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07 作者:来源: 2023年04月15日
□杨犁民
重庆市二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中,有四个在渝东南的酉阳县。而位于湘渝交界处的后溪镇,可能是最为偏远的一个镇了。这里不仅是土家摆手舞的发源地,更有土家人的母亲河——酉水。沿着酉水往前走,不远就是沈从文笔下著名的边城。后溪与湘楚,一衣带水。长久以来,两地人民互相往来,繁衍生息,后溪因此得享“鸡鸣三省”之地的美誉。
多少年来,酉水日夜不停地往前奔走,把后溪留在了波光粼粼的岸边。即使是现代文明的喧嚣,也一时无法把它唤醒。关于后溪,关于酉水,人们总会滔滔不绝。不少人趁着难得的假期,呼朋唤友,结伴而来。三五个找家客栈住下,一边品着用酉水煮的后溪豆腐和从酉水里面打来的鱼儿,一边看着汩汩滔滔、波澜不惊的酉水出神。
也许是因为怀旧风,也许是因为复古风,也许是由于人们心灵深处最原始最蒙昧的情愫,后溪出名了,后溪豆腐出名了,酉水的鱼儿也出名了。
在城里,有时候说起吃豆腐着实是一件令人担心的事。各种传言总是让人在下箸之前犹豫再三。后溪豆腐就不一样了,鲜嫩可口姑且不说,单是它的天然纯正便可让你一百个放心。大坨大坨雪白雪白的豆腐在滚烫的锅里越煮越鲜,越煮越嫩,越煮越白,小心翼翼地“抬”一块放进口中,竟然有大豆的微香、酉水的清爽。需要注意的是,这煮熟的豆腐你千万不能用筷子去“挑”,而一定要像伺候娇小姐一样,轻轻地,用两支筷子去“抬”——豆腐太嫩,轻轻一“挑”,便全碎了。
酉水里的鱼,最好吃的是一种微黄的小鱼。当地人叫它“个个鱼”“黄腊丁”,因其腮鳍上有自卫用的骨刺,又名“刺黄狗”。“个个鱼”个体不大,脚拇指般粗细,轻则八九钱,重至一二两,无鳞,肉细且厚,食之鲜嫩润滑,余香不绝,口感极好。
两个品牌合起来,强强联合,两相帮亲,又是一个品牌——后溪豆腐酉水鱼。老实说,虽不出生鱼米之乡,也不常进宾馆酒楼,然而,一生也算“阅鱼”无数,要问世间最好鱼,后溪豆腐酉水鱼。它的天然,它的清爽,不仅会令终日啤酒香槟、火锅麻辣者叫好,恐怕就连素食者也会啧啧称奇——如果他破戒的话。
城里的吃腻了,就吃乡下的;人造的玩够了,就玩自然的。这是城里人的通病。一时间,后溪的豆腐和酉水的鱼儿纷纷拥进城来。说来也怪,这进得城来的豆腐和鱼儿却不买账,立马变了味,仿佛路途上几个小时的时间就变了质一样。人们纷纷探究原因,最后一致认为是水质的缘故:无论是后溪的豆腐还酉水的鱼,都必须用当地的水来煮,才能体现出它的原汁原味。于是有人突发奇想,每天清晨把后溪豆腐和酉水鱼连同当地的水一并运进城来,在城里开了一家“鱼庄”,引得食客无数。
其实,除了水质,还有一个关键原因:在加工工艺上出了问题。一般人煮豆腐,往往是直接将豆腐放进烫锅里加火一煮便成。后溪豆腐则不同,入锅前,你得先把每块豆腐平分为四,放在锅里用沸油轻煎片刻,待颜色微黄起锅后煮食方可。所以,凡是欲煮后溪豆腐的人家可都得学学,千万不可学艺不精,辱没了后溪豆腐的美名。
(作者系中国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