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携手 加快科创中心建设

版次:003    作者:来源:    2023年04月04日

抓好“十项行动”。《重庆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提出的“十项行动”中,第四项是加快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行动。到2027年,建成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科技创新能级跃升,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形成,力争产生3项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成果,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总量分别达到1.27万家和8.6万家,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22%。

在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看来,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重庆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提升成渝地区的协同创新能力。如何协同提升创新资源集聚效应呢?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雷虹建议,应加大各级财政科技创新投入,健全竞争性经费和稳定支持经费相协调的科技投入机制;设立重大工程和项目专项资金,为集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提供更好资金保障。在协同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方面,要协同共建综合类技术创新中心,协同开展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协同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产业化;要充分发挥两地基础研究优势,共同争取智能科技、生命健康、绿色低碳等领域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布局成渝,争取布局建设一批技术创新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

来自市科技局消息称,为进一步推动实验室建设走深走实,2022年年底,两地科技部门合作起草了《关于推动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实施意见》,围绕智能科技、生命科技、低碳科技等主攻方向,在人工智能、先进制造、大健康、节能环保和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加快川渝两地实验室体系建设,以产业应用为导向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共性技术难题。截至目前,川渝两地已成立高校、高新区、产业园区、创新基地等联盟40余个,共建(省市)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9个,联合实施研发项目110项,共享科研仪器设备1.2万台(套)。在促成毗邻区开展科技创新合作的同时,双方推动国际合作进展明显。

在加快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方面,重庆将提质发展西部(重庆)科学城、两江协同创新区和广阳湾智创生态城,着力构建“原始创新—产业协同—产业落地”的创新体系;推进建设“一区一平台”,加快形成“一区一特色”;加快增强产业竞争优势。通过组织实施汽车核心软件、人工智能、高端器件与芯片、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重大(重点)专项,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加快培育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

3月30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2023-2027年)》。3月31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行动计划》解读新闻发布会,市科技局局长明矩介绍,2022年重庆市高新技术企业6348家,科技型企业42989家,按照《行动计划》确定的目标,通过明确发展路径、突出企业主体、打造科创载体、强化服务支撑,到2027年,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在2022年基础上实现“双倍增”,分别超过1.28万家、8.6万家。

重庆晨报记者 陈军 实习生 蒋雅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