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睡眠日 拯救睡眠特“困”人

睡不好觉怎么办? “助眠神器”真有那么神奇吗? 这份睡眠指南请收下

版次:004    作者:来源:    2023年03月22日

新桥医院“世界睡眠日”义诊现场。新桥医院供图

3月17日,在全民睡眠公益系列活动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生为前来咨询的市民义诊。 新华社发

助眠仪器

睡眠是生命健康不可缺少的源泉。然而,晚上难以入睡,睡眠质量不高等睡眠问题困扰着许多人。2023年3月21日是第23个世界睡眠日。一份由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等机构发布的《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显示,2022年,中国民众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为7.40小时,近半数人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不足8小时,16.79%的人群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不足7小时,整体睡眠质量仍有待改善。针对睡眠问题,记者采访了重庆多位有关专家。

专家提醒,不良的睡眠习惯可增加慢性疾病风险,拯救睡眠特“困”人需要“身心同治”,出现睡眠障碍要及时就医。

睡眠不足

将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失眠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医学心理科主任贺英介绍,短期失眠易造成精神萎靡、疲惫无力、情绪不稳、注意力不集中等,不利于工作与学习;长期失眠的危害更是严重,很容易引发焦虑等症状,同时还会引起多种慢性疾病,如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神经功能亢进,从而出现手脚多汗、心悸、呼吸急促、颤抖、尿急尿频、胸闷等症状。

对于青少年而言,高质量的睡眠更是至关重要。贺英表示,每晚10点至凌晨1点是生长激素分泌最高峰,错过这个时间入睡会影响孩子生长激素的分泌,严重的会导致长不高。其次,失眠还会影响孩子各项身体功能,长期晚睡会造成孩子乏力、嗜睡、免抗力下降。最后,睡眠不足还导致第二天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心情烦躁、情绪控制能力差等。

睡眠问题

需要“身心同治”

睡眠是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几乎影响所有生理系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睡眠医学科主任韩芳表示,睡眠可以帮助身体修复和恢复能量,改善免疫系统和心情,同时也有助于大脑记忆和学习能力的发展。不良的睡眠习惯会导致失眠、疲劳、焦虑、抑郁等问题,并可能增加慢性疾病的风险。

睡眠和精神、情绪问题密切相关,因此睡眠问题的治疗往往需要“身心同治”。“大部分焦虑、抑郁患者都有睡眠障碍,单纯使用睡眠药物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需要配合抗抑郁、抗焦虑治疗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教授表示,治疗睡眠问题需要从单纯的生物模式转向社会、生物、精神、心理综合治疗。

胡大一介绍,睡眠障碍也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因素之一,同时许多心血管疾病患者也伴随着睡眠问题。他建议,应当让睡眠情况成为心血管医生问诊的重要内容。

面对失眠问题,服用褪黑素成为许多人的新选择。“褪黑素有副作用,可能会导致第二天昏昏沉沉,长期吃对血压也可能产生影响。”韩芳提醒,要科学慎重服用褪黑素,不能当做药品使用。

睡眠罕见病

频繁“断电”要警惕

“在夜晚,我看到床会感到害怕,不敢睡觉,夜里我总是每15至30分钟就醒来一次,就算艰难入睡也会有光怪陆离的梦。”患有发作性睡病的患者冬冬说,假使自己在白天驾车,都有可能猝倒发作、突然入睡。

韩芳介绍,冬冬所罹患的是一种在我国人群中发病率两千分之一左右的罕见病——发作性睡病。当许多睡眠障碍患者苦于无法“睡饱”的时候,发作性睡病患者却处于另一个极端,他们常常随时随地不由自主地入睡。在生活中,部分发作性睡病的儿童患者,因为特别能睡、注意力不集中,往往被误解为“懒惰”;而有的患者可能突然瘫倒在地,常被误认为低血糖;同时,患者还普遍出现夜间睡眠不安、整夜做梦的情况。

近年来,医学界和社会公众对睡眠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仍存在由于对睡眠疾病认知不足带来的漏诊和误诊问题。同时,作为一项慢性睡眠障碍罕见病,发作性睡病同其他罕见病一样存在诊断难、治疗难、用药难局面。

