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红苕、蛋、鸭为主角,1964年国庆前后重庆分别办厨艺主题展览

红苕为什么这样红?

版次:009    作者:来源:    2023年04月28日

樟茶鸭

参加红苕制品展览会部分人员留影

桂花蜂蜜红苕条

灯影苕片

赛螃蟹

葫芦鸭

□卢郎

绝大多数重庆人可能不知道,重庆居然有这么一个创举!

那是1964年的国庆前后,重庆市举办了三次食品展览。分别是苕制品展览、蛋制品展览、鸭制品展览。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庆首次举办食品展览。现在回想起来,也是和当时特定的环境有关。

农村政策宽松

红苕蛋鸭供应充足

当时粮食供应困难,红苕成为粗粮,定量搭配给居民,各地也开始大量种植红苕。从1963年下半年始,“灾荒”的痕迹基本消除,市场繁荣,粮食也不定量了,红苕以前能当粮,但吃了几年,已经吃厌了,不能当粮食了,但可做菜呀!但怎样做?大多数人是蒙的,而且大多数人都不会烹饪,不少厨师也不会用红苕做菜。举办苕制品菜展览的目的,就是让大家了解,红苕除了可以当粮,解除饥饿,也能当菜,而且好吃。

蛋制品和鸭制品展览也是这样,当时中央为应对灾荒,在农村政策放宽了一些,农民有了自留地,家庭也可以放心地发展副业,喂的鸡、鸭就多了。同时,生产队也大力发展副业。那时到了稻谷收割时期,在稻田里常能见到大群的鸭,赶鸭人挥动长竿,“呵呵”地吆喝着,重庆人称其为鸭棚子。鸭棚子都是附近区县生产队的副业,鸭从蛋里孵出,还是鸭娃时,就沿着稻田赶着朝重庆城走。鸭棚子一般有三个人,两个人赶鸭,一个人挑着席子和锅瓢碗灶,晚上就在田头,用席子搭个窝棚住人,鸭也用席子围着。那时收割稻谷,都是人工,有不少谷子落在田里,挞谷子也是在稻田里挞,也会掉落不少谷子。小鸭先是吃稻田里的虫子,也吃田里的小鱼小虾和螺丝,遇到挞谷子的稻田,就吃田里掉落的谷子,若遇到某块田谷子多,还可多待一天。这样一路饲养,一路赶鸭前行,鸭赶到重庆城,刚好每只长至三斤左右,正好出售。

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都记得,1963年至1965年,也包括1966年的上半年,是重庆的好日子,什么都买得到,而且特别便宜,都是与那个时期农村政策放宽松有关。

才饿过肚子

对烹饪方法知道不多

才从“灾荒年”过来,人们对鸭和蛋的烹饪方法知道得并不多。以鸭来说,一般人除了炖就是烧,哪像现在这样,啤酒鸭、干烧鸭、卤鸭、姜爆鸭等菜肴层出不穷。蛋也就是荷包蛋、煮鸡蛋、炒鸡蛋,没人想到,这简单的鸡蛋,还能烹饪出什么花样。举办鸭和蛋制品展览,也是让人们知道多一些烹饪方法。

苕制品展览设在和平公寓。

颐之时没有参加苕制品展览,当时的颐之时,算是重庆市的高档餐厅了,苕制品的菜肴不可能在这样的餐厅里推出,但经理允许大家在空闲时间,去开个眼,见识见识,毕竟那也是厨师做出来的菜呀。

厨王王志忠当时只是个学徒,在颐之时学习,展览开幕的第二天,他就去了。展品多以小吃形式出现,品种不少,每道菜旁有一小纸片,写着制作餐厅的名字,旁边还有不少成品,参观者可以购买。有红苕切成颗粒混同面粉油炸的饼,有红苕去皮蒸熟同面粉糅合后,再下锅油炸的饼,有红苕糅在糯米里炸的糍粑块。高档一点的有苕茸糯米丸、百花苕茸卷、苕丝春卷、蜜汁苕蛋、水晶苕糕、芝麻苕丝糖、红苕叶儿粑、竹叶苕香粑、三鲜水晶苕皮包等。虽没有品尝,但看着让人愉悦,他没有想到,红苕居然能做出这么多花样!

