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寡妇清进贡水银上百吨 秦始皇就服这颗“药”

下诏改“寡妇”为“贞妇” 并为其修筑“怀清台”进行纪念

版次:009    作者:来源:    2023年03月29日

□王业培

5000多年前,位于现今重庆彭水的郁山盐巴和丹砂被发现。随着炼丹入药和提炼水银的出现,丹砂成为稀有和抢手的资源,郁山古代曾发生的多次战争,就是为争夺这些资源所引发。

说到郁山丹砂,不得不提到一位名叫巴清的秦朝女富商,她的家族垄断了当时郁山的丹砂开发,不仅为秦始皇修筑长城提供了大量资金,还为秦始皇提供长寿丹药,甚至连秦始皇陵墓地宫的水银,也主要是由她的家族所供应。

秦皇梦想长生不老 郁山丹砂派上用场

丹砂又称朱砂、辰砂、赤丹、汞沙,是硫化汞的天然矿石。重庆彭水的郁山产丹砂,最早见于先秦的《逸周书》,记载“成周之会……卜人以丹砂”。晋人徐广注解《史记》时,在“丹穴”下也标注“涪陵出丹”。《后汉书·郡国志》记有全国1000余县,产丹之县只有两个,一是涪陵,一是贵州北盘江的谈指(今贞丰县北)。《图经》则更明确地说“丹砂出自符(涪)陵山谷中”。当时的涪陵县治所在地,就在今天的重庆市彭水自治县郁山镇,这也是当年全国两大出产丹砂的地区之一。

郁山丹砂的发现晚于郁山盐,是在郁山盐的开发过程中被人们发现和利用的。丹砂被发现后,最初用于壁画和书写等,开始炼丹入药和提炼水银之后,丹砂就成了极其稀有的宝贵自然资源,也是引发战争的重要因素。郁山古代曾发生过多次战争,都是为争夺盐和丹砂所致。

由丹砂提炼的水银(汞)是有毒物质,但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人们对水银的了解并不多,甚至秦朝以前的人们还会饮用水银,并且认为水银有“长生不老”的功效。后来,一统天下的秦始皇,自然也想成为“长生不老”的神仙。于是,来自彭水郁山丹砂所提炼的水银和长寿丹药,便源源不断地运往了帝都咸阳。

运到咸阳的这些宝贝,长寿丹药除了供秦始皇个人享用,大量的水银后来还被用来为其建造陵墓。《史记》记载了秦始皇陵墓地宫的情形,“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近年来,专家利用现代科技对秦始皇陵进行检测,发现陵墓内土壤确实含有大量的汞元素,而陵墓周边土层却检测不到汞的含量,印证了《史记》对陵墓地宫情形的记载。

勘测时,在秦始皇陵的封土中心区域,发现了一个面积约120000平方米的强汞异常区,这个强汞异常区域里水银的含量极高,是周边土壤汞含量的数十倍。之后,相关部门对秦始皇陵内的土壤又进行了多次检测,专家分析认为,秦始皇陵里的水银含量大约有100~120吨,且里面的水银大多保存完好。

巴寡妇清是什么人

秦始皇为何礼遇之

秦始皇陵墓内大量水银的主要来源,便是郁山女商人巴清所在的家族,她也由此成为秦始皇的“好朋友”,并在当时有着特殊的社会地位。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清,寡妇也,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清穷乡寡妇,礼抗万乘,名显天下,岂非以富邪?”这段史料讲的是,秦始皇曾把巴清(巴寡妇清)接到洛阳以上宾之礼对待。巴清死后,又封其为“贞妇”,还下令修筑“怀清台”进行纪念。

那么,巴清为何又叫“巴寡妇清”呢?专家普遍认为,巴清丈夫的家族,应是当时的巴国贵族,垄断了郁山的盐和丹砂开发。公元前316年,巴国被秦国灭亡时,其丈夫家族主要在郁山经营盐丹产业,远离战争中心。巴国灭亡后,那些不抵抗的巴国贵族也没有被赶尽杀绝,其丈夫家族得以生存下来,并不断扩大经营范围。经数代人的努力,到其丈夫这一代时已富可敌国。

巴清的丈夫是独子,两人成婚后还没有怀孕丈夫就死了,于是巴清年纪轻轻就成了寡妇,此后一直没有改嫁,于是人们也称其为“巴寡妇清”。继承了丈夫的家业,成为家族产业的掌舵人后,巴清凭借灵活的经营头脑,把家族产业管理得井井有条,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大秦帝国屈指可数的女富商。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开始修建长城和为自己构建陵墓,巴清为了家族产业的长远发展,为秦始皇修筑长城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同时也为秦始皇陵墓地宫提供水银,还为秦始皇提供长寿丹药。

