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岸慈母山的钟声 是我一生的绕梁余音

阎肃的重庆缘分

版次:010    作者:来源:    2023年03月17日

阎肃接受重庆媒体采访

高中时代的阎肃(左二)

阎肃

□胡雁冰

在重庆,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至本世纪十年代,曾经一度生活过两个名扬四海的词作家。不过一个是晚年来到这里,一个是早年成长于此。前者是以歌曲《甜蜜蜜》《小城故事》而广为人知的台湾著名词作家庄奴。后者是通过歌剧《江姐》等把红岩英烈推向全国的中国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词作家、国家一级编剧阎肃。他的歌曲作品也很多,《我爱祖国的蓝天》《敢问路在何方》《雾里看花》《故乡是北京》《北京的桥》《说唱脸谱》等等都长唱不衰!

今天,我来说说阎肃先生和重庆的情和缘。

敲 钟

阎肃原名阎志扬,1930年5月9日出生于河北保定。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9年阎肃一家逃难到了重庆。遇重庆大轰炸,城区无法生活,1940年他们不得已,来到了位于南岸区鸡冠石镇(1941年设立)的慈母山教堂暂时安顿下来。

从此,小志扬便开始在教会学校上学,学习数学、中文、拉丁文。因为总是考第一名,也就总是得到上钟楼敲晨钟的机会。

悠悠的钟声在头顶回旋,久久不散,同学们满是羡慕的目光。他的母亲每到这时,总是一脸的骄傲。后来阎肃回忆说,他一生也忘不了那绕梁余音。

小志扬的中文老师是前清秀才,给他打下了良好的诗词等国学基础。他是唱诗班的小成员,还是个全才,会的最多,唱得最好,回到家里还教弟弟妹妹,给全家都带来了欢乐,他也因此有了很好的音韵陶冶。教堂每逢宗教节日,都要举行戏剧演出,他是舞台上的常客。这些经历使得他的表演艺术修养得到了较好的锻炼和熏陶。

比较有趣的是,拉丁文的许多字母发音需要舌头打颤,小志扬一开始不会这个技巧,他的舌头僵硬而缺乏弹性。“但我会用重庆话念豌豆儿、胡豆儿、四季豆儿,天天说几遍,居然舌头变灵活了。”阎肃后来回忆。学会重庆话,是他了解重庆最重要的一步。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第二年,阎家搬到城里生活。父亲决定让他去南开中学读书。

觉 醒

南开那时候就分文理班,阎志扬读的是文科班,功课挺好,他有更多的机会看杂书,五花八门的,什么都看。而且在课余时间,更有了让他沉醉其中的爱好——好莱坞电影、武侠小说、京戏等。

学习之外,学生会组织的各种文艺活动像磁石一样紧紧地吸引住了阎志扬。他参加了一个叫“晓社”的文艺团体。在这里,他学会了一些以前从未听过、从未唱过的歌,《山那边哟好地方》《兄妹开荒》《您是灯塔》《跌倒算什么》,在这些朗朗上口的歌词中,共产党、毛主席、延安、八路军……开始走进他的心田。

他父亲比较喜欢看京戏,常会带着他和二弟阎志强去当时的“厉家班”看戏。他很喜欢,凡有好戏就去看,迷得不得了。后来不仅是看,还在课余时间和同学一起演戏玩,“家伙”“行头”都置办上了,这就像现在学校里的小哥儿几个组织一个小乐队一样。

1947年,阎志扬从南开中学毕业,考大学时想的是要实业救国,于是报考了重庆大学工商管理系。同年,他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一个青年的理想有了阳光雨露的滋养,就会梦想成真。那时西南团工委从学校选调干部,他大学还没毕业,就积极报名参加,来到西南团工委青年艺术工作队做宣传工作。

改 名

1950年9月,阎志扬正式调到西南青年文工团,在团里任演员、分队长。在业余时间他坚持搞创作,写点儿曲艺、戏剧、活报剧,后来就调去担任创作员,专职从事创作。

当时正赶上部队帮助地方开展土地革命,阎志扬立即申请参加土改工作队,来到四川郫县豆瓣村搞土改,任土改工作队的秘书长。

新中国在千疮百孔中刚刚复苏,战火再次燃烧到鸭绿江边。“到前线去,到前线去!”在西南团工委青年艺术工作队里,青年阎志扬热血沸腾,一天到晚嚷着要上前线。正好队里要抽人随部队一道去朝鲜前线慰问。听到这个好消息,他激动得立马主动请战。1952年,阎志扬随部队开进了朝鲜,成了一名“最可爱的人”。

阎志扬195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6月入伍。同年调到西南军区文工团(空政文工团的前身)任分队长。

在这里,阎志扬爱逗乐,说笑话,喜欢编一些顺口溜、打油诗什么的。说起话来跟说相声似的,常把人逗得捧腹大笑。因为他总是爱开玩笑,爱说爱闹的,就有人提意见,说他不太严肃。阎志扬一想,你们不是说我不严肃吗,那我干脆把名字改为阎肃,看你们还能不能说我不严肃。

