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去年治疗肺结核患者1.6万余例

治疗率逾90%

版次:008    作者:来源:    2023年03月25日

重庆市结核病防治所“太阳妈妈工作室”走进某学校,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宣讲活动。

2023年3月24日是第28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最新发布的宣传主题是:“你我共同努力 终结结核流行”。

1

疫情发布

去年治疗肺结核患者1.6万余例

昨日,重庆市结核病防治所介绍,重庆市结核病疫情呈逐年下降趋势。2022年,全市筛查结核病可疑者约8万例,治疗肺结核患者1.6万余例,治疗率在90%以上。

结核病是结核分枝杆菌侵入人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除头发和牙齿以外的器官都可发生结核病,但多发于肺部。

市结核病防治所在当天的新闻通报中称,肺结核目前仍是严重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传染病,肺结核在我市2022年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中发病排在第2位,死亡数排在第2位。据世界卫生组织2022年全球结核病报告:2021年我国估算新发结核病人78万,估算结核病发病率为55/10万,中国的结核病发病人数仅次于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在全球排第三位。

重庆市结核病疫情呈逐年下降趋势,遏制结核病行动计划(2019-2022年)期间,结核病发病率由2019年的72.2/10万下降到2022年的51.7/10万,年递降率10.5%。但全市结核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9.8/10万)。全市结核病疫情分布不均,渝东南片区和渝东北片区疫情较高。

2

诊治政策

普通结核每年定额报销1000元

结核病离我们并不遥远,目前重庆市结核病防治相关政策又是怎么规定的呢?市结核病防治所相关负责人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进行了详细介绍。

(一)肺结核患者优惠政策。

1.初次就诊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或疑似肺结核患者提供胸片1张和1张痰涂片减免检查。

2.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或耐药肺结核高危人群在区县级定点医院享受免费利福平耐药分子生物学检测。

3.为确诊的肺结核患者提供免费一线抗结核治疗药品,在治疗全程中提供3次免费痰涂片检查,治疗疗程结束时提供1次胸片减免检查。我国肺结核诊疗优惠政策不受户籍限制,也就是说流动人口无论走到哪,都可以和当地居民一样,享有国家的诊疗优惠政策。

4.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抗结核药物对肝肾功能可能产生一定的损害,为了及时发现药物的副作用,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监测肝肾功能,而这部分检查的费用不在国家规划免费项目范围内。

(二)结核病医保政策。

1.普通结核病医保政策在结核病患者治疗期间享受医保特殊病种报销政策,城乡居民医保人员持特殊病种证,享受每年总额1000元定额报销。职工医保病人,持特殊病种证按照职工医保的要求进行报销。

2.耐药结核病医保政策参加重庆市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的耐药肺结核患者实行单病种限额支付,居民医保基金对患者住院和门诊治疗的医药费用按照90%的比例报销,最高报销限额5万元/人/年。

3

预防治疗

咳嗽、咳痰逾2周就应当及时就诊

重庆市结核病防治所副主任医师李希告诉记者,门诊近日曾接诊1例学生肺结核患者,患者因“咳嗽咳痰2天”到校外诊所就诊,诊断为感冒,由于学习任务重,一直断断续续在诊所治疗,一个月左右病情仍无明显好转,才告知家长。后由家长带至综合医院就诊,被诊断为“疑似肺结核”。“我们接诊了这名患者后,确诊他为‘涂阳肺结核’(传染性强)。”李希说。从出现症状到确诊,共历时1个半月,在此期间王某正常在学校上课。由于出现可疑症状未及时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导致诊断延误,在此期间增加了密切接触者的感染风险,导致学校发生聚集性肺结核疫情,影响了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同时也损害了自身健康。

对于结核病的防治,李希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咳嗽、咳痰2周以上,应当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学生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被诊断为肺结核后,应当主动向学校报告,不隐瞒病情、不带病上课;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时掩口鼻,戴口置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养成勤开窗通风的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

重庆晨报记者 王宏伟 通讯员 肖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