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书法书者: 最寂寞的探索

版次:009    作者:□阳德鸿来源:    2023年04月21日

在重庆,有一个年近七旬的书法家,终日躬身书斋,写着甲骨文书法,自称“最寂寞的探索”。这一“怪癖”,持续了20多年。他就是许伯建和徐无闻两位大师的亲传弟子,中书协会员、九龙坡区书协主席苏大椿。

苏大椿对书法的热爱,最早可以追溯到蒙童时代。还没上学,爷爷就教写“嘉”字,从结构教起。成年后,苏大椿顺江而下抵达重庆长寿云台,到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矿区工作,他依然对书法念兹在兹。每有闲暇,便翻出一本字帖,用指头写写画画。

真正学艺,始于1980年。他永远记得,在某个电线杆上,看到沙坪书画社招生的广告,便报名,其间与许伯建相识,之后便每周登门拜访讨教。其时,他24岁,许老师67岁。

在许老师的引导下,他“弃柳学褚”,找准了最初的师承。此外,许老师还让他获得了第一个技术突破,那就是悬腕书写——哪怕是小字,也只能若即若离地贴近桌面,让肘、腕获得解放。为此,年轻气盛的苏大椿,更是定制了两斤多铜笔,练腕力。

真正决定他艺术方向的是1988年,他如愿进入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现西南大学文学院)书法硕士点,受徐无闻、荀运昌、秦效侃、苏葆桢、段七丁教授指导,获系统的书画专业训练。

徐无闻被誉为当代少有的全能型大家,幼承家学,学识渊深,艺道精诚,诗书画印无一不精,写甲骨文、中山王篆尤其是一绝。

说来也怪,徐先生写甲骨文,跟随者却极少。苏大椿蠢蠢欲动。甲骨文文字少,辨识难度高,线条简单,可变性小,不太容易成功。对苏大椿而言,甲骨文书法,就是珠穆朗玛般的存在。但他暗暗立誓:迟早要攀登这书学上的最高峰。

在写了许多年的金文、大小篆之后,苏大椿终于开始甲骨文的书写。

其间,有个直接动因,就是徐无闻老师去世后,重庆几乎没人碰甲骨文。苏大椿深感时不我待,一是承先生之道,二是追书法之源。他研究了罗振玉、潘主兰、徐无闻诸君的书写风格,决定沿袭恩师路数,与在世大家潘主兰拉开距离。

彼时条件艰苦,他开始在缝纫机上写,后来在餐桌上写,往往一写就是五六个小时。站久了,脊背受不了,就坐下来,继续悬腕,运笔入刀,力透纸背。

临写是惬意的,创作却要吃很多苦头。甲骨文自清末出土以来,历代学人呕心沥血,从15万片龟甲中,搜集到4000多个单字,可辨识的已有2000多个,可以应付简单白话文的写作。真正要搞书法创作,完成很多经典篇章的书写,则还需要文字量的扩充。

他常常会遇到字典上没有的甲骨文字,苏大椿只好根据《说文解字》《康熙字典》找出可通或借用的文字代替,一副对联,光文字搜集有时就要花上好几天。

徐无闻诸弟子中,写甲骨文的仅剩他一人。深怀使命和热爱的苏大椿,决意有所突破,将刀工、笔工自然融合,表里互见,相互生发,创造出一种震撼人心的美。

研磨多年,苏大椿终于有所成。在区域性参展之后,他决定携甲骨文,冲刺中国书法最高殿堂。2000年,中书协举办第四届中国楹联书法展。44岁的他,志在必得。

他做了很多实验,发现甲骨文瘦挺硬朗,创作时字不宜太大,纸张也不能太大,否则就像柴火棍一样散。由于当今的展馆宏阔,作品尺幅太小影响视觉效果,主办者及其评委一般都对4尺以内的作品把控极严,故4尺以内的作品很难入选,一般都是6尺、8尺,甚至一丈二,这样才有展览冲击力。苏大椿便别出心裁地将4尺纸裁出3条,其中一条拦腰裁断,与另两条相接,这样就比6尺长、8尺短。看上去瘦瘦长长,视觉效果很好。由于字不宜大,只能8到12字,他就自创对联,力求做到文、字俱佳。备战数月,一连写了数十回合,直到从内容到形式,每个细节都做到极致,他才放心地将作品寄了出去。

在接到入选通知的那一刻,他遏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以甲骨文入选国展,他是第一次,重庆书法家中也是第一次。

他并没有停止探索,他要进一步拓展甲骨文的书法美学。他乘兴而上,又将多个版本的甲骨文字典、书法集通临了许多遍,进而不断尝试书写上的新意。为了推广甲骨文书法,他还频频参与各种书法展、交流活动,甚至一度成为中书协对外交流委员会委员。

最冷僻的书写,让他获得了最大的名声。

对甲骨文书法有何新的探索?苏大椿说,疫情期间临帖,总觉得应该有些变化,便将甲骨文笔法用到隶书中,一尝试,反响还可以。于是一发不可收,开始了大胆创变。

那壁顶天立地的书橱中间,招牌一样挂着的题字,就是他的最新成果——“苏隶”。那种尖笔起、燕尾收,字体忽长忽扁的新奇视效,让人觉得,那原本就是中国最古老文字,乘龟甲顺流而下的自然变体。

看上去,平淡天真,萧散简远,意趣不凡。

“我现在的隶书,就是这样子。起笔取法甲骨文,收笔取法简牍,大体上又是汉隶的味道。”苏大椿指着那幅题字,爽朗地笑起来,像刚刚完成超难度积木搭拼的小男孩。

(作者系重庆作家协会会员、南岸区作协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