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紫门到南纪门 较场口到解放西路
版次:010 2023年07月11日
新建的介绍金紫门的石碑
□苟世阳
金紫门到南纪门、较场口到解放西路,那一大片区域都是颇有历史渊源的老街区,街巷布局复杂。花街子、守备街、浩池街、厚慈街、回水沟、柑子堡横贯东西;大巷子、金家巷、月台坝、小巷子、瞿家沟、响水桥、十八梯、凤凰台贯通南北。这里街街相连、巷巷相通、纵横交错,将上半城与下半城紧密联系在一起,是一片富有文化底蕴和历史文脉的街区,从明朝戴鼎筑城算起,已有近700年历史。
我在月台坝住了20多年,那些历史悠久的老街、曲折幽深的小巷、代代相传的民风民俗,还有我的陋室、邻居、童年的伙伴,不时浮现在眼前,挥不去、忘不掉、丢不下,有事进城,总要绕道前去看看。
一 古代官署散布其间
这片区域内,古代官署甚多,地位最煊赫的当属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的重庆镇署(即重庆总兵署)。辛亥革命后,它曾作为蜀军政府、蜀军镇抚府和镇守使署,一度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辕)、西南长官公署。新中国成立后由新华日报社、西南文教部、西南财经学院等机关入驻。
中营守备署,位于守备街的青年里,曾是西南长官公署周开庆公馆;抗日战争时期是印度驻民国大使馆;解放战争时期又成为苏联驻民国领事馆。青年里曾经是个很气派的院落,洋楼前有花坛、有葡萄架,还有水泥地篮球场,环境优美,在附近的老街区里算得上别有天地。
清朝右营游击署,位于凤凰台与响水桥之间,右营游击署后改为右营都司,辛亥革命后几经改名,最后成为四川高等法院第一分院和重庆地方法院所在地。
清朝右营守备署,位于凤凰台街与浩池街交界处,我在同德小学读书时,尚有一栋残存的古建筑,旁边有一棵百年黄葛古树。后来建厚慈街小学时,古建筑被拆了,大树也被砍了,现已无迹可寻。
清康熙年间,重庆镇总兵韩成的府第建在柑子堡、下回水沟与厚慈街之间,规模宏大,范围跨过后来的中兴路抵达马蹄街,可谓庭院深深不知几许。后来修公路时被拆掉了,现在有韩家大巷、韩家小巷两个地名为证。
位于凤凰台街35号的法国领事馆,建于1898年,是一幢三楼一底砖木结构的欧式建筑,楼体正面和两个侧面为游廊,粗大的廊柱、漂亮的马蹄形圆拱、房间门楣上白色的石膏浮雕……洋味十足,大气而漂亮。法国政府曾任命原驻汉口的副领事哈士为重庆首任领事,在这栋楼里,管理着四川、贵州、甘肃、新疆、青海、西藏等地的有关事宜。
二 这条石板路挂满了灯笼
自明朝以来,重庆就有“九门八码头”的说法,九道开门,除通远门外,有八道城门临江。花街子正对着金紫门,离储奇门不过百米,位于两个繁华的水码头附近,南来北往的旅客商贾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20世纪50年代初的花街子,石板路、青瓦房、酒旗飘摆,古风犹存。街道两旁是传统店铺,主要有茶馆、饭馆、酒店、客栈、油蜡铺、裁缝铺等,生意兴隆。这条街直通金紫门水码头,街上的客栈较多,檐前都挂着长方形的灯笼,灯笼上写着“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灯笼通宵亮着,招徕投宿的旅客。背着包的、挑着担的、推着鸡公车的“下里巴人”,是客栈的主要客源。
每天早晨,两边街沿摆出了一些临时小摊,有炸油果子的、蒸白糕的、卖油茶的,空气里飘散着诱人的香味。客栈门口的街边,罗列着小木盆,里面装着水和毛巾,供房客和过路人买来洗脸。街上行人川流不息、行色匆匆。生意人各具特色的吆喝声、行人沙沙的脚步声,奏响了花街子的晨曲,构成一幅市井风情图。
三 热闹非凡的浩池街
守备街最早名为总兵署右街、旗纛街,后因中营守备的官署建在这条街上,而更名为守备街。新中国成立前,很有名气的“天伦肥皂厂”、酿造酱油麸醋的“老同心”、有着丰富历史内涵的“青年里”、解放军在主城的第一座被服厂,都在这条街上。抗美援朝初期,天天都有堆积如山的军棉衣、军棉被装上大卡车,从这里运往前线。
小巷子斜对面有个自产自销的小磨麻油作坊,巨大的石磨摆在街沿上,满街飘着麻油的香味。作坊对面有个没有招牌的小面馆,经营者是先后丧夫守寡的婆媳俩,大家称之为“寡母面”,味道好得有口皆碑,吃的人非常多。
浩池街并不是好吃街的别称,听老人们讲,以前街上有一个整块石头凿成的大水缸,一旦发生火灾,就取缸里的水灭火,浩池街由此得名。这条街很短,从响水桥路口到凤凰台路口,大约200米,街道两边饭馆、酒馆、面馆、茶馆林立,是当年的“餐饮一条街”。每天早晨,街边摆满了卖早点的、卖蔬菜的、卖肉的小摊。到了晚上,又换成了卖卤菜、各种小吃、水果的小摊,摊贩们在街边扯起嗓子吆喝揽客。有的点一支蜡烛,有的点着亮油壶,有的挂着电石灯,与馆子里的电灯交相辉映,明明暗暗、闪闪烁烁,成为一道独特的夜景。盐茶煮鸡蛋的吆喝声,梆梆糕节奏铿锵的击打声,让浩池街的夜晚别有一种风情。
这一带几乎每条街都有茶馆,到了晚上,说评书的、唱曲艺的、说道情的,形式多样,但都是地道的巴渝风味。有钱人泡一杯茶,嗑着瓜子,悠然自得地坐着欣赏;没有钱的就站在茶馆门口“拃场子”,大人小孩都有,我也经常混迹其间。
四 老街区焕发新生机
2015年,重庆下半城旧城改造拉开帷幕。一个周日,我顶着烈日来到老街区,看到守备街、响水桥、浩池街、凤凰台已成一片瓦砾,只有凤凰台的法国领事馆、守备街“青年里”的几幢青砖楼房仍矗立着。街上人来人往,大多都是摄影爱好者,他们从四面八方赶来,端起“长枪短炮”,将老街的最后印象收进相机镜头。
下月台坝18号,是一栋一楼一底捆绑结构的老房子,那曾经是我的家。一架单薄的木楼梯,走起来吱吱响的木楼板,青色的鸳鸯瓦,竹片泥封的白粉墙,虽然简陋却能为我遮风挡雨。楼上有个带木栏杆的回廊,小伙伴们都喜欢来回廊里下棋、唱歌、吹箫拉琴,甚至打打闹闹,这里是我们儿时自娱自乐的舞台。
如今,那栋小楼和相邻的房屋均已被拆掉,居民们已经搬走了。硕大的消防池早已淤塞,长满了水生植物。我百感交集,鼻子发酸。别了,我的蜗居;别了,我的童年;别了,桐油灯摇曳的夜晚;别了月台坝,一个并不高雅、却让我刻骨铭心的地方。
2021年9月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建成开放,这一片老街区焕发新生机,我的故园情有了新内容。
(作者系重庆巴渝文化研究院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