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2 作者:来源: 2023年05月11日
众所周知,生老病死乃是自然规律,也是人之常情,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身体各项器官都会逐渐衰老,到达一定程度就会面临着生病或死亡,这种自然规律没有任何人可以与他抗衡。如果你多留心观察,或许也能从外表看出来百岁长寿老人们的共同之处,上了年纪后,身体出现衰老是正常的自然现象。但如果你到了年迈的时候,还能保持一些身体特点,或说明你是长寿老人,一起来看看到底有哪些特征吧!
人活到多少岁才算长寿?
对于长寿的标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比如活到80岁,或者90岁、100岁,那到底几岁才算长寿?
根据此前相关数据显示,全球2010-2015年的平均预期寿命为71.5岁,女性相对男性要高,女性为72.7岁,男性为68.3岁,其中日本以83.7岁稳坐“第一宝座”,中国排在中位,第53位,平均寿命为76.1岁。所以如果达到这个标准,相对来说就属于长寿群体,不一定就要活到100岁才算长寿。很多时候,我们应该把心思放到身体健康上,如果只是关心“冷冰冰”的数字,意义并不大。
寿命长的人有这些特征
根据对长寿老人进行的调查,发现他们也是有共同特征的,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无法满足这几个特征,下面我们就具体了解一下。
腰围小
长寿老人很少见到胖子,尤其是腰部肥胖的人,根据研究表明腰围每增加一厘米,寿命会缩短一年,患癌症的风险会增加8倍。腰围过大、腹型肥胖与糖尿病、脂肪肝、心脏病、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因此,腰围小而不肥胖的人更有可能长寿,男性腰围不超过90厘米,女性不超过80厘米。
拿出准备好的尺带,以皮尺最好,一般有专门的测量尺。然后把皮尺带放在肚脐上两个手指的位置,绕一圈,不要收腹,保持放松状态,不要拉太紧,可以贴着皮肤稍微松一点。量好后读出尺子的数据,就是腰围的长度。
走路快
俗话说“走如风”,对于长寿的人而言,他们的走路速度相对是比较快的,因为体内充满气血,经络更通畅,走路时能够从体内获得更多能量供应。他们走路都是大步流星,昂首挺胸,给人一种气势的感觉,当然细步的人,“快”不在这里。并不是说要刻意快走,这是一个“由内而外”结果,而不是“由外而内”这是需要注意的原因。走路快说明身体相对比较强壮,当然这也不是提议大家走路越快越好,因为这样会增加身体的负担,也可能会造成关节受损,还是要量力而行。
吃饭快
寿命较长的人一般都有良好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每日保证充足营养物质摄入,吃饭的时候也会注意细嚼慢咽,吃饭过程可以说非常流畅。有些人总是会胡吃海塞,喜欢吃重口味的食物,比如腌制食物,辛辣刺激食物以及烧烤类食物等,虽然美味却容易增加脾胃运化问题。吃饭快并不是要大家狼吞虎咽,而是在吃饭的整个过程中不拖泥带水,每日保证充足营养物质摄入更有助提高脾胃功能,人体获取充足能量,增强免疫力,身体少生病。
入睡快
寿命较长的人通常睡眠是比较快的,很多人在床上睡得很香很甜,很少半夜醒来更不用说做梦了。人之所以入睡快,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善于控制自己情绪,不会把烦恼带到床上,也不会胡思乱想;另一方面他们气血比较均匀,头脑得到很好滋养,能够更快入睡,这两方面对于提高睡眠质量必不可少。睡眠质量高的人,身体更加强壮,有助于维持各脏器功能正常运行,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调整睡眠质量,有助于气色越来越好,为健康和长寿保驾护航。
长寿者 通常有以下几个习惯
■喜欢笑 正所谓“笑一笑,十幼年”。笑不仅是我们人类独特的表情,它还能运动全身,放松肌肉,改善血液循环,降低高血压和增强免疫力。
■经常亲近大自然和运动 有学者研究发现,经常接触自然界的人更少生气、抑郁。户外散步和骑自行车等低强度有氧运动可降低心脏病风险。快走、钓鱼、划船和种花、种菜等都是很好的户外运动方式。
■早餐常吃谷物 老年人若在早晨吃一份富合膳食纤维的谷物食物,可使血糖在一整天内保持平稳的状态,并可降低患糖尿病的几率、延缓机体老化的速率。需要注重的是,这里所说的谷物食物并不是指精米白面,而是指没有经由精加工的稻米、小麦、玉米、小米、燕麦、大麦、黑麦、高粱和荞麦等谷物。
■喜欢听音乐 有学者示意,听音乐有助于缓解焦虑,辅助睡眠,还能促进伤口愈合,降低与压力有关的应激激素皮质醇水平,从而增强免疫力。对老人来说,天天听音乐,还可以降低血压、缓解关节炎疼痛和加速中风后康复,甚至能抑制认知障碍症的病情生长。
■喜欢品茶 健康学家研究发现,茶里含有预防疾病和老化的抗氧化物质。品茗的人不仅寿命较长,也不容易得肺炎和中风。多品茗还可降低胆固醇和高血压。品茗的好习惯不仅使中国人受益,据说英国的百岁寿星中有近百分之七十的人有品茗习惯。
■生活规律,不熬夜 许多长寿老人平常在晚上八九点入睡,早上六七点起床,然后做一些活动。这些长寿老人喜欢运动,饮食合理,心胸开阔、乐观向上,远离不良嗜好(如吸烟、酗酒)。他们以自身的实践告诉我们,长寿并不是很难,只是需要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而已。
据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