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公布72个义务植树基地,邀你共赴“春天的约会”
版次:001 作者:来源: 2023年03月10日
北碚缙云山主隔离带修复效果图 北碚区委宣传部供图
扫二维码查看72个义务植树基地
春意盎然,万象更新,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即将来临。
昨天,重庆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72个义务植树基地,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干部群众可选择在72个义务植树基地参加造林绿化、抚育管护、认种认养、设施修建和志愿服务等义务植树尽责活动。
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吁请:参加义务植树的单位、个人,请就地就近选择植树地点,服从现场工作人员安排,选择适宜尽责方式,感谢您的支持和参与。
春天的缙云山,他们一起种树
昨天,数十位志愿者在统一组织下,来到北碚缙云山防火隔离带下方。他们在这里种下了缙云山防火隔离带这个春天的第一棵树苗。
在划定的植树区域,大家合力栽下一棵棵树苗。这里,仍能看见曾经山火肆虐的痕迹,部分树干底部被燎黑的区域一面高一面低,但仔细观察,能发现有星星点点的绿芽从土里冒出。
摩托车骑手“二馒头”是志愿者之一。去年夏天,他骑着摩托车在扑灭山火的一线来回奔波,“我专门请了假过来,希望亲手种下一棵树。缙云山是我们重庆的后花园,我们要用自己的力量寻回它的美。”
当天植树的区域,是北碚区林业局经过专业团队现场勘察后划定的,这片植树点地势相对平坦,而且已经经过了前期的相关准备,死木、枯枝都已经清理,志愿者们种植的苗木叫做木荷树,是一种专门的防火树种。
未来的缙云山将变成什么样?
北碚区林业局局长石鑫昨天介绍,缙云山灾后生态修复是一项系统性持续工程,目前已基本完成前期工作,下一步将完善缙云山林区防火基础设施建设。
石鑫介绍,临时防火隔离带的修复将按照“保持原生态为主、适当人工造林”的思路,在保障防火阻隔功能的基础上融入生态人文要素。
未来,根据规划将新建和改建防火公路4.7公里、防火步道11.1公里、生物阻隔带35.8公里、组合阻隔带23.4公里;同时建设林火视频监控2个、瞭望塔3个、森林防火检查站8个、防火宣传碑牌30个,确保缙云山森林监测覆盖率达到95%以上。
在提升森林质量方面,北碚区将以自然修复和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方式,科学地恢复受损林区及隔离带生态环境。
对火灾轻度影响区,通过设立封育碑牌实施封山育林,依靠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逐步恢复自然生态环境。
对受灾区域开展人工造林,对坡度大于35度、土层厚度低于30厘米、岩石裸露、立地条件差的地块开展播种造林,遵从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山合欢、栾树、香樟、刺槐等耐瘠薄乡土树种。对坡度小于35度,立地条件较好的地块开展植苗造林,优先选择包括枫香、栾树、木荷、桢楠、香樟、青冈等在内的乡土珍贵树种和大径用材树种。据上游新闻
报名方式
1.登录“重庆全民义务植树网站”,点击“劳动尽责”。选择适合基地或最近的基地,点击“我要参与”,按要求填写个人信息,提交报名。
2.搜索全民义务植树微信公众号。依次点击下方菜单“尽责参与”“劳动尽责”“选择地区”“我要参与”,填写个人信息,点击“确认提交”等待审核。
3.线下预约,提前致电义务植树基地联系人,如期自行前往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