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前演配角多次被轰下台 班主送他路费竟是千元冥钞
版次:010 作者:来源: 2023年04月11日
周总理与张德成握手
张德成演出剧照
川剧大师张德成
□胡平原
川剧泰斗张德成,以其字正腔圆的唱腔、清亮的嗓音、传神的功夫,赢得了众多川渝老百姓的喜爱;他塑造的民族英雄形象、讴歌的民族英雄精神,屹立在川渝文化艺术舞台上,成为人们崇拜和学习的榜样。但你知道吗,在取得成功的背后,张德成经历了常人难以忍受的曲折和磨难,他的人生充满了传奇。
(一)
未翻过变嗓“铁门坎” 嗓音沙哑被迫漂泊流浪
张德成出生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腊月十一日,祖籍四川省自贡市邓井关王家塘。父亲张文田,是位私塾先生,母亲李氏。张德成兄弟二人,大哥张明德,也是川剧名演员。张德成3岁丧父,5岁便跟随舅父下窑拉煤谋生。7岁拜“玉升班”宗吉山为师学艺。10岁便在资阳、内江一带博得了“双偏蓓”的艺名,后又转搭“群林班”,拜“活关羽”黄炳南为师,技艺大增,声名鹊起。可是好景不长,他在“换童期”中没有翻过变嗓的“铁门坎”,嗓子沙哑,无法上台演出,只得困守家乡。
年过20岁,张德成嗓音仍未恢复。迫于生计,勉强出外搭班糊口,辗转资阳、内江、泸州各地,漂泊流浪。演主角当然不可能,演配角也多次被观众轰下台,甚至连扮不开腔的杂角,也因身长体瘦,常遭班主拒绝。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张德成并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求,他每天坚持苦练基本功,用心看戏,专心学艺,抄写老艺人的口述剧本。
1915年,他在合江(今四川合江县)搭班,第一天演《别宫出征》,因嗓子沙哑而遭到哄闹。卸妆后刚走到住地,管事就交给他一个红封包,说是班主送给他的。张德成以为是送给他的路费,打开一看,竟是用来烧给死人的一千元冥钞。尽管遭遇了侮辱和打击,可是他矢志不渝,更加勤奋苦学川剧。
27岁时,张德成顺长江而下,路过重庆,想试着在重庆搭个小班子。他不敢直接去见班主,便先找到同乡人曹黑娃,想了解一下重庆川戏班子的“行情”。曹黑娃就是曹俊臣,为川剧知名演员,世称“曹大王”。在曹黑娃的保荐下,张德成在重庆翠芳茶园(今小什字大同茶社)搭班,唱配角。唱了两三年的“下肆角”,嗓子逐渐恢复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须生卢草廷临时缺场,眼看戏要停演,曹黑娃提议让张德成顶上去。张德成鼓起勇气唱了《龙凤剑》的主角。他一炮打响,博得观众满堂彩。他的嗓子终于恢复正常了,这时他年方30岁。这时的张德成,身价也由每天4串钱上升到10元钱。他在山城须生中的风头,已胜过早享盛名的卢草廷。
(二)
学百家之长补己之短
塑造众多鲜明生动舞台人物
为了获得更高的艺术成就,张德成决定离开已经打开了局面的重庆,到各地闯荡。随后几年,他的足迹踏遍内江、泸州、宜宾、自贡等地。访遍了资阳河一带的知名演员和鼓师,如“戏状元”岳春(名丑),名鼓师钟瑞林、李满满等。其间,他还结识了不少文人名人,如泸州的温彼泉、温菊先、朱育臣,自贡的余焕文、王绍凤,内江的刘师亮,江安的杨焕文,双流的李凯之等。他学百家之长,补己之短。
声腔是戏曲区别于电影、话剧的标志之一,也是各剧种之所以不同的重要依据。评论一个演员的艺术水平,“唱得好不好”是重要标准。张德成长期致力于高腔曲牌的研究,数十年如一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张德成编著的《川剧高腔乐府》一书,百万余字,对川剧高腔曲牌的源流和每套曲牌的规格、调性、功能、唱法、用途,都作了详尽的论述。这是川剧历史上第一部资料较为完整,并系统论述高腔曲牌的书籍。此外,他还先后发表了《唱讲做默》《谈“红袖袄”的唱腔运用》和《谈“青袖袄”“香罗带”及其比肩曲牌的性能和运用》等文章,对高腔曲牌以及川剧演员唱功锻炼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在唱腔方面,张德成首先讲究齿、牙、唇、舌、喉五个部位发声的准确,其次强调在口型上掌握开、齐、撮、合的变化。他认为:一个好的川剧演员就必须在运气和用力两个方面下功夫,放腔要靠运气,气不足腔想唱好必然不可能放长。吐字贵在善于用力,要运用丹田气,才能达到字正腔圆的效果。
在川剧唱法上,他总结出四个字:“审、领、准、稳”。这是张德成在几十年的舞台实践中探索总结出来的经验,也是完全符合川剧创造的规律的。
张德成的川剧表演,可谓“神形兼备,入木三分”。他塑造的众多舞台艺术人物,各具特色、鲜明生动、感人至深。
