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09 作者:来源: 2023年06月06日
□钟灵
在重庆市万州区与开州区交界之处,铁峰山巍然耸峙,重峦叠嶂,气象万千,俨然一方胜景、城市后花园;而在铁峰山海拔1300多米的主峰凤凰岭上,至今雄屹着一座高大雄阔的寺庙建筑——凤仪禅院。虽然人们现在在凤仪禅院内所看到的大雄宝殿等佛教建筑均为近年来善众筹资复建,但凤仪禅院确实是历史悠久的川东名刹。而且,这里也曾有座朝天门。
一
凤仪禅院始建于明朝 曾信者云集香火鼎盛
清乾隆《万县志》记载:“铁凤山,治北,离城四十余里,县城之少祖山也。此山高耸险峻,上有寺院数层,照应三邑:左开县、右万县、前应云阳县。历来朝有此山,名人遗迹颇多。”从这些记载中,约略得见凤仪禅院旧时盛况:香火鼎盛,万、开、云一带信者云集,名声流布广泛,当地名人多有涉足。
凤仪禅院是渝东北地区佛教的风水宝地,始建于明朝,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年~1795年)达到鼎盛时期。从“铁凤山,在治北四十里,崇冈绝壁,其形如凤,旧有道观。”清咸丰《万县志》的文字中,我们可以得知,凤仪禅院旧时曾经是一座道观。这种演变,要从道教、佛教在川东一带的传播与兴衰说起。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它源于古代的巫术、秦汉时的神仙方术。佛教于蜀汉炎兴元年(公元263年),传入万州。唐宋时期,佛教逐步兴旺,寺庙不断增多。明清两朝,佛教达到鼎盛时期,取代道教成为万州境内第一大宗教。凤仪禅院不是因佛教而兴,其前身为当地百姓开展道教活动之所,其历史悠久。历史烟尘漫漫,凤仪禅院究竟建造于何年,不得而知。
20世纪50年代以后,多数僧尼还俗返乡从事生产活动,凤仪禅院也渐渐被毁。1999年5月,凤仪禅院在原址重建后恢复开放。如今,已在原址上重建了气势恢宏、金碧辉煌的凤仪禅院,恢复了养儿窝、照林和尚寿塔和朝天门等景点。丰富的佛教文化与优美的森林风光融为一体,交相辉映,不但是避暑纳凉的好地方,更是旅游观光的绝佳景地。
二
古时歇凤山长满梧桐树
传说成群凤鸟飞来栖息
凤凰是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是原始社会的人类对神灵的虔诚、崇仰、顶礼膜拜而创造出来的一种神性的动物,自古就是道教神话乃至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我国先秦地理古籍《山海经》中记载了凤凰:“有鸟焉,其状如鸡,五彩而文,名曰凤凰。”后人通常将凤和凰解释为雌雄不同的同一种鸟。凤凰是吉祥、神奇的象征,关于凤凰有诸多成语,如百鸟朝凤、凤凰于飞、凤毛麟角等。“有凤来仪”,形容凤凰所过之处,充满高贵、神奇和绝妙。
铁峰山森林密布,山间飞瀑叠泉,奇花异草,各种珍奇走兽飞禽生活其间。自然神奇,山色美好。于是,更有乡夫野老在辛勤劳作之余,观察着乡土的种种事物,欣赏起山间、田野的自然样貌,人们在蓊蓊郁郁的山间看见五彩飞鸟的影子掠过,看见大山连绵起伏,状如飞鸟之翼,于是便有人说,看,我家门口的山,多像一只展翅飞翔的凤凰啊——“崇冈绝壁,其形如凤”,人们取其美好象形及寓意,加之山间多产铁矿,也作“铁凤山”。民间于是流传出这样的传说:相传古时歇凤山一带长满了高大的梧桐树,每当太平盛世,常有成群的凤鸟从西方飞来栖息,为万州祥瑞之兆,后来人们便在山巅修建了凤仪禅院。
三
李白曾三次到南浦求道
留下“大醉西岩一局棋”
李白与万州有着不解之缘。歇凤山及凤仪禅院都有“凤”字,传说它们与李白到万州登太白岩有关。
李白曾三次到万州(南浦)求道小住,并留下了李白“大醉西岩一局棋”的典故。这个典故里,有一只神奇的凤凰——相传李白在西岩上饮酒对弈,日落黄昏,晚霞中飞来一只五彩金凤,口衔金壶,飘落在李白身边。李白举起金壶豪饮,而后抛去金壶,仰天大笑,乘金凤飘然而去。
凤凰歇脚的地方就是“歇凤山”。从这个诗意的传说里,我们可以找到一些逻辑:李白乘凤凰而去,成仙羽化,投影的是李白一生的诗意:李白信奉道教,因太白岩有“绝尘龛”,吸引李白登临南浦西山,访仙道,读经书,赏题刻。人们崇拜李白,许多人心生仰慕却不得亲见,于是“凤凰”把李白带到了“歇凤山”,凤仪禅院因而成了道教名胜之地。这多多少少表达了人们对李白敬仰追随的一些期许。
四
铁峰山上古时众多寺院
