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申美国不寻求对华“脱钩”

耶伦北京行释放什么信号

版次:004    2023年07月12日

美国财长耶伦 新华社资料图

7月9日,美财政部部长耶伦结束了在华为期4天的访问。耶伦访华期间,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国务院副总理、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何立峰分别在京会见耶伦,财政部部长刘昆以及国家外汇局局长潘功胜也分别与其举行会谈。

耶伦访华结束,哪些影响值得关注?

中美能否正确相处 事关人类前途命运

7月10日,中国财政部相关负责人就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访华具体情况答媒体询问。该负责人说,世界需要总体稳定的中美关系,中美两国能否正确相处事关人类前途命运。在两国经济和全球共同挑战方面:

一是说明了中美经济关系互利共赢的本质。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经济关系历经数十年发展,经济结构互补、经贸往来密切,形成了巨大共同利益,彼此都从对方发展中受益,两国经济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中方认为,中国的发展对美国是机遇而不是挑战,是增益而不是风险。中美加强合作是两国的现实需求和正确选择。美方表示,其不寻求对华“脱钩”,世界前两大经济体脱钩对两国都是灾难性的,也会给世界带来不稳定。美方无意强迫各国选边站队,使世界经济碎片化。

二是要求美方采取实际行动回应中方对于美经济制裁打压的重大关切。近年来,美方出台一系列对华经济制裁打压措施,损害了中国市场主体的正当权益,破坏了两国关系的民意基础。在会见会谈中,中方再次重申了在取消对华加征关税、停止打压中国企业、公平对待两国双向投资、放宽对华出口管制、取消涉疆产品禁令等问题上的关切,希望美方切实采取行动,回应中方在两国经济关系中的重大关切。

三是阐明了中方关于健康经济竞争的立场。中方认为,实现健康的中美经济关系,必须充分尊重各方正当发展权益,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和世贸组织规则开展良性竞争。中国始终致力于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依法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对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公平对待。中国实现经济快速发展,也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积极贡献。

四是展现了中方对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的积极意愿。当前全球宏观经济金融稳定、气候变化、债务问题等全球性挑战日益严峻。有效应对解决全球性挑战离不开中美协调合作,这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也有利于增进世界人民的福祉。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性挑战,希望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承担应尽责任,理解和照顾发展中国家关切,多为促进全球共同发展尽心出力。

耶伦此访期间,双方一致同意按照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重要共识,后续保持中美经济领域的高层交往和各层级沟通交流。

中国发展是美国机遇

美方不寻求脱钩断链

7月7日下午,李强在人民大会堂会见耶伦。李强指出,中美经济利益紧密交融,互利共赢是中美经济关系的本质,加强合作是双方的现实需求和正确选择。中国的发展对美国是机遇而不是挑战,是增益而不是风险,把经济合作泛政治化、泛安全化,不利于两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双方应通过坦诚、深入、务实交流,就双边经济领域的重要问题加强沟通、寻求共识,为中美经济关系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中美应加强协调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共同发展。

耶伦则表示,美方不寻求“脱钩断链”,无意阻碍中国现代化进程,愿同中方落实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达成的共识,加强沟通,避免因分歧导致误解,在稳定宏观经济、应对全球性挑战方面加强合作,寻求美中经济互利双赢。

当天,潘功胜也会见了耶伦,就共同关心的经济、金融议题交换了意见。

7月8日,何立峰在京会见耶伦,双方围绕落实中美元首巴厘岛会晤重要共识,就两国和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合作应对全球共同挑战等进行了深入、坦诚、务实的交流,会谈具有建设性。

当晚,刘昆与耶伦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会谈,就中美两国及全球宏观经济形势、两国财政政策、应对全球性挑战等议题进行了交流。

总的来说,此次耶伦访华与中国高层的交流主要集中在全球经济、中美经济、中美财政政策、中美金融政策等方面。

针对此次访华之旅,耶伦也在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自己这几日与中方高层官员的会晤是“直接的且富有成效”,有助于稳定两国关系。同时她再次重申,美国不寻求与中国经济“脱钩”。报道称,耶伦在发布会上表示,此次访华目的是建立和深化与中方新一届经济团队的关系,减少误解风险,并为未来两国在气候变化、债务危机等领域的合作铺平道路。

