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文化

版次:008    作者:来源:    2023年06月19日

重庆市第一中学皇冠校区2023级2班 周钊羽

指导老师:杨靖

食,于中国人而言,不仅是满足口腹之欲的一种方式,更是礼仪文化的一种体现。

在探寻中国礼仪文化的秘密时,我被《鸿门宴》故事里的钩心斗角所吸引。秦朝末年,项羽邀请刘邦于鸿门作宴。这是一场暗藏杀机的宴会。项羽的亚父范增早就听闻刘邦不通礼仪,便欲在宴上百般刁难,想找借口除去刘邦。入座时,他假意请刘邦东向而坐。刘邦惊起一身冷汗,东向是最尊贵的位置,应由宴会的主人项羽来坐。倘若他坐下去了,便是不顾主宾之礼!刘邦赔着笑,请项羽入座。惊心动魄的鸿门宴开始了。

这仅仅是饭前的小插曲,而更多烦琐的礼仪,还需饭菜上桌后才能看出。

吃饭时,长辈先动筷,晚辈才能开始吃。到别人家去做客时,一定要等主人先动筷子后客人才能夹菜。《礼记·曲礼》中说“毋咤食”,是指吃饭时不能发出声音。这只是最简单的一条吃饭时的规矩,而更多的关于饭菜的摆放位置,以及品尝的顺序在礼记中还有更多的记载。

我在浏览翻阅这些古籍时,心中也产生了一些疑问:在中国古代社会,如此烦琐的餐桌礼仪文化真的能被人遵循吗?这样岂不是既浪费财力又过于古板吗?这些礼仪真的必须去遵守吗?

这些疑问,在我看到孔子的故事后,有了答案。

《墨子·非儒下篇》中记述了孔子失饪、不食的故事。当年孔子在陈蔡绝粮时,七天没能吃上饭。后来弟子子路递给他一块肉,他不问来历,不管生熟就吃下去了。又有人递给他一碗酒,他不管浓淡、无论糟粕就喝下去了。不久后,孔子被鲁哀公接回鲁国,尊为国老。这时鲁哀公请他吃饭时,他却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弟子们问他为什么。他泰然自若地答道:一个人喝酒吃饭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为了生存,另一种是为了礼貌。在这样正规场合里吃饭时,人家恭恭敬敬地请你,你也应当恭恭敬敬地享用,讲究礼节。

所以,餐桌礼仪起初是为了表示客人与主人之间的互相尊重,后来慢慢流传,成了一条条规矩,演变成了一种文化。尽管当今社会待客的礼节,已不再那么烦琐,但依然需要遵守。

品食,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