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再撒“英雄帖” 全球招募天才少年

不限学历学校、提供大牛导师、提供5倍以上薪酬

版次:006    作者:来源:    2023年05月20日

“向上捅破天,向下扎到根!”华为再次面向全球招募天才少年,让无数人直呼“羡慕”!

5月19日,华为招聘官微发布消息:华为面向全球招募“天才少年”,渴求有能力、有意愿挑战世界级难题的你。

要求不限学历、不限学校。在数学、物理、化学、材料、计算机、智能制造等相关领域有特别建树并有志成为技术领军人物。加分项为重量级科研成果/论文/专利,重点实验室/尖子班毕业,国际顶级竞赛获奖。

华为表示,将为“天才少年”提供世界级挑战课题;(提供)大牛导师,全球化的平台和资源;(提供)5倍以上薪酬。

孟晚舟:华为最大财富是人才存储

华为“天才少年”计划最早为外界所知,源于华为创始人任正非2019年在公司经营管理团队EMT的一段讲话。他称,当年华为从全世界招进20~30名“天才少年”,次年再招200~300名。

华为因对“天才少年”开出高年薪备受社会关注。年薪分为三档,第一档最高可达201万元;第二档最高可达156.5万元;第三档最高可达100.8万元。

此前,华为在2021年年报发布会上透露,2019年和2020年两年时间,华为大概招聘了2.6万应届毕业生,其中300多人被华为定义为“天才少年”。华为很多“天才少年”都聚焦在人工智能和算法领域。

华为最为知名的“天才少年”是B站知名UP主稚晖君,稚晖君原名彭志辉,2018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曾是华为AI架构师。他发明的能给葡萄缝针的机械臂,会直行、拐弯、躲障的自动驾驶自行车,能用手臂操作电脑的桌面机器人都是社交网站刷屏之作。

2022年12月27日,稚晖君在个人微博上回应了从华为离职传闻,此时,距离他正式入职华为仅过去了两年。

而近期,另一名华为新晋“天才少年”同样是一名B站up主。

电子科技大学2月23日消息显示,2022年秋季校园招聘中,该校博士研究生宁博宇进入华为,成为“天才少年”项目一员,年薪百万元。宁博宇表示:“我只是一个普通学生,这次入选是我运气比较好!因为我的研究方向和华为未来的课题高度相关。”

同时,宁博宇曾获新加坡国立大学街舞之夜冠军奖,电子科技大学男子跳高冠军、男子蛙泳冠军、舞蹈大赛个人冠军、达人秀个人冠军等多项荣誉。此外,宁博宇是一名哔哩哔哩UP主,目前拥有超过2万的粉丝,超过600万的播放量。“做UP主起先是受时代发展的影响,我喜欢并愿意去分享,自媒体平台给了我机会。”

华为CFO孟晚舟曾称,华为最大财富是人才存储、思想存储、理论存储、工程存储和方法存储,以及内部流程管理的高效、有序的存储,这些才是财报背后,华为的真正价值。

任正非:强调“不拘一格选人才”

今年3月17日,上海交通大学发布了文章《擦亮花火、共创未来——任正非在“难题揭榜”花火奖座谈会上的讲话》,披露了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对天才少年等热点话题的看法。

有人问:“最近关注到,有位‘天才少年’在公司工作两年离开,去做机器人创业了;我有个苏黎世大学毕业的朋友也是类似情况,他在这个领域也算顶尖的,也是工作两年就离开了。ChatGPT、电动车、大疆无人机……很多颠覆式创新都是这种初创企业去做的。第一个问题,任总如何看待年轻人在创新创业与守成之间的差异?第二个问题,除了待遇,华为公司在制度上能不能给年轻人一些资源上的鼓励,鼓励大家去突破、创新,敢于挑战?”