过了三天,王志忠又去了一次,小吃依旧,但这次菜品多了,有几道菜还是热的,估计有餐厅借用了这里的厨房,现做出来的。菜品他选自己认为好的,认真看了起来。这些菜主要有:

1.灯影苕片:主料去皮红心苕,调料:红油辣椒、花椒油、食盐、白糖、味精、花椒面等。成菜后苕片晶莹透亮,香酥可口,色泽红亮,麻、辣、咸、甜。

2.桂蜜苕条:主料去皮白心苕;调料蜜桂花、蜂蜜及蜂王浆,成菜后桂花飘香,蜂蜜浓郁。

3.紫薇溜凤脯:主料去皮红心苕、鲜鸡脯、小叶菠菜、红椒。调料:食盐、味精。成品特点:色泽美艳、荤素合璧。

4.五色紫薇羮:主料红心苕丝、香菜、鲜鸡丝、火腿丝、干贝丝、花菇丝、鸽蛋。辅料:高级清汤、葛根粉。成品特点:汤鲜滑润、色泽美艳。

另外还有红苕枹花蒸肉、苕茸糯米丸、苕丁狮子头、青椒紫薇爆鸡丁、扒溜五色紫薇球、红油豆豉苕粉、担担苕粉、银杏苕皮炖鸡、鸡丝苕粉、苕皮回锅肉等近百个品种。

老师带着3个徒弟

做了二十多种鸭制品

蛋制品展览设在皇后餐厅。

颐之时餐厅这次参加了展览,但不是很上心,虽出了菜品参展,但都是平时卖的盐茶鸡蛋、松花蛋拼盘、五彩皮蛋,炒的蛋王志忠记得只有两个,一是蛋茸韭黄饼,再一个是蛋皮卷五珍。

蛋制品展览王志忠只去看了一次,他当时觉得蛋制品有些单调,炒来炒去不是鸡蛋就是鸭蛋。进了展览大厅,可能是蛋不能做小吃的原因,他觉得品种还没有苕制品展览多。但他还是如同上次一样,细心地记下了一些他没有见过、自己餐厅里也没有的菜名:火腿烘蛋、蛋皮石榴鸡、梭椤蛋、蛋炒鱼香肉丝、卷筒蛋、滚龙蛋、赛螃蟹、虎皮蛋、鸳鸯蛋、蛋酥花仁、蛋酥肘子、蛋烤肉等。

鸭制品展览也是设在皇后餐厅。

这个展览颐之时非常重视,因为自己餐厅就有制鸭高手,而且一直在经营鸭制品,重庆鸭制品的品牌菜就出在自己店里!

这次鸭制品展览,王志忠没有时间去细细浏览。他和师兄黄昌伟、师姐秦忠碧被抽到曾元盛老师那儿,参与了颐之时餐厅参展鸭的全部打整、制作、运输成品到展览地点展销的全过程。只是在将颐之时的鸭制品运到皇后餐厅时,王志忠才匆匆瞥一眼,发现鸭制品展览比前两次展览规模都大,各个餐厅推出的鸭制品琳琅满目,来参观、购买的人也很多。

在鸭制品展览的二十天时间里,王志忠他们每天只能休息三四个小时,而且都是在下午,抽空睡几小时,马上起来宰鸭、拔毛剖腹开膛打整,再在曾老师指导下制作。做完一批,又做一批,一天得打整、制作百多只鸭,上午一次,下午一次,将成品送到皇后餐厅展销。颐之时的鸭制品名气大,味道好,每天都有不同的新品推出,所以每天上午、下午送去的都能卖完。

常常是到了深夜三四点钟,王志忠同师兄、师姐,还围着大木盆加工鸭子,瞌睡来了,头一低“咚”地撞在盆沿上,撞醒后再继续做,经常是“咚咚”之声不绝。因为是参展菜品,曾元盛老师督促检查得更严了,发现一根毛没有理干净,就是一顿臭骂,如若发现鸭身上破了点皮,扬手就将鸭子朝你头上扔来。鸭清理完后,挂着沥水分,再将先一批沥干水分的鸭取下来,按曾老师吩咐码味,还得清理鸭肠,取鸭肝、鸭心、鸭舌等,一些用来卤制,一些由曾老师带到现场烹制。

但无论怎样,王志忠觉得这样的劳累是值得的,整个鸭制品展览期间,曾元盛老师轮换着做了二十多种鸭制品,王志忠见识了大师的实力,也学到了不少新的烹饪方法,并把这些方法记录下来,牢牢地记在脑子里。更令王志忠敬佩的是曾元盛老师的敬业精神,整个参展期间,曾老师同他们都在一起,同样休息时间很少,但一点不显疲惫,依然是严格要求,对鸭制品制作一丝不苟。

大概是王志忠在展览期间,工作特别卖力吧,展览结束后,曾元盛老师买了一包老四川的灯影牛肉,悄悄塞给他。

颐之时参加展销的鸭制品有:樟茶鸭、盐水鸭、油酥鸭、挂炉鸭、风鸭、酱风鸭、琵琶鸭、堂片鸭、香酥鸭、八宝鸭、枕头鸭、红烧鸭卷、豆渣全鸭、糯米鸭、葫芦鸭、扣鸭脯、富贵鸭、溜鸭肝、爆鸭肠、虫草鸭舌、糊辣鸭心、清蒸荷花鸭。

这些色香味俱全的佳肴制品,不知现在能有几个人会烹?又有几家餐厅在供应?

(作者系重庆古川菜研究院秘书长 本版所有图片均为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