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婆媳三代出了3位女将军

版次:010    2023年06月27日

秦良玉雕像

□谭岷江

纵观中国古代战争史,从商代的妇好开始,历史上留下姓名的女将军不少,但婆媳三代都是骁勇善战、武艺高强、策略高超的女将军,恐怕只有重庆石柱的明代将军覃氏、秦良玉和张凤仪了。

在重庆的石柱、忠县和附近区县部分乡镇,有将未出嫁的女孩称为“女将”的习俗,这个习俗源自明末石柱女将军秦良玉。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明朝末年,石柱还有两位谋略武功都很棒的女将军,她们便是秦良玉的婆婆覃将军和秦良玉的儿媳张凤仪。

(一)

婆婆覃将军

秦良玉的婆婆覃将军,生卒年待考证。据当地马氏族谱等资料记载,覃将军系忠路土司(今湖北省利川市忠路镇)覃姓家族之女,嫁给石柱土司马斗斛。覃将军不仅从小喜欢舞刀弄枪,还喜欢阅读武则天的故事。

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马斗斛开采大风门(今石柱县三星乡和丰都县武坪镇之间)铅锌银矿经营不善,财政困难,先是亏欠民工薪资,后又挪用公款补发,结果被身边的奸人告发,朝廷判其充军流放辽东,所欠债务和石柱宣抚使职位皆由世子马千乘继承。但是,由于马千乘负责的石柱土司衙门不能还款,朝廷便将马千乘羁押在夔州府云安县(今云阳县)狱中,其宣抚使一职由继母覃氏代理。

覃将军代理职务不久,四川叠茂大雪山(即今四川和甘肃交界处的高山地区)一带发生叛乱,覃将军奉四川巡抚之命,亲自率领石柱土兵前往征伐,一举平定叛乱,受到朝廷嘉奖。覃将军颇有些自负,加上代理宣抚使尝到了权力的好处,便希望总管全部土司事务,很快便引起了宣抚使衙门属下各部的不满,双方针锋相对,矛盾一触即发。马千乘得知后,主动给马邦田、马邦为、马舆等族人写信,信中申明大义。这些族人看后,立即集资并迅速补交了朝廷的欠款,马千乘也出狱回到石柱,取回石柱宣抚使印绶。

覃将军不甘心放弃,便有意让亲生儿子马千驷参与权力斗争,并让马千驷娶了西南地区势力最强的播州(今贵州遵义)土司杨应龙的女儿。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正月,杨应龙叛乱失败,和马千驷夫妻均死于战火。失去儿子的覃氏心灰意冷,开始信佛拜禅,在城东渡口附近修建观音阁(今石柱县城关门岩公园),住进阁中吃斋念经,不问世事。

(二)

名将秦良玉

秦良玉(1574年—1648年),明末清初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字贞素,明万历二年正月生于四川忠州(今重庆忠县)城后的鸣玉溪,成年后嫁于石柱土司马千乘,和丈夫一起训练了一支纪律严明、作战英勇的白杆兵,成为明末西南土司军队中最强的一支劲旅。

丈夫去世后,因子年幼,秦良玉袭任石柱土司。明崇祯三年(1630年),秦良玉率白杆兵奉诏到北京城下勤王。皇帝朱由检召见秦良玉,赏赐钱币牲畜酒水等,并赋诗四首七言绝句表彰秦良玉的功劳。

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将军,秦良玉一生受中国传统思想影响,始终秉承“忠君爱国,保境安民”思想,为了国家领土完整和黎民百姓不受战争伤害,弟弟秦邦屏、秦民屏,侄子秦拱明,儿媳张凤仪等人均英勇战死沙场。

明末清初,四川境内因战乱“十室九空”,秦良玉却将石柱打造成为远离战火之灾的“世外桃源”,收留并保全了附近州县十多万灾民,可谓功德无量。清乾隆年间,大学士张廷玉修撰《明史》,将秦良玉纳入列传,使其成为在二十四史中唯一单独入传的女将军。

清两江总督陶澍、近代革命家秋瑾、现代文学家胡适、作家谢冰莹等人,均对秦良玉赞誉有加。1944年,郭沫若先生赋诗,称赞她是“石柱擎天一女豪”。1960年和1962年,郭沫若又先后两次赋诗作文,对其功绩进行充分肯定。

(三)

儿媳张凤仪

秦良玉的儿媳张凤仪,山西沁水县窦庄人,家世显赫,祖父为明万历年间进士、崇祯年间加兵部尚书衔退休的张五典,父亲张铨也是明万历年间进士。明万历末年,张铨出任辽东巡按,坚守重镇辽阳,明天启元年(1621年)8月22日城陷被俘就义,年仅46岁。

受祖父和父亲的影响,张凤仪从小便知忠义爱国,并经常练习武艺。明泰昌元年(1620年),秦良玉的儿子马祥麟奉命率石柱白杆兵救援辽东,经人介绍,在军营陪伴父亲的张凤仪嫁给了马祥麟。辽东战事停息后,张凤仪随马祥麟回到石柱,成为白杆兵中的一名女将军。

据史料记载,张凤仪在军营一直着男装,跟随夫姓,人称“马凤仪”,外人皆不知其是女子,可谓是当时的“花木兰”。

明崇祯六年(1633年)五月,张凤仪率白杆兵随四川总兵邓玘出征河南、山西。在战斗中,参将杨遇春在率队行军时,误中了对方预先设下的埋伏,最终战死。对方盗用了杨遇春部官兵的旗甲,胁迫俘虏官兵做向导,伪装成溃兵骗开川军总部驻地营栅大门,黑夜发起突袭,击溃了四川官军。为掩护官军主力撤离,张凤仪率领白杆兵数百人拼死抵抗,最终被围困在今河北永年县的侯家庄,经过数天激战,白杆兵全军覆没,张凤仪英勇战死。

(作者系重庆石柱县作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