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0 作者:来源: 2023年06月21日
□冉启蕾
82年前,有位抗日英雄牺牲后,周恩来为他的题词是“气贯长虹”;宋庆龄为他的题词是“碧血丹心”……重庆直辖后,他被评为重庆市首批重庆本籍的历史名人,在重庆历史名人馆内,存放着他的塑像,展示着他的事迹。他,就是抗日英雄王超奎。
在抗日战争中,涌现了不少可歌可泣的抗日英雄。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是重庆的抗日英雄——人称“断头将军”的王超奎的故事。
1907年,秋风瑟瑟的11月,王超奎出生在武隆县(现重庆武隆区,时隶涪陵)庙垭乡和平村一户贫农家。不到十岁,父亲因病去世,只能靠母亲撑持全家。王超奎一边读私塾,一边帮助母亲做家务。由于学习勤奋,成绩优异,不久考入了涪陵县立小学。在涪陵读书期间,王超奎目睹北洋军阀政府腐败无能,丧权辱国,地方军阀混战不休,官吏贪酷横行,捐税频增,社会黑暗,民不聊生,年少的心灵立下了报国之志。
1926年,19岁的王超奎刚念完中学,便满怀抱负地投奔杨森部队(驻涪陵的国民革命军20军)当了一名士兵。由于他有文化,兼有诚朴的品德和报国的远大志向,深受重用,逐步由士兵升任班长、排长、连长,直至营长。
一二次长沙会战立战功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了我国东北,王超奎多次申请到抗日前线打鬼子。1937年,日本侵略者先后又发动了进犯卢沟桥的“七七”事变和进犯上海吴淞口江湾。日本帝国主义妄图吞并全中国的计划在加紧施行,国人抗日情绪高涨,王超奎更是想奔赴抗战一线。
1937年9月1日,王超奎所在的20军奉令调往上海参加淞沪抗战。在奔赴火线激战前夕,他给祖母、母亲写了一封充满着热血青年为国而战、抗日到底等言辞的遗书。
王超奎在遗书中写道:“所看见的,所遇着的真是难言。在武汉,我看着日本的飞机把武汉人民炸死数百,房屋炸毁一百多家。在河南、徐州轰炸,徐州的房屋也被炸毁。我部队又在安徽蚌埠遭遇日机轰炸,部队将到南京时,日机夜间轰炸数次,沿途一带,真是耳不忍闻、目不忍睹。我部队驻上海十里处南翔乡间。十二三日被日机轰炸,日夜不止……昨日我部队以(已)加入火线,希祖、慈母二安,不以男为念。男是抱定宗旨,以身殉国,战死疆场为荣!……”
1937年10月上旬,王超奎所在连队驻防大场、蕴藻浜、陈家行一线。当时,陈家行已失守,战场形势十分危急,王超奎所在的团和另一个团,在副军长夏炯率领下去收复陈家行阵地,中国军队成批向前冲锋,与敌人短兵肉搏,凭着顽强的毅力和非凡的勇气终于夺回了阵地。10月15日,日军增援部队赶到,对中国守军阵地开展猛烈攻击,王超奎所在的133师寡不敌众,被迫后撤。
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命令杨森立即组织力量再次收复陈家行阵地。王超奎所在133师在重炮的掩护下,猛烈反击。王超奎带领全连官兵奋勇冲杀,左臂负了重伤,但他仍坚持带领战士战斗在前沿阵地,直到完全收复失地。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寇3个月灭亡中国的妄想,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抗战力量。
1939年10月,日寇对长沙发起第一次进攻。薛岳派27、30两个集团军集中在长沙附近,抗击日寇的进攻。王超奎所在的军队奉命防守通向长沙的旧大路。日寇在空军掩护下强渡新墙河,向长沙进扑。王超奎所在部队有计划地退入公路和铁路两侧山区,对日寇实施侧击,并袭击其后续部队及交通运输补给,在长寿街一带紧紧拖住敌寇。敌人被迫撤退。借敌人撤退混乱之机,中国军队乘胜追击,彻底粉碎了敌人进攻长沙的企图,取得长沙会战首战胜利。
