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1 作者:来源: 2023年03月13日
□万晓
读娓娓的新书《重新出发》,读和我们一样脆弱的普通人故事,被深深触动。
娓娓是我多年的好友,也是我们这个城市一位知名的早慧女作家。20世纪90年代,在人人争读报纸副刊的年代,重庆的读者,不可能没有读到过她的文章。那时,她才20岁出头,还在成长期,年轻而敏感,对社会和人生有着高于普通人的观察和思考,也像普通年轻女孩一样向往一段彼此滋养的爱情。后来,她遇到了,还有许多暖心细节和读者分享。
我们是作为编辑和作者熟悉起来又变成好朋友的,这个关系里她是编辑,我是作者,可能友情也能彼此滋养,那是我人生中非常勤奋的几年。而这个阶段,她的侧重点已不在副刊散文写作,她开始了小说创作,以及学习心理学,致力于更深入探索人类自身迷惑行思,同时在她任职的报社,她经营着一个在重庆有口皆碑的栏目:娓娓道来。这是和读者互相成就的一个栏目,读者告诉她日常生活的各种困扰,她负责倾听、记录和解析,有时提出一些解决思路或者方案。
我们担心这个工作中接触到的各种人和事,会不会给她的人生造成困扰,毕竟,长久凝视深渊,难免自身也变得黑暗。她倒不以为意,表示“会有需要消解的负能量”,但是更多的是拓宽了自己的生活和思维,自己的人生更宽广和丰富了。
这本《重新出发》,是20年来陆陆续续受一些故事的启发,又经过自己人生阅历和文学品味的构思打磨,创作出来的一系列作品。娓娓写小说的语言,比平时朋友们眼里温和、认真、比较老成的印象不同,那个讲述者似乎年轻活泼了许多,俏皮、幽默甚至偶尔刻薄。
故事和故事并不相像,却相通。残破的家庭结构、错位的人物关系、所托非人、爱而不得、情深不寿……总是充满了遗憾和缺失,伤心和挫败,但是从来没有放弃。作为一个历经世事的中年人,阅读过程中,时不时掩卷凝思,并不会觉得每一个主人公的际遇似曾相识,但是,他们的得失进退之间的犹疑和疲惫,是感同身受的。
作为老朋友,我看得出来作为故事创作者的娓娓,她自己的心灵成长和情感价值认同的变化。早期的故事,总是一个单纯傻姑娘,一个强势能干单身妈妈,一段轰轰烈烈但是短暂的无结果爱情,温柔深情的爱人最后幻化成一个遥远的背影。后期的故事里,慢慢地,傻姑娘多少看清世事如棋,不一定每一个命运都有可靠答案,不是每一个问号都对应了一个确凿的答案,不再苦苦追寻,而是接受际遇,改变自己能改变的部分,人生并不是不进则退,而是进退自如。
现在看起来,娓娓这些年真是做了一件有意思的工作。作为别人迷惑破碎生活的旁观者、倾听者,为了解惑,她自己也加入了思考和学习,为了纾解那些思维和情绪困境,她开始了小说写作。在工作中倾听、观察,在学习中提升眼界和思想能力,在写作中成长和救赎,一环扣一环,帮助了别人,也成就了自己。
我喜欢这些故事,连书名都是喜欢的。重新出发,我们也处在一个新的人生和社会生活节点,也是应该做好心理建设再出发了。人生如逆旅,一次又一次,我们重新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