1941年夏天,张德成在重庆演出《一品忠》(又名《孝孺草诏》)。剧情描写燕王朱棣夺了建文帝的皇位,举行登基大典时,方孝孺拒不从命草拟诏书,虽遭割舌惨刑,依然威武不屈。在当时,这出戏影射蒋介石迫害爱国民主人士,引起很大反响。剧中,张德成把方孝孺这个角色的表演归纳为“悲、斥、愤、怒、驳、责、抗、烈”八个字,把一个忠臣的壮烈形象扮演得活灵活现。
(三)
抗战时期一场特殊演出
得到了特殊的收获
1941年初冬,张德成接到郭沫若的指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的官员要看一台川剧,要求是:一不声张,二不宣传,就在剧场贴张戏报,只演四个折子戏。于是,张德成决定将他的《一品忠》为《忠》、奎娃的《甘凤池夜奔》为《孝》、阳友鹤的《三祭江》为《节》、周裕祥的《拾黄金》为《义》,安排去汇报演出。此事,张德成专程向郭沫若做了汇报,郭沫若非常满意,并说:“这是一场特殊的演出,力求要取得特殊收获。德成先生,你懂我的含意吗?”张德成回答:“先生放心,我全懂。”郭沫若补充说:“只能意会。”张德成说:“不能言传。”二人相视大笑。
几天后,张德成一行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礼堂演出,组织者宣布约法三章:一不许偷视台下观众;二不许参观军事重地;三不许私下舞台会友。礼堂的舞台左方挂了四块戏牌,分别是《忠》《孝》《节》《义》,没有报幕员,开场锣鼓一响就开演了。这四出戏依次演出,演员们特别卖力,表演精彩,动人心弦。台下,这帮官员听得如痴如醉。谢幕后,他们一个都没有走。
演出后的第三天,张德成向大家传达了郭沫若的意见,内容是:“演员先生们辛苦了!我代表政治部第三厅谢谢大家!戏演得非常成功,这些人接受了一次中华民族道德观念的忠孝节义的教育,如何对待国家和人民,并希望他们多看川剧,好好接受民族教益。”郭沫若还说:“这一场特殊演出,你们也得到了特殊的收获,文艺是尖锐武器,它能无情地刺向敌人,团结人民。希望你们保持抗战救国的战斗精神,中华儿女不会忘记你们这一代川剧人的人生价值,祝贺!”
大家都沉浸在演出成功的喜悦中。不久,张德成收到了郭沫若的题诗一首:“棱威一代明成祖,骨鲠千秋方孝孺。纵使舌根能断绝,依旧有口在吾徒。”张德成备受鼓舞,回诗一首敬赠:“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焰光中走一番。粉身碎骨浑不顾,只留清白在人间。”
(四)
衣衫穿着单薄
周总理赠他皮毛大衣
抗战时期,张德成作为重庆川剧的领军人物,带头捐款1000元,掀起了戏剧界人士的捐献热潮。重庆“五三”“五四”大轰炸后,国民党当局以便于人员疏散为名,命令“大新民”“章华”“又新”三家川剧院停业,强迫合并在一起演出。很多川剧艺人一下子变得生活无着落,张德成便私人拿出900元,交由傅三乾、黄跃廷二人带一批人到清陵、丰都一带演出,以帮助被裁减艺人渡过难关。他还组织留在重庆的艺人在石灰街和布市街两处重新售票演出,解决大家的吃饭问题。
由于张德成经常参加一些进步的社会活动,引起了反动派特务对他的仇视。
1946年,震惊中外的重庆较场口血案发生后,反动派对张德成的迫害加剧了。他们先是用各种手段把张德成挤出“又新”大戏院,继而又在“得胜”舞台为难他。张德成在“得胜”舞台演出时,特务们就坐在剧场中,待他一出场,便大喝倒彩,肆意哄闹。张德成的人身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他被迫离开舞台,回到乡间的老家解闷度日。
1949年重庆解放,重庆市人民政府派人将张德成接回重庆,此时他已是60多岁的老人了。新中国成立后,张德成历任重庆市实验川剧院院长、西南川剧院院长、四川省川剧院院长、重庆市川剧院院长、四川省川剧学校校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等职。
1950年春,张德成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戏曲工作会议,得到了周总理、郭沫若等人的亲切关怀。一天,周理特地邀请张德成、川剧老艺人蒲松年以及其他剧种的9位艺人到中南海吃饭。周总理与张德成谈笑风生,畅叙他们多年前在重庆的友谊和看张德成演戏的往事。席间,周总理见张德成衣衫单薄,当即嘱托工作人员购置皮毛大衣一件,赠给张德成御寒。
1958年,当时的文化部将张德成的《一品忠》《渡蓝关》拍摄成纪录片,为川剧界研究张德成表演艺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作者系重庆市文史研究馆特约作者 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