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交给学生 将阅读落到实处

——以《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为例

版次:011    作者:来源:    2023年05月18日

杨杜菲老师

■北新巴蜀中学高中语文老师 杨杜菲

在当今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随着高考对学生阅读数量、阅读范围、阅读速度等要求的逐步提高,“整本书阅读”成为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甚至决定语文成绩的关键,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可谓“观一叶而知木,观一木而知林”。

阅读的内驱力在于强烈的“阅读期待”,在期待——满足——期待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满足求知欲望,才能让阅读往有量有质有效的方向良性发展。在《红楼梦》整本书教学实践中,我采用了“略读——精读——思读——创读”的进阶式阅读方法,循序渐进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热情,较好地达到了预期效果。

在创读阶段,我借用了《<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任务书》阅读写作征文的相关内容,鼓励学生自己创作,其中涵盖绝句、律诗、书信、日记、传记等文学形式,并形成了《红楼雅集》成果,既能整合《红楼梦》的内容和艺术,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欲望。

我在《编后记》中以这样一段话作了点评:这是一群与《红楼梦》主要人物年龄相仿的高中生的作品,他们青春正好,风华正茂,也许文笔稚嫩却不失真诚:他们或叹宝黛的凄惨结局,或怜熙凤的名利双失,或赞湘云的率真风流;他们悲爱情,咏亲情,歌友情;他们书写内容既有个性也有共性,阐述观点既身处其中又置身局外,遣词造句既遵循规则又灵活多变……而最让我感动的,是他们乐此不疲地反复雕琢打磨,只为呈现最美的“红楼梦中人”。

我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上的尝试,使得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个人魅力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示,课堂生成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把课堂交给学生,将阅读落到实处,让整本书阅读“活”起来。

红楼佳人薄命,仙草金锁难梦

北新巴蜀中学高2025届4班 袁卓凡 指导老师 刘雨婷

黛玉与宝钗共用一句判词——“何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赞的是宝钗的妇德,黛玉的才华,却敌不过一声叹息。

黛玉的美是清忧的,如同芙蓉一般脱俗,却带着忧伤。她的才华可与古代才女谢道韫相媲美,也正是这一份才华让她有几许叛逆,孤高自许,目下无人。正是如此,让她看不清也不愿看清“世道”,她学不会宝钗的为人处事,也从没想过讨好任何人,她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踏足尘世,最后被“世道”淘汰——落的个“一缕香魂随风散,三更不曾入梦来”。

宝钗的美是淡艳的,如同牡丹一般,仅在一隅却又香飘满园。宝钗是封建礼教的绝对拥护者,遵从着妇女应守的三从四德,识大体懂礼仪。正是如此,宝钗是个有能力的女子,她懂得看清身边的环境,懂得为人,懂得生活,赫然是个贤妻的形象。她对封建礼教的拥护得到了长者的青睐,她赢得了宝玉的婚姻,却没获得宝玉的爱。

红楼梦是悲剧的,女子在如此“世道”下,无论反抗或拥护封建礼教都是悲剧。反抗者,纵使才华横溢,也抵不过封建礼教的束缚——黛玉与宝玉你情我愿,共读《西厢记》,得恋人之爱而无夫妻之情;拥护者,纵使三从四德,也抵不住封建礼教的摧残——宝钗与宝玉明媒正娶,却不曾相爱,仅有夫妻之情而无恋人之爱。“世道”无情,无论是才女还是贤妻,都落得个香消玉殒,都成了男权为重的封建世界的最大牺牲品。

残酷的“世道”下,女子不敢怒不敢言,纵使不喜欢但也能彼此惺惺相惜。尽管黛玉对宝钗多有嘲讽,可宝钗也从未多言;在得知黛玉用《牡丹亭》里的句子作酒令时,宝钗真诚劝阻黛玉,而黛玉也懂得宝钗的一片真意;黛玉病时,宝钗专门遣人送燕窝。黛玉是不喜欢宝钗的,但湘云笑说:“纵是黛玉,也挑不出宝钗一点儿短来。”即使黛玉的叛逆与宝钗的遵从水火不容,也做了彼此怜惜的姐妹。

红楼梦,梦红楼,红楼梦里梦红楼。日薄西山,香消梦散,梦中佳人,今仍笑得嫣然否?梦有时,终将醒,忆不起木石前盟;红楼毁,归不去,成不了金玉良缘。红楼中,美如画,似泡影,一相逢,永相别。红楼终乃梦一场,得不到,留不住,成不了。大观园,真亦假,假亦真,得大雪,终一亡,乃悲剧,已成史。

唐·吉诃德:无舟渡海的一生

北新巴蜀中学高2023届4班 刘臻 指导老师 杨杜菲

挺破枪以击风车,遍体鳞伤,惹人嗤笑;视囚徒为难民,反遭痛殴,令人讥笑;仍不悟而三出,惨遭戏耍,使人冷笑……唐·吉诃德,无论何时,其愚笨的形象总能成为人们的谈资。一名无名乡绅,怀着落寞骑士之道而踏上征程,引发一系列啼笑皆非的闹剧,为当时早已过时的骑士文学钉下最后一颗钉子。

