,针对性比较强,力度较大,相信有助于破解一些事关重大、社会关注的难点问题,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党的二十大对深化机构改革作出重要部署。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的重点问题,也正是本轮国务院机构改革的重要方向。
这次的改革方案中,金融相关占了6项,占据了整个方案的“半壁江山”,足见重视程度,释放了强化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重要信号。
根据方案,国务院将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统筹推进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改革,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加强金融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统一规范管理。
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建立以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派出机构为主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意味着这次改革不仅加强对于金融整体的监管,也加强对于中央对地方政府的金融监管。
此前的河南村镇银行事件、地方债危机等,对于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应对金融风险敲响了警钟。这波机构改革,从制度入手强化金融监管,对未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必将起到积极作用。
3
几家单位“升级”了,凭啥?
记者梳理发现,方案里有多家单位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包括:在银保监会基础上新组建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证监会由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家知识产权局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管理的国家局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家信访局由国务院办公厅管理的国家局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换句话来说,这几家都“升级”了,它们所涉及的工作被摆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前两项内容与金融工作相关,是这次机构改革的重要内容;知识产权则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息息相关,保护创新、尊重原创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应有之义;关于信访局的工作内容也不必赘述了,此次“升级”也是“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执政理念在实际工作中的进一步凸显。
此外,新组建国家数据局,负责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这顺应了时代发展的大潮流。
这次改革还释放了完善老龄工作体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强烈信号。
记者看到,多项老龄工作重归民政部。方案中,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将改设在民政部,中国老龄协会改由民政部代管。
其实,在2018年的机构改革前,全国老龄办本就设在民政部,中国老龄协会也由民政部代管。这两者都是时隔5年从卫健系统重回民政系统。
不仅如此,这次改革后,国家卫健委的组织拟订并协调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措施等职责也划入民政部。我国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工作变得越来越紧迫。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上,民政部门将承担起更重要的责任。
而在优化农业农村部职责方面,将不再保留单设的国家乡村振兴局,其多项职责划入农业农村部,在农业农村部加挂国家乡村振兴局牌子。记者推测,这方面调整主要涉及内部,对外工作开展方面影响不大。
在精减中央国家机关人员编制方面,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人员编制统一按照5%的比例进行精减,收回的编制主要用于加强重点领域和重要工作。国务院已定了精简的调,接下来,地方各级政府也会有所动作。但地方编制本就吃紧,还存在不少编外人员。因此这项改革落到地方,是会收回空余编制、按需调剂编制还是如何,还要看各地的具体操作。据潮新闻客户端
代表委员“声音”
科学技术领域
“科技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面对国际科技竞争和外部遏制打压的严峻形势,这一改革有利于进一步理顺科技领导和管理体制,更好统筹科技力量在关键核心技术上攻坚克难,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中国航空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副主任吴希明委员
金融监管领域
“在金融业综合经营趋势日渐清晰、金融创新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利于金融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也有利于更好保护消费者权益。”
——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龚六堂委员
“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是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内容之一。这有助于统一监管尺度、提高监管效率,对促进金融市场平稳运行有着积极意义。”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委员
“统筹推进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改革,这有利于进一步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更好地服务宏观经济运行和实体经济。”
——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龚六堂委员
“从整体来看,这些改革举措进一步明确了金融监管的职责分工,理顺了金融监管体制,强化了金融监管效能,有助于提高金融市场运行效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中原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徐诺金代表
数据管理领域
“当今社会,数字资源、数字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意义重大,有必要加强对数据的管理、开发、利用。改革把分散在多个部门的职能进行有机整合,有利于强化顶层设计、完善规划体系、统筹协调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
——湖南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尹双凤
乡村振兴领域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此次改革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将进一步理顺工作机制、优化职责,使工作运转更加顺畅,汇聚各方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三农”领域和整个国家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代表
“改革有利于更好统筹农村土地资源、农业科技资源、财政资金、农村劳动力资源、农业科技人才等,精准对接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在产业、人才、资金等各方面需求,加上原有的帮扶政策、财政支持、项目安排等,将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扎实保障。”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李宝聚委员
老龄工作领域
“改革适应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迫切要求,将加快推动形成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合力,更好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我国老龄事业发展。”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代表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