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江津农村两姑娘一小伙 在广东杂志上打征婚启事

三十多年前,我在江津偏远乡当团委书记,和青年们创下多个“第一”

版次:009    作者:来源:    2023年05月04日

笔者组织的广兴乡第一次集体婚礼,前排右二为作者庞国翔。

□庞国翔

1985年,我刚参加工作,就被分配到当时江津县一个非常偏远而且比较落后、比较闭塞的乡上。这个乡叫广兴,在巴县、綦江、江津交界处的太公山西麓。一条叫綦江的河流穿过乡境,乡政府就在江岸的一个小乡场上。

乡党委书记见我才23岁,人年轻,又常写一些酸不溜秋小文章,又有点喜欢吹、拉、弹、唱、跳,就安排我做青年工作,任命我当乡里的团委书记。

村团支书和媳妇争杂志看打起来了

当时乡机关有一个习惯:如果你是农技员,大伙就叫你某农技,如果你是水利员,大伙就叫你某水利,如果你是广播员,大伙就叫某某广播。因为我是干青年工作的,大家就叫我“庞小伙”……

老实说,乡里的青年工作是很“软”的,多是配合性的工作,若要做事就有做不完的,若不做事好像也没有什么硬性的指标!

我开始时有些无所事事。

我的办公室正对着收发室。每天上午11点,乡邮政所的投递员就会送来一包乡政府所订的《人民日报》《中国青年》《重庆晚报》等报刊杂志。一有空我就到收发室取几份报纸,认真进行阅读。先前半年的时间,我的时间主要用在阅读报刊上。

后来我觉得应该多开会,于是,我就经常组织各村的团支书来乡里开会,开会的主要内容就是读这些报刊。记得东岳村的团支书姓吴,从我这里借了一本杂志回家看,家中媳妇为争读这杂志,就与他打起架来,我只得上门调解。再后来凡是这位团支书来借杂志,我都借两本给他。

我负责的青年工作开始走上正轨。但我仍然坚持业余阅读。业余阅读多了,就动了写稿的心思。于是,我写了一些小稿投给报刊,投了一年,没有刊登过一篇。两年后,我开始在一些报刊上发表一些“豆腐干”大小的小诗小文。

写文章引来电视台

乡领导有点“慌”

乡党委副书记对我说:你写这花花草草的小诗干啥?吟风弄月顶屁用?

副书记的话无疑是给我提了要求:一是少去写或不去写那些吟风弄月的不痛不痒的诗歌,二是你的文章要上《四川日报》《重庆日报》这样的大报。

对于我这个偏远乡下的团干来说这是有一定难度的。不过我没有懈怠。我利用下村助耕等机会,结合从事的青年工作特点,深入村社院坝采访农村青年的恋爱、婚姻、家庭……

1990年4月5日,四川省委的机关报《四川日报》第四版“家庭与人生”终于发表了我的一篇文章《“小盆地婚姻”令人忧》。该文写的是本乡一个生产队,几十年来,谈婚论嫁的都是一本队的,姑娘嫁本队的,小伙娶本院的,这样形成了“小盆地婚姻”中的“三角亲”和“转拐亲”等。这个社会现象应该引起重视。

该文发表后引起了一定的轰动效应,在这轰动效应中,却有一点尴尬。

这篇文章还被当时《中国青年报》《中国社会报》《乡镇论坛》等全国多家报刊进行了转发或选摘。一家知名的电视台还联系了我所在的县和区公所。他们要来采访我和这个生产队。

这天上午,乡政府门前停下一辆电视台采访车后,一班人马带着“长枪短炮”走进乡机关。这时的副书记很着急,他从来没见过这架势,他埋怨地对我说:“你看你写的这篇文章,不但没表扬我们乡政府在农业生产上取得的成绩,反而说我们这里是盆地婚姻,是画地为牢,这是带有明显的批评性和曝光性嘛。这给乡政府出了一道难题嘛……”

乡里的另外一名副乡长还说:“盆地婚姻怎么不好?!我们乡我们村我们院的姑娘就是要嫁本乡本村本院的小伙,知根知底的,亲上加亲嘛,有什么不好?!如果我们这里的姑娘都嫁出村、嫁出乡、嫁出县,我们乡里打光棍的不知有好多……”

乡政府第一次来了电视台的记者,大家都感到有些神秘和稀奇。这些记者很专业,也很有经验。他们好像看出我这个小小的团委书记的难处。于是找到这位副书记,一阵耳语后,副书记脸色即刻明快起来,立即安排我们认真接待。电视记者在乡政府大门处、在副书记办公室、在街头等多地多次将摄像机镜头对准副书记。副书记先是腼腆地说句“我还是大姑娘坐轿第一次”后,很快就侃侃而谈,神采飞扬,长达半个小时。

完成这一任务后,这些记者才由我带到生产队进行采访。一周后这个节目播出,节目较长,但副书记在节目中只是一晃而过……

破解“小盆地婚姻”

在杂志上登“征婚启事”

这篇关于当下农村青年的恋爱、婚姻、家庭的文章发表后,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省和市以及县的领导都认为这篇文章写得真实、写得实在,并且反映问题很及时。上面一些部门的同志来到乡里,找到我一起到生产队与社员一起座谈,一起研究解决“小盆地婚姻”的问题。

为了解决《“小盆地婚姻”令人忧》一文中所反映的农村“通婚圈”太小、太狭、太窄的问题,在后来的一两年时间里,我们乡团委联合乡妇联,在全乡举办了第一次集体婚礼、第二次集体婚礼、第三次集体婚礼……

我还组织乡里的30名从没有走出过乡场的姑娘到巴县参加缝纫技术培训,我还大着胆子执笔为个生产队的两名姑娘和一个小伙子在广东的一家杂志上打“征婚启事”,这是全县最早的农村姑娘在杂志上打“征婚启事”。当年的我,27岁。

因为我突出的表现和创新性地开展这些活动,我还受到县团委的表彰,被选为县里的团代表。后来我被提拔为镇党委宣传委员、副镇长,再后来我调进城,任部门领导……

当年的“庞小伙”如今快到耳顺之年。当年在乡下当了五年的团委书记,记忆最深的就是在这个岗位上写了这篇“小盆地婚姻”的文章,以及所引发的一些事件,至今记忆犹新……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津区作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