任正非:第一,进入华为,“天才少年”这个称呼就没有了,定位“天才少年”主要用于入职的定级定薪。所有新员工在三丫坡入职培训时,到处都是张榜公布的题目,大家要去踊跃回帖,有人会读这个帖子,有人来找你喝咖啡,因此,你要认真去交流,无论是提出反对意见,还是赞成都行。这些专家是在选人,他们有权力给你当场定级、定工作岗位,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很厉害的专家。如果他认为你可以培养,职级就会被定得很高;他也可以把你拉进他的项目组,让你直接进入大项目组。(需要说明的是)大项目组不是指规模大,而是指高端项目组。

我们强调“不拘一格选人才”,(要求)老、中、青相结合,在开放的环境中向前滚动。年轻人最有突破能力的是25~35岁,而有经验、有资历的人有架构能力,架构和突破同样重要。科学技术上有成与败的问题,败不馁,失败也是一次实战锻炼。

第二,我们不能垄断人才,员工想出去创业或到其他公司去,人尽其才,发挥他的价值,对国家都是有用的。过去有个电影叫《中锋在黎明前死去》,我们垄断人才,没有用的,如果扣住不放,既消磨了他的青春,而且还要给他发工资,两头不讨好。我们对人才机制也有反思,如有些人进入公司以后,没有很好使用到他最擅长的地方,(如果)没有发挥作用,(那么就)等于浪费他的青春。

对待人才关键是看怎么用。比如,我们强调专家垂直循环机制,要求专家不能在一个岗位呆很长时间,要到前线去作战、去循环。“石头”一旦翻开,压在下面的“草”就长高了,如果是这样,年轻人就不会被埋没在“石头”下。垂直循环机制的目的是让专家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垂直循环下沉不一定是降薪,工作组没有级别,他可以比行政部门的级别高,他可以是“尉官”、“校官”、“少将”、“上将”……保持他的循环,直到寻找到合适岗位。当然,不合适的人也将面临淘汰。没有理论的实践,会在盲目摸索中经历数十次才能感觉到;没有实践,对理论就没有深刻的理解。

新闻链接

华为看中的

都是怎样的人才?

截至2022年,华为公开报道的“天才少年”在20人左右,“天才少年”计划主要集中在六大领域:联接、人工智能、智能终端、云与计算、智能汽车、智能制造。就入选者的研究领域和毕业专业看,基本都与以上领域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如2020年的6人中,彭志辉是人工智能;张霁、刘大一恒、姚婷、丁聪、张子杰是计算机。2021年的4人中,廖明辉是计算机视觉;武敏颜和江奎是计算机;周满是信息安全。2022年的林田是电子信息方向。

这些“天才少年”基本都是出自名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作为华为“娘家”的华中科技大学,素来是“天才少年”频出。不过,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入围的张霁,本科毕业于武昌理工学院,这是一所民办本科院校,他从华中科技大学博士毕业,拿到顶格年薪,用实力演绎了什么叫“英雄不问出处”。不难发现,华为看中的“天才少年”,虽然大多数出自国内顶尖的985、211高校,但这不是最关键因素,关键还是要看学生本身是否具有突出的能力,是否在相关领域冒尖。

华为“5倍薪酬”

是啥意思?

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介绍,这个基数是多少,充满了想象空间。这也就意味着,华为对于人才的认可和重视是非常高的。

华为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自己的团队中来,共同致力于推动科技行业的发展。

2019年6月,任正非牵头推出华为天才计划,强调“英雄不问出处”,不限学历和学校,但要求在相关领域有特别建树,并立志成为领军人物。

就华为2019年曝光的内部文件看,华为对天才少年实行年薪制管理,分为182万~201万元、140.5万~156.5万元、89.6万~100.8万元三档。

目前,共7人拿到过华为“天才少年”最高一档年薪201万,分别是钟钊、秦通、左鹏飞、张霁、稚晖君、刘大一恒和廖明辉。

去年12月27日,曾以“天才少年”身份入职华为的UP主稚晖君在微博上表示,自己已从华为离职,将投身机器人创业项目。

据每日经济新闻、新民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