1940年10月,王超奎在九战区干训团校官大队受训毕业后,升任20军133师398团2营营长。1941年8月,日寇再次调集优势兵力攻打湘北,进而强战长沙。川军20军奉命驻守新墙河以南、汨罗江以北,配合其他部队,截敌后援,捣毁敌人的粮食和弹药仓库。王超奎所在师的398团与399团,夹击敌军,敌军被迫退出阵地。日军为了挽回败局,向中国军队发射毒气弹。王超奎带领战友们戴上防毒面具,继续坚持战斗,使日军仓皇败逃,为取得长沙会战第二次大捷立下功劳。
第三次长沙会战壮烈牺牲
1941年12月18日,第三次长沙会战开始。20军奉命在新墙河以南、汨罗江以北,坚持阻击日军十天时间,以掩护战区主力在长沙附近的战役部署。战斗打响前,王超奎向团长徐昭鉴立下誓言:“新墙河乃九战区门户,更为敌我必争之地。值此大敌当前,风云变幻迫在眉睫之际,奎誓愿竭我之力,负死守据点之责;设若不幸为敌所乘,是奎亦死得其所……”
12月24日晚,新墙河北岸的日军分三路向九龙冲、汤家牌等地猛烈进攻。中国军队立即组织迎战。敌人遭地雷轰、手雷炸,机枪、步枪射击,被打得落花流水退回了营地。翌日凌晨,日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调集主力向王超奎部所在的133师防地强攻,中国军队多次击退日军的冲锋和包围。
当时,王超奎营长率部顽强固守傅家桥。日军再三猛攻,王营长和连长王化南率部拼死抵抗,连续击退敌人的多次进攻,击毙敌人500多人。战至傍晚7时许,敌军越增越多,王超奎营陷入强敌包围之中,幸存将士已到了弹尽粮绝之险境。王超奎向团部电话报告中说:“正督率传令兵及炊事兵数名,死力抵抗。在奎未阵亡前,决不将据点让给敌手!”
王超奎为咬住日军,在阵地上声东击西,迷惑敌人。两个小时,敌军一再被击退。此刻,王超奎清楚地意识到:只要多拖住敌人一分钟,就会为中国军队长沙战役部署赢得更有利时间,保卫长沙的第三次会战就胜利在望。王超奎决定以自己的生命去争夺时间,他率领幸存的几名战士利用所剩无几的武器弹药,采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战术麻痹敌人,阻滞敌军前进。
最终,王超奎完成了坚守阵地的任务。他掩护部队撤退、突围,和坚守阵地的战士毫不犹豫与敌人展开了短兵相接的肉搏战。激战中,王超奎被日军机枪打中,冲上来的日军见王超奎倒地,唯恐他没死,又残忍地将他的颈子割断,身首分离。王超奎牺牲时,年仅34岁。
英雄事迹 载入史册
英雄的鲜血没有白流。27集团军得到20军特别是像王超奎营那样的全力掩护,顺利完成了长沙战役部署,歼敌于汨罗江以南、捞刀河以北,取得了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
第三次长沙会战结束后,133师将英雄王超奎营长的遗体葬于湖南湘阳的三江口相公岭,立碑镌传,并将他的牺牲地相公岭改名为王公岭,当时的新墙乡改为超奎乡,以慰忠魂。
涪陵人民得知王超奎营长的抗日英雄事迹后,立即组织悼念活动,并于1942年3月1日在当时的涪陵中山公园举行王营长超奎纪念碑立碑仪式和追悼大会,涪陵各界人士纷纷参加并赠送花圈。
王超奎牺牲后,国民政府军委会追认王超奎为陆军中校。周恩来、宋庆龄在国民政府颁发给王超奎遗属的《抚恤证书》上题词:“王超奎为国捐躯的爱国精神,永远值得敬佩和学习!”
1942年4月19日,宋美龄在《纽约时报》发表的文章中写道:“有一位王超奎少校率领部队在湖南省新墙河作战,敌人在数量方面占着压倒的优势。当他被敌军重重包围的时候,他与他的部下都战至牺牲为止。这样战至最后一弹,最后一人,在中国士兵看来是极其寻常的,算不得稀罕的事情。”宋美龄在重庆发表对外广播讲话中,也特别强调:“中国只有断头的将军,没有投降的将军,守长沙的王超奎就是例子……”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王超奎为革命烈士;重庆直辖后,王超奎被评为重庆市首批重庆本籍的历史名人。
英雄已逝,但他的精神,他的品德,却永远值得我们去追寻、去学习、去发扬光大。
(作者单位:重庆涪陵区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