就这样,阎志扬真改成了阎肃。如今,他的原名知道者已不多了。

1955年,西南军区撤销,西南军区文工团歌舞团正式划给了空军,阎肃调入空政文工团。120多人浩浩荡荡离开山城,北上首都。1960年,他创作了《我爱祖国的蓝天》,1963年流行开来。从此,这首热情洋溢、气势磅礴的歌曲成为部队尤其是空军战士的保留歌曲传唱。

歌剧《江姐》

1962年的一天,在北京的一家小酒馆里,一帮年轻人正在聚会,原来他们是在庆贺阎肃的第一部独幕歌剧——《刘四姐》诞生。在山东的《剧本》月刊上发表后,阎肃用稿费请剧组的作曲、导演等一起吃饭以感谢支持。有人说,“阎老肃啊,咱可不能吃完了刘四姐,下次就没得吃了呀!”阎肃笑着说,“不会!我这还有一个姐呐。”人家问:“哪个姐?”他说:“江姐啊,《红岩》里的人物。我这有个本子,准备把它写成歌剧,肯定错不了!”

阎肃为什么有这个自信?因为他曾在重庆生活,受到当时广泛流传的《红岩》小说的启发……

此时,阎肃刚刚结婚,组织上批给了他20天探亲假。除去来回在路上的两天,他在不到10平方米的新房里写剧本,歌剧《江姐》的第一稿就这样诞生了。

当时的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上将知道后说:“我一手抓文,一手抓武,每年能打下一架敌机,演出一台好戏,我的日子就好过了。”刘司令可是把空政文工团和作战部队相提并论了,足见其有多重视文工团的作用。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江姐》开始并没有主题歌。刘亚楼说:“我在莫斯科的时候,看歌剧《卡门》,他们都有主题歌,咱们《江姐》也应该写一个。”这才有了经久不衰的《红梅赞》。

为了使《江姐》这部歌剧更加贴近真实,阎肃同几位作曲家还一起实地体验生活,这一去就是大半年。他们走访了当时川东许多活着的地下党员和脱险革命志士,并专程到江姐被关押的渣滓洞集中营的牢房里体验生活。在那间黑漆漆的牢房待了7天7夜,他感受到了在铁窗内失去自由的痛苦,不让说话,不准抽烟,不许走动,三餐吃的是监狱里用木桶装的菜糊糊。他看到了国民党特务用来折磨革命者的各种刑具,想起十根尖利的竹签一根根插进江姐手指时的惨烈。为了体验上大刑,他还真的坐了一回老虎凳……那种刻骨铭心的体验,让他在后来创作江姐这个艺术形象时,饱含爱憎、浸透血泪的文字喷涌而出,一个铁骨铮铮的江姐形象跃然纸上……

歌剧《江姐》1964年9月4日在北京中国儿童剧场首次公演,立即引起轰动。周总理和夫人邓颖超亲自到购票口买票观看。演出完毕,空政歌舞团领导请周总理作指示,他让邓大姐点评,她说,“你们演得很好,情节很感人,歌曲也很好听。”

1964年9月12日,中央电视台现场转播歌剧《江姐》,这是《江姐》第一次进行电视实况转播。《江姐》在北京连续演出26场,场场爆满。

1964年10月13日,毛主席、周总理、朱总司令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观看歌剧《江姐》。演出完毕,毛主席等与演职人员亲切合影留念,并给予高度评价。

1964年11月的一天晚上,阎肃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主席一番鼓励后,送给他一套《毛泽东选集》。他庄重地回答:“我一定好好努力!”

(本文部分资讯源于《阎肃人生》一书,特向作者阎宇先生致谢!)

(作者单位:重庆市南岸区政协 图片由作者提供)

最美奋斗者

1984年,阎肃、汪曾祺等参与创作京剧《红岩》,由谭元寿、马长礼、张学津等北京京剧院名家主演。

2001年,大型红色经典舞剧《红梅赞》在北京上演。这是歌剧《江姐》的姊妹篇,是同一首主题歌繁衍的并蒂花。该剧2002年获国家文化部第十届文华大奖、2002年“五个一工程”奖、2002年解放军文艺大奖、2003年被国家文化部评选为首届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剧目。

红岩专家厉华曾这样说,“是以阎老为代表的老一辈艺术家,把歌乐山、红岩蕴藏的丰富革命文化挖掘了出来,让全国人民了解了重庆这座英雄之城曾有的辉煌壮烈,并为之感动。”

阎肃后来先后担任过中国剧协第三届、第四届理事,中国剧协副主席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歌舞团编导室一级编剧,专业技术一级,文职特级,享受大军区正职生活待遇和政府特殊津贴。

2016年2月12日,阎肃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2016年2月,当选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2019年9月25日,阎肃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