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建议建立房屋养老金,由公共、个人账户组成
版次:008 作者:来源: 2023年03月09日
太原老军营小区 新华社发
城市里,上了岁数的房子越来越多,但它们的“养老金”却不足为济。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佘才高建议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的建议,探索破解房屋安全管理难题。
【现状】
住宅小区“老年病”越来越多
却难以“应修尽修”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一栋栋高楼大厦在城市里拔地而起,与之形成对应的是,成片的老旧小区,日益破败,呈现老龄化,房屋安全隐患也日益凸显。
根据调研,佘才高发现,我国存量住房时间跨度长、数量大,不少住房是2000年以前建造,随着房龄的增长,老旧住房的占比还在持续攀升。
佘才高说,我国存量住房平均房龄已达30~40年,房屋结构失稳、设施设备及管线锈蚀老化、屋面渗漏、墙体透寒等房屋老化问题层出不穷。此外,在房屋使用环节,由于业主、使用人缺乏安全意识,擅自拆除或者损坏承重结构、对房屋进行随意加层加高、擅自改变用途等行为,导致房屋使用过程中安全隐患突出。
然而,一些老旧小区的专项维修资金正快速减少甚至枯竭。以南京为例,即使已归集专项维修资金且当前有结余的老旧小区,仍有近三成小区余额低于10万元,远远不能满足现阶段老旧小区设施设备老化维修的需求。特别是在面对房屋基础及结构修缮、外墙渗水修补、外保温层更换、消防及电梯设施更新等较大规模的维修工程时,动辄需要数百万元甚至数千万元的高额维修费用,老旧小区现有的维修资金难以满足房屋“应修尽修”的需求。
【建议】
建议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
推动制度顶层设计
因此,佘才高建议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这将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有利于打造新时代社会治理新格局,有利于降本增效和加强资金管理。
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佘才高认为,需要从推动制度顶层设计、建立房屋安全综合保险制度、建立房屋体检和动态监测制度、规范房屋养老金管理四方面发力,落实房屋全生命周期管理,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顶层设计上,佘才高建议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应急管理部、人民银行、银保监局加强协同,共同参与房屋养老金的制度设计,推动部分城市的先行试点工作。特别是财政部要开展资金来源方面的研究,探索在土地出让金按比例划取部分用于补充后续的房屋养老金公共统筹账户。
房屋养老金里的钱从哪儿来?佘才高建议,房屋养老金实行分类管理,由公共账户和个人账户两部分组成。
其中,公共账户资金来源主要是土地出让金、维修资金增值收益结余、老旧小区改造资金、三供一业移交应归集的资金、城市物业管理奖补资金等等,遵循“政府主导、专业运作,统筹使用、专款专用”的原则,坚持“收支两条线”的管理理念,主要用于房屋日常强制体检、购买房屋安全综合保险等公共服务。
个人账户是指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账户,按照专项维修资金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管理,主要用于保修期满后住宅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和更新改造。
房屋养老金制度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佘才高建议,加强房屋养老金管理机构建设,设立专门的房屋养老金管理机构,配备专业力量,安排专项经费,完善工作机制,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房屋养老金公共账户和个人账户的归集、使用、管理与监督工作。
据现代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