中美高层战略沟通

持续展开意义深远

此次耶伦访华,是近五年来第一位美国财长访问中国。耶伦自述,“两天进行了10个小时会谈”。不仅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国务院副总理、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何立峰分别在京会见耶伦,央行党委书记、国家外汇局局长潘功胜以及财政部部长刘昆也分别与其举行会谈。

从双方披露的信息来看,会谈主要集中在两国的经贸关系以及在该领域的全球合作等。中方形容相关交流是“深入、坦诚、务实”的,认为会谈“具有建设性”,而美方形容这些会谈是“直接、实质性和富有成效的”。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项昊宇指出,双方的表述比较接近,此访对于稳定中美关系、减少双方摩擦冲突,释放了积极信号。经贸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其对中美关系中的政治稳定以及人文交流等具有非常大的影响。

在项昊宇看来,在中美关系“冰冻三尺”的背景下,从国务卿布林肯到财长耶伦,以及白宫气候问题特使克里积极谋求访华,体现出“拜登政府有意管控中美关系,不愿双边关系继续下滑。与此同时,美国国内的对华稳健派和务实派,希望针对国内日渐偏执的对华战略思维和政策取向,以行动进行‘纠偏’,将中美关系带回‘良性、有序竞争和合作’的轨道”。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赵明昊同样认为,中美高层战略沟通持续展开具有积极意义。他指出,世界银行发布最新报告称,全球经济的复苏仍很疲弱,甚至在地缘政治冲突等影响之下面临“失去的十年”,全球经济困境还将使应对气候变化等跨国性挑战变得更为艰难。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世界最大和第二大经济体,美中需要尽力寻求缓解紧张关系的路径,特别是在经济和安全之间划设合理的边界,减少不确定性对国际商贸与投资合作的负面影响。

延伸

耶伦访华为中美 关系缓和带来曙光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王晋斌表示,此次耶伦访华有益于中美双方经贸金融政策沟通协调。过去几十年,中美经济在全球化分工格局下发展至今,相互依存度很高,“脱钩”不符合双方利益,对世界经济也是灾难。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彭波也表示,相当一部分政治精英,如耶伦等,越来越不愿意为阻遏中国发展支付过于沉重的代价,尤其是他们认为当下的美国事实上已经难以承受这个代价,他们希望通过谈判,在有利于美国的前提下改换赛道。同时,在更加有利于美国的领域展开新的博弈。总体来说,耶伦访华的确为中美关系的缓和绽放了一缕曙光。但是,在消除美国根深蒂固的唯我独尊思维和霸权主义传统之前,中美关系都难以走上正轨。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则认为,长期以来,平等互利的经贸关系视为稳定双边或多边关系的压舱石,双方要达成经济合作,平等互利是常理。但我们也要看到,如果不能较好地控制住双边的经贸关系中的矛盾摩擦,那么经贸往来越密切,越有可能意味着两国之间的矛盾越多、越激烈、越尖锐。因此,我国一方面需要对美国极端反华势力保持警惕,坚持底线思维,防范惊涛骇浪重启的风险,另一方面要争取把与美国的经贸摩擦控制在一定程度之内,尽量寻找双方能够达成共识的方面。

梅新育称,近期耶伦也一再表态,美国不寻求与中国“脱钩”,这体现了其作为高水平经济学家对现实的客观认知,也表现了其作为务实官僚合理、温和的立场。中国不寻求“脱钩”,甚至比任何一个大国都更真诚地想要维护多边贸易体系。当然,我们也同意现行的多边贸易体系需要不断改革进步,在这样一个进程中,中美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理所当然比其他国家要承担更大的责任。但改革协商也必须遵循平等互利的原则,且双方都应有诚意。“我相信耶伦已经对此有一定程度的客观认识,也秉持着相对温和的立场。但在美国政治斗争的旋涡中,她能否推动美国政府的现实决策和行动,还需要观察。”

综合中新社、扬子晚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