1942年,郭沫若在其历史剧《高渐离》中,两次借剧中人之口说巴寡妇清的籍贯是涪陵人。历史剧虽是文学作品,允许虚构,但作为历史学家的郭沫若说巴寡妇清是涪陵人,也是有一定史实依据的。对于巴寡妇清的姓氏,郭沫若认为,巴寡妇清应该姓“怀”,应叫“怀清”,怀是她丈夫的姓,清应是她自己的姓,这也符合当时的妇女普遍有姓无名的现象。可惜,司马迁在编修《史记》时,也没有详细记载他们夫妇的姓名。

彭水还有“巴寡台岩口”

清姓人家或为巴清后人

巴清掌管家族产业后,经营范围扩展到郁山盐的销售,影响波及现今重庆的长寿、涪陵、武隆、南川、彭水、垫江、綦江、黔江、酉阳和秀山等地区,不过巴清家族的盐和丹砂加工仍然在郁山进行。如今,在郁山还能见到开采丹砂后留下的洞穴,人们称之为“朱砂窝”,当地还有“朱砂洞”的地名。1987年文物普查时,在现今彭水联合乡同心村走马岭,发现了一个叫“银洞子”的地方,洞外有烧制水银的罐子多个,为当时的人们烧制水银的遗物。新中国成立后,集中开采丹砂矿的这片地区,一部分成为朱砂乡的区域。2001年机构改革时,撤销朱砂乡并入郁山镇,设为朱砂村进行管理。

秦汉时期,也是郁山丹砂开发的旺盛时期。汉献帝建安六年(公元201年),丹砂开发主要在今天的黔江境内,于是就将这片区域设置为丹兴县加以管理,黔江因丹砂开发而兴旺,因丹砂而得县名丹兴,这也是黔江置县的开始。之后,相继又在今酉阳、秀山,直到湖南辰州、贵州铜仁等地发现新的丹砂矿床。

今天,彭水还有一个地名叫“巴寡台岩口”,是通往酉阳的重要古道。新中国成立前,有人曾在这条古道旁边发现立于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的指路碑,上刻“上至巴寡台岩口”字样。当地附近还有清姓人家,他们自称是本地原住居民,祖祖辈辈都居住在这里,他们很可能就是巴清家族的后代。

延伸

2000多年前郁山设县 最早的涪陵就在这儿

因巴清对秦王朝的贡献,秦王朝非常重视郁山这一区域的管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在郁山设涪陵县。不过,《彭水县志》记载郁山设涪陵县是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一些专家如任乃强、尤中等在分析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中涪陵郡后,认为秦朝已设置涪陵县,但由于缺乏直接印证,故认定涪陵县是汉武帝时期设在郁山的。直到2002年6月,在湖南省龙山县里耶镇一号古井中出土了秦简(里耶秦简),发现涪陵县的记载,才最终找到了秦朝在郁山设涪陵县的直接证据。

秦朝在郁山设涪陵县后,郁山成为这一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朝先后在郁山设奉州、涪陵郡、黔州。宋代,在郁山设玉山镇。明代宗元年(公元1450年),为避皇帝朱祁钰的讳,改玉山镇为郁山镇,并沿用至今。清同治年间,郁山镇已达相当规模,境内建成寺庙、会馆、道观等43座,其中最为著名的有九宫十八庙。

唐宋时期,郁山成为朝廷的流贬地之一。唐太宗废太子李承乾、唐高宗废太子梁王李忠、唐太宗14子曹王李明、唐高祖之子霍王李元轨、宰相长孙无忌、高丽(今朝鲜)知留后事泉南建,先后被废、被贬流放到郁山。李承乾、李忠、李明死于郁山,李承乾的初葬墓保存完好,成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长孙无忌死后葬在汉葭街道东门村三组统井关,1997年8月修变电站时,挖出了长孙无忌墓志石碑,碑文清晰可见“大唐显庆五年岁次庚申七月(庚)子朔十日巳酉故长孙无忌墓志”。

宋绍圣元年,黄庭坚被贬为涪州别驾,黔州安置。在彭水期间,黄庭坚多次到郁山讲学,人们后来在其讲学之处开办学堂,称为“万卷书堂”,后改为“丹泉书院”,今为郁山镇中心小学校。黄庭坚逝世后,郁山民众在中井河北岸玉屏山麓修建衣冠冢进行纪念。

(作者单位:重庆市彭水自治县人大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