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09 2023年06月29日
【人物介绍】 韩一嘉:语文教师,中学一级,文学硕士。重庆市第一中学校初中语文教研组组长,备课组组长,初中督导组成员,“国培计划”授课教师,主要从事中学语文教育及研究,对现当代文学研究及文学创作抱有极大热情。有20余篇论文见于《语文建设》《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刊物,工作之余创作小说诗歌剧本若干,散见于《山西文学》《都市》《江南》等。
教研组长访谈
记者:新课标强调语文的实践应用,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这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韩一嘉:语文实践能力的锻炼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我这里可以提供三个关键词:制度保证,人文阅读,跨学科学习。制度保证能让语文实践活动在稳定中迭代,人文阅读能让语文实践活动在深度中浸润,跨学科学习是基于母语教育而展开的交流与表达活动。三者之间,互为表里,互为保障,互为支持。比如我校每年三月樱花盛开时举办的“静听花开的声音”特色活动,今年已是第16届。起初围绕原创的诗歌进行朗诵,在不断创新中,有了配曲填词、舞蹈武术、书画短剧等表现形式。这是从学校层面才能保障的实践活动。
另外,我们的语文实践,都是以项目化学习的形式展开。在项目创立时,把握好三个“有”:有用,有趣,有价值。“有用”重在收获的满足感;“有趣”重在参与的驱动感;“有价值”重在立德树人的目标感。比如在读《西游记》时,我校胡文静老师创设了“建立一个西游博物馆”学习项目。通过班级学生的讨论,共同完成场馆设计、导览流程、分馆内容和周边售卖等小项目。每个小项目中,又涉及具体的成果呈现,比如妖精的手卡绘制,宝物神器的介绍等等。从阅读上讲,是带着目的带着问题带着要求进入文本;从实践上讲,是经典文本的再次转化,是尊重个人阅读自由后激发出的交流自觉,是音乐、地理、历史、美术多学科通过语言文字形式的审美表达。
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教师在过程中引导。一中建校近百年,我们的实践活动更侧重“在宏阔的社会生活中运用语文,在深远的学科认知中探究语文”。
记者:新课标中提到要加强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重庆一中在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写作创新能力方面有什么新的做法?取得了哪些成绩?
韩一嘉:一中以写促思,我们在“大”写作上一直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我们一直对现实感很强的写作训练保有热情。我校备课组长魏娉老师利用国庆长假,组织年级开展“盛世新闻征集令”活动:学生自发成组,化身采访者、摄影师、剪辑师和总编辑等角色,将新闻制作的采、编、校,各个环节体验一遍。新闻探究活动聚焦身边人物和事件,关注社会现象和风貌,心系祖国发展和前沿。
老师们的个人课程研发也很关键,比如杨钦涵老师和我尝试的阅读和写作策略课堂,《为数学写一首情诗》《一张便利贴搞定〈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乐高和〈活板〉都有自己的说明书》等,从标题中也能窥得跨学科、真实阅读的真貌。
我们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要求,其实就是不断用真实生活的写作需求来刺激他们的思考和阅读。
记者:暑期将至,有什么好的语文学习的建议?
韩一嘉:语文学习,要保持一颗承上启下的心态,它是没有完结的,时刻保持着“中间物”状态。积累巩固是常态,能力拓展是方向,素养提高是核心。暑期这种大块整块的完美时间,首先应该安排大量阅读,以开放的心态阅读文学经典,补益精神,充盈灵魂,古往今来为我底色,是言之有物的根基。考虑到八九年级要学的新文体,我们的阅读也要从审美走向思辨,从诗意走向逻辑。
其次,记录生活,信笔为文。语言是存在的家园,生活需要用文字来勾勒,下笔处见思考,字行间显诗意。短则几句,长则数段,或日记,或随笔,记录下的生活才是思考过的生活。
最后,日有所结,体系为纲。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学有所成非一日之功,但时时梳理旧识,新知必结构而来。
重庆晨报记者 李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