千人一面,一书千面。在我看来,此书展示了唐·吉诃德无能为力、无舟渡海的一生。譬如,他帮助被富民欺负的牧童出了气,可当他走后,富民仍将牧童痛打一顿,问题并未得到解决,留下的只有自己脑海中大侠悄然离去的扬扬得意。固然,其嫉恶如仇的个性值得发扬,可其做法却令人不敢恭维。

我们不妨将之与青年做比较,青年总是有吞吐宇宙的豪情,可经验知识难以为其保驾护航。可他们往往沉浸于自己的理想世界,与虚妄的敌人作战。可见,本书对青年有着极强的借鉴意义。首先,爱默生有言:“力不胜任是年轻灵魂的普遍悲哀。”假使唐·吉诃德有能力、有方略,虽不一定能排除社会的毒瘤,但一定能为牧童打抱不平。因此,我们青年需厚积薄发,在一次次的沉积中寻找有所作为的时机。

再者,南宋中兴诗人范成大说过,“若将世路比山路,世路更多千万盘”。假如唐·吉诃德并非痴迷于落寞过时的骑士文学,想必也不会出现这些闹剧。因此,我们青年,要选择切实可行的道路,不能驰于空想、骛于虚声。可能,我们也会像许渊冲先生一样,在人生初期难以抉择道路,自问“我是不是一个庸人?”可他最终选择了翻译这条路,并成为“诗译英法第一人”,成为东西文学的桥梁,一端李杜一端莎翁。我们青年,择一路,行一事,须慎重用心,为灿烂人生写下第一句话。

或许,这些就是一个无舟渡海的骑士,留给四百多年后的我们的最终启示。就像他在命运烛火摇曳不定时,给外甥女立下的遗嘱一样,希望我们后人,能认清他高尚而悲剧的一生,并选择自己有价值的生活,默默为之努力,成为一个能真正战胜“风车”、拯救他人的骑士,并将这种精神代代传承。

愿我们青年一代,以无数刻苦时光筑舟,渡过名为理想的海洋,抵达充实的彼岸。

何言魏晋无好汉,孟德未必不英雄

北新巴蜀中学高2023届4班 冯思源 指导老师 杨杜菲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近两千年前的战乱生灵涂炭,仍有几颗高悬于战场硝烟之上的明星,在汉末的长夜之中熠熠生辉。而我认为其中较耀眼的一颗莫过于魏武帝——曹操。

曹操,是历史长河中一直褒贬不一的人物。有人称之“枭雄”,有人骂之“奸贼”,但鲁迅先生认为他是个英雄,其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亦觉如此。要探明历史浓雾后的曹操并非易事,毕竟在两本影响力极大的书——《资治通鉴》和《三国演义》中,作者对曹操并不友好。可即便如此,在有限的记载中,曹操依旧表现出治世之能臣的一面。

初显英雄之气,是自一次行刺伊始。彼时,董卓进京,满朝文武束手无策,曹操的锋芒便是在其间的一阵大笑中显现的,“除董卓止一刺客尔”是他的真知灼见,他清楚地辨明董卓是其利益集团的核心,董卓一死,其爪牙自然树倒猢狲散。而更令人惊叹的是他的刺客人选——他自己。曹操祖父三代均是朝廷高官,就连身世四世三公飞扬跋扈的袁绍也是其儿时的玩伴,再怎么也轮不到他亲手持刃。然而他终是去了,其英雄之气相隔千年,也可见一斑。

中显英雄之魂,是在战乱中的流离。英雄,不是四面楚歌时的肝肠寸断,不是壮士一去时的易水生寒,而是在尸山血海里一次又一次的拼搏,是在失败后一次又一次的崛起。曹操大抵如此,无论是行刺失败后的千里出走,还是部下反叛后的仓皇逃命,又或是赤壁下的一败涂地,他都挺过来了。他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将骨子里的英魂气体现得淋漓尽致,谁敢说华容道下那个跪着的灵魂就没站着的高贵呢?

后显英雄之心,是于乱世之下独特的内心。人常言之“汉贼”,然其一生始终只为汉相,终无僭越之举,而魏武帝只是后人追之。其英雄之心并不仅仅如此,众所周知,曹操是建安诗派代表人物,其著作《短歌行》便体现了他的一个重要思想:唯才是举。这在社会阶级固化的魏晋可谓独具一格,亦充分展现曹操的爱才之心。问天下最缺者何?人才。曹操的手下名臣骁将除了本家兄弟,大多都是从别处吸引而来,其中不乏一些降了又叛,又或是曾让曹操吃尽苦头之人,曹操都以最大的宽容接纳了他们,为自己所用,英雄之心可谓历久弥坚了。

诚然,曹操有不少缺点,然而瑕不掩瑜,在尊刘贬曹的《三国演义》中仍彰显出独特的英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