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南宾郡究竟有啥魅力 让白居易心甘情愿当太守

版次:011    作者:来源:    2023年03月10日

忠县县城(忠州新闻网供图)

□谭岷江

提到南宾,大家都以为是现在的南岸区南滨路。其实,南宾是唐宋时期的一个县名,也是唐代中期的一个郡名。南宾县就是今天的石柱县,而南宾郡的州治则在忠州(今重庆忠县)。

今年是公元2023年,但你知道吗,它差点就成了“2023载”。这也和南宾郡有点关系。

1

南宾郡不是南宾县,而是唐代的忠州

南宾郡是哪里?现在,恐怕已经没有多少重庆人知道了。即使有人知道南宾郡这个名字,但恐怕也会犯简单推理的常识性错误,认为南宾郡就是石柱县。因为,石柱县曾经就叫南宾县,现在石柱县城的所在地依然叫南宾街道。其实,南宾郡并不是南宾县,而是唐代的忠州,州治在今天的忠县。

唐朝建立的第二年,也就是唐高祖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朝廷分当时的浦州(州治在今天的万州区)武宁县(县治在万州区武陵镇)南境部分土地,独立设立南宾县,取“南境宾服”之意,隶属临州(州治在今天的忠县,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将其改为忠州)。

当时的忠州管辖五个县,除了州府所在地临江县外,还有南宾、丰都、垫江、清水(宋代撤销)四个县。南宾虽然只是忠州“属下”,但在盛唐时代却有16年时间,一度“喧宾夺主”——在建县不到126年的时间里,一度使忠州改名为南宾郡。

2

唐玄宗改革,临江郡改称“南宾郡”

原来,唐玄宗李隆基为了表彰自己创下的开元盛世功劳,在他晚年的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竟然当起了“小学生”,向西汉末年建立新朝的王莽学习,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改革,将单名字的州改为双名字的郡,两年后又将“年”改为“载”。本来,忠州在隋代有一个双名字,名叫临江郡,按照吏部、礼部尚书和“宰相”们最初的意思,恢复叫临江郡就行了,比如浦州恢复成了南浦郡,黔州(州治在今天的彭水县)恢复成了黔中郡。但唐玄宗却很喜欢南宾这个名字,于是他御笔一挥,将临江郡改成了南宾郡。就这样,“南宾”不仅成了县的名字,还成了郡的名字。

这显然误导了很多人,他们还以为南宾郡府设在南宾县,首县是南宾县。其实不然,南宾郡府还是设在临江县,首县仍然是临江县。南宾县因为群山阻碍、交通不便,当时仍然是众所周知的“末县”。

如果不是唐玄宗的儿子唐肃宗李亨在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将这些“改革”废除,恢复原来的旧制,恐怕南宾县在明代被撤销取名石柱安抚司后,历史上可能就没有南宾县了。而提到今年是××××年时,我们也可能不是说“2023年”,而是说“2023载”了。

3

两个南宾县相隔千里,并存将近200年

南宾郡虽然只存在了16年,但在唐朝期间,南宾郡这一名称却深入人心,常在民间和非正式的官方使用。比如62年后的820年(唐宪宗元和十五年),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在担任忠州刺史任上,曾写下“南宾闰正月”和“城中老太守”之类的诗句,他甚至在《荔枝图序》中还自称“南宾守乐天”。白居易在这里说的南宾,就是南宾郡(即忠州),而不是南宾县。

对石柱来说,南宾由县升郡的最大功劳,还在于让“南宾县”这个名字最终保存了下来。因为,当时在岭南钦州属下,也有一个南宾县,其历史更加悠久,是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设置的,相比忠州的这个南宾县,早了21年。在大唐初期和中期,尽管两个南宾县相隔千里,却一北一南并存了将近200年。直到唐德宗李适(kuò)当上皇帝后,在贞元十年(公元794年)改钦州的南宾县为“灵山县”(今广西灵山县),只保留下忠州的南宾县。如果没有这段历史,那么今天石柱县南宾街道可能就不叫南宾街道了,而在中国2000多个县名中,也会少了灵山县。

(作者系石柱县作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