“我们家孩子出现症状后,一开始被初步诊断为神经衰弱或精神分裂,直到后来我们向睡眠医学方向就诊,才得到了确诊。”来自天津的患者家长海女士表示,让更多人了解发作性睡病的症状,从而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水平对患者和患者家庭意义重大。

专家表示,30多年来,我国睡眠诊疗中心由零星个位数已发展到3000多个,在发作性睡病等方面有了领先世界的高水平研究成果,但总体对睡眠疾病的诊断能力仍然较弱。应进一步提升睡眠医学交叉学科建设,加速提高相关药物研发及临床治疗水平。

孩子睡好觉

睡前要做好六件事

记者从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心理科获悉,因心理情绪问题前往该院心理门诊就诊的青少年中,近一半有长期的睡眠问题。贺英介绍,若睡眠“长期欠债”,则相当于向身心健康“透支”,长此以往将难以应对学习和生活的各种压力。

贺英提醒,孩子在不同阶段需要的睡眠时间也不同。幼儿每天的总睡眠时间要达到12至14小时;学龄前儿童每天总睡眠时间要达到11至12小时;6岁至13岁学龄儿童每天总睡眠时间最好要达到9至11小时;13岁至20岁青少年每天夜间睡眠时间要保证9至10小时,“但由于繁重的学习生活,不少孩子难以保证每天足够的睡眠时间。”孩子入睡时间不宜超过每晚10点。

怎样让孩子能够好好睡一觉?贺英支招要做好6件事:

第一,让孩子养成有规律按时入睡的好习惯。引导孩子尽可能提高学习效率,作业一旦完成,应督促孩子尽快洗漱上床入睡。从而在孩子体内形成固定的生物钟,有助于孩子快速地进入睡眠状态。

第二,让孩子在入睡前用热水泡脚。热水泡脚也可以改善睡眠质量。

第三,调整合适的房间室温。科学研究表明,人体最舒服的温度为20至25摄氏度左右,在20至25摄氏度之间能够快速睡着。

第四,为孩子在睡前少量补充有助睡眠的食物。比如牛奶、核桃、葵花籽、小米粥、大枣、蜂蜜、全麦面包等都是能够帮助睡眠的食物,可少量食用。

第五,让孩子在白天适当锻炼。在白天进行适当的锻炼,有助于提高晚上的睡眠质量。

第六,家长改掉深夜看手机的习惯。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如果家长迟迟不睡,长此以往也会对孩子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握轻松入睡?

“助眠神器”需谨慎选择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随着失眠患者的增多,诸如蒸汽眼罩、智能睡眠仪等“助眠神器”受到不少人追捧。这些“助眠神器”真的有广告中说的那么神奇吗?对于失眠是否真的有治疗效果?

在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桂莉看来,“助眠神器”有些言过其实。

“对于失眠,医学上首先推荐的治疗方法是认知行为疗法。即帮助失眠患者重新建立正确的睡眠认知,学会放松的方法,从而解决失眠的问题。”桂莉介绍,市面上不少“助眠神器”打着微电流治疗仪、磁刺激治疗仪等标签,但绝大多数都是盗用临床上物理治疗仪的名称,实际上并起不到作用。

“在物理治疗中,经颅磁刺激的确是经过科学研究证实有效的方式,但这样的磁刺激设备价格不菲,目前并没有实现商品化,市面上的一些与电刺激相关的产品是否能达到治疗的效果,还有待验证。”桂莉说。

此外,对于诸如重力眼罩、助眠床垫、助眠喷雾、香薰等产品,桂莉表示,它们能够通过改善睡眠环境,从而一定程度上提升睡眠质量,但效果因人而异,不具有普遍适用性。

最常见的助眠保健品“褪黑素”对于助眠是否有效呢?桂莉介绍,褪黑素是一种激素,白天分泌少,夜间分泌多,调节着人体正常的昼夜节律。市面上购买的褪黑素的确可以提升血液中褪黑素水平,从而帮助睡眠。但补充的褪黑素是外源性的,和人体分泌的褪黑素不同,长期不正规服用,将抑制人体正常的分泌,反而会加重失眠。因此,能不能服用褪黑素、该怎么服用褪黑素等,都得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因此,桂莉提醒,要获得更好的睡眠,最科学的做法还是及时去医院就诊。

据新华社、上游新闻、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