皆源自道教古寺天元寺
凤仪禅院现在所在的位置与过去的凤仪禅院(在养儿窝附近)稍有偏差。铁峰乡箭楼村与开州区交界的一处山崖下,有一处遗址,是原天元寺遗址。凤仪禅院是由天元寺发展而来。站在天元寺遗址处,向东南方向望去,一座山脉绵延舒展,被当地人称为“凤凰展翅”,凤仪禅院正隐身于此山密林深处。
相传,道教古寺天元寺是当地方圆几百里最早建立寺庙的地方。站在高处,远眺天元寺的山形,有五龙奉圣之景象,人们都认为此处很有灵气,于是寺庙曾香火旺盛,每逢月初一、十五,方圆百里的香客络绎不绝,特别是每年六月十九的庙会,此处更是人满为患。
因天元寺位于崖下坡地处,地势较为狭小逼仄,容量有限,于是天元寺就分支成若干支庙,最先成立的支庙是歇凤山凤仪禅院,然后有铁佛寺、雷坪寺、白母寺、熊鹰寨的神龙庙、民国场的老鹰庙、蜂窝灯的牛王庙等。大凡云开万三地来铁峰山敬香者,首先必敬天元寺,然后才到其他寺庙敬香。
天元寺如今已损毁,在其遗址处,还保留着数尊残碎的石造像。遗址面积约500平方米,佛像雕刻手法流畅精美,栩栩如生。
五
“三月三”登铁峰山
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据清乾隆《万县志》记载:“铁凤山……历来朝有此山,名人遗迹颇多。有一古碑,上云:三月三士女会者数万。”这段文字信息含量很大,“三月三”究竟有什么来历?“士女会者数万”,铁峰山在这一天有这么热闹,岂不是盛况空前?
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节庆活动日渐式微,甚至消逝。说到“三月三”,给人的印象,就是少数民族的一个节日,如白族的“三月街”、纪念刘三姐的壮族歌圩节等。其实,汉族也是很早就有“三月三”的民俗活动的。因是三月的第一个巳日,而被称作“上巳节”。由于每年的三月上巳都不固定,但又都在三月初三前后,从魏晋开始就统一将上巳节定在三月初三。
宋代以后,“三月三”逐步演化成越来越大众化的民风民俗,民间又将“三月三”称为三月节、三月会、情人节、定情节、女儿节、求子节、游春节等。这样便有了武当山南岩《太乙真庆宫碑》所载“三月初三,相传神始降之辰,士女会者数万”的盛况。
我们从古籍中总能找到我们的文化基因密码。“三月三”到来,春和景明,铁峰山上百花竞芳,姹紫嫣红,人们穿红着绿,鬓角插花,数万人络绎不绝,来到凤仪禅院上香祈愿;来到歇凤山赏花,斗草,戴柳圈,做清明粑,饮酒,作诗,结伴玩耍……“三月三”的铁峰山,可谓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相关
凤仪禅院独居山巅
这里曾有座朝天门
凤仪禅院巍然屹立,其周边还有一些遗迹,也颇为有名。
朝天门。原是旧时的凤仪禅院大山门,小巧而壮观,门额阴刻“凤仪禅院”四个楷书大字,门前陡峭而曲折的石梯路一直延伸到山下。据说,曾有修道之人在此修炼,因见其地势险要,向山上望去就如与天相接,于是在得道之日,在此受天庭接引而去。后人认为此地便是天庭在人间的门户,故取名“朝天门”。凤仪禅院门额石之上,原来还有一块立放的石碑,碑上刻有“朝天门”三个大字;可惜在“破四旧”时被敲下山门外的陡崖下而找寻不见。
照林和尚寿塔。寿塔是为祝祷长寿之塔,即生前为自己所预设之塔碑,又称寿藏、寿陵。通例于塔上刻字填朱,与其他墓碑有所区别。此处寿塔有六面,虽小而造型优美。照林和尚寿塔上的文字如今已难以辨识。
养儿窝。在铁峰山主峰右侧悬岩之上,有一约15平方米的平台凌空飞出,人立台上,如在空中,下临深渊,心惊肉跳。此台有石阶梯与凤仪禅院相通,现遗存有清光绪年间摩崖石刻两幅,彩绘石刻神龛一处。悬岩之上,有一石窝,传说往石窝中投中硬币,即可生儿子,因此成为“养儿窝”,是人们求菩萨生贵子的拜神场所。
如今的凤仪禅院占地面积9990平方米,禅院独居山巅,悬崖陡壁,仅一羊肠小道可上。山上视野开阔,南可俯瞰万州全城和长江水域,北望开州大部山河。禅院内除恢复重建的大雄宝殿、高达9.3米的汉白玉观音塑像,还保存有43尊佛像和数处碑刻。丰富的道、佛文化,优美的森林风光,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交相辉映,蔚为壮观。
俯仰天地,纵览山川,铁峰山巅凤仪禅院的屹立,使得铁峰山成为一座信仰之山、生态之山、富足之山、人文之山、诗意之山。
(作者系重庆万州区作协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