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母亲河 疏浚123公里长江航道 让江中砂石“变废为宝”

版次:003    作者:来源:    2023年03月27日

鹅卵石制作的文创产品

巴南区木洞长江上的航道疏浚船

千百年来,沉睡江底的鹅卵石,与泥沙一起堆积在航道。如何在既保障航道畅通,又保护长江绿色发展的情况下,将石头变废为宝成为了课题。

3月25日,在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期间,重庆市水利水电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水发司”)和重庆重报传媒有限公司的党员们,登上航道疏浚作业船,举行了一场特殊的“携手共护母亲河”党支部共建活动。

在活动现场,记者了解到,“保护母亲河”的课题又迎来新的解题方式:在航道疏浚过程中,采用砂石分离变废为宝,让千年鹅卵石摇身一变成为高端文创产品。

疏浚船上开展党支部共建

25日下午,重报都市传媒编辑部党支部与重庆水发司党支部多名党员,来到巴南区木洞镇长江边,登上航道疏浚作业船,开展了本次党支部共建活动。

在巨大的轰鸣声中,一斗一斗的鹅卵石和泥沙从3米多深的江底打捞上船,经过传送带,砂石分离,运输上岸。再经过加工储存、销售利用,它们各自迎来全新的使命。

这个航道疏浚点是重庆水发司全面开展的长江上游朝天门至涪陵段航道整治工程之一。

据重庆水发司砂石经营部部长张顺华介绍,工程建设开始于2022年3月份,范围包括长江上游朝天门至涪陵河段,全长约123公里。航道建设等级为I级,要求部分困难滩段航宽不低于120米、弯曲半径不低于800米,通航保证率达98%。设计代表船型为5000吨级干散货船、300标准箱集装箱船、600车位滚装货船和4艘3000吨级驳船组成的万吨级船队。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自上而下整治草鞋碛、铜田坝、广阳坝等11处碍航滩段,建设坝体9座,疏浚总量219.98万立方米,实施广阳坝、大箭摊、中堆3个生境营造和下洛碛生境修复,配套建设助航标志和航行水尺及其他相关设施。

践行两山理念 砂石变废为宝

重庆水发司党总支委副书记、总经理宁晓表示,进行航道疏浚重点工程,能在很大程度上保护环境、扩张河段,落实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战略。“以前,我们在航道疏浚过程中,都是将航道内的砂石打捞起来,送到岸边堆放或投入航道以外的江中。”他表示,这样做治标不治本,也没挖掘出砂石应有的价值。时间一长,这些砂石还会回流,再次被冲进航道里。

此次航道疏浚项目的关键在于“综合利用,变废为宝”。通过砂石分离、运输上岸、加工储存、销售利用四个环节,实现疏浚砂石的全链条加工、全过程处理,最终达到变废为宝的效果,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展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先进环保理念。

谈到变废为宝的途径,宁晓表示,传统的方式之一是将鹅卵石制成建筑用石材,用于修建花台、路面等,更多的砂石则经过加工成为卵碎石,应用于高标混凝土,是建设桥墩,房屋大梁等重要的建筑材料。目前这一项目营收达到七八千万元,利润达到两千万元左右。

鹅卵石变身三峡文创产品

最近,他们发现了疏浚并利用砂石更加“高级”的方法,“这些沉睡千年的鹅卵石,其实是宝贝,只是人们没有去发现并利用其价值。”宁晓介绍,江中心采挖上岸的鹅卵石,与自然冲刷到江边的有区别,它们石质温润、色彩美观、花纹奇特,挑选出来后进行加工,将它们变成花瓶、花盆、烟缸、笔筒以及雕刻成各种工艺文创产品,以“三峡文化石”统一命名。

宁晓表示,鹅卵石经过加工后,摇身一变成为重庆三峡旅游的文创产品,既疏浚了航道,保护了长江生态,同时宣传了重庆和长江三峡,而且还能获得更高的附加值,变废为宝,一举三得。

目前,他们已经制成多个形式的样品,正在与前端加工厂和后端的包装企业洽谈合作事宜。在销售渠道上,他们将在线下线上同步进行,现已在电商平台开设店铺,“我们准备将三峡文化石这一产业链延伸出来,既落实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战略,又形成公司的另一重要利润增长点。”

除了开展此次航道疏浚项目外,2023年重庆水发司还将继续按照“水与城共美,人与景共生”的发展目标,多举并用,综合治理修复长江水体,打造长江大保护的典范城市,让“保护长江”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形成全社会浓厚的环保理念和氛围。

重庆晨报记者 杨野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