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失去双手的老人 37年种下20多万棵树

版次:009    2023年07月12日

这棵大树,是老人的作品。

老人在植树

老人和笔者(右)

□余道勇

重庆南川的马嘴草原,绿草如茵、树木葱茏,马尿水瀑布一泻千里,景色宜人。每到夏天,来这儿休闲避暑的游客络绎不绝。但没人会想到,那山坡上的树、那瀑布源头的水库,都与一位老人有关。

这是一位没有手掌的老人。他失去双手的37年,却在马嘴的荒坡上种下了20多万棵树。他曾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全国绿化劳动模范。前人栽树,后人乘凉。37年来,在他身上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1古稀老人说:“我又成功了!”

我采访过三次李明学老人。第一次是两年前的一次采风活动,南川区大有镇的领导向我们介绍李明学的植树事迹,我们一行十几人在他家听了他的一些讲述。当时,我对他的事迹没有留下太深的印象,但对他的行为举止却印象深刻。他家就在马嘴村新建的居民点上,一栋两层的新房,底层是临街的堂屋。走进他家,他热情地招呼大家坐下,并给大家分烟。当我走近他时,竟一时忘记了他没有双手,伸手准备与他握手,只见他伸出来的是两只从腕口处断掉的手臂。我略显尴尬,收回手,他却用两只光秃秃的腕端夹着一盒烟,熟练地一抖,抖出一支烟来给我。他不仅能给客人分烟,还能为你点火:用腕端夹住打火机,用桌子边角顶住打火机的按键,就可以为客人点烟了。这一连串的动作,让我难以置信站在面前的是一个肢残人士,心中不由充满了敬佩,也对他37年来植树造林的事迹充满了好奇。

之后,我又两次专门去探访他:一次是他2020年开始培育野生红心猕猴桃嫁接种苗的时候;一次是2022年秋猕猴桃规模种植并结果的时候。他站在果园里对我说:“我又成功了!”这句简单而自信的话,从一位70岁老人口中说出,让我受到极大的震撼和感染。

2意外失去双手,他两次寻死不成

李明学老人的故事,得从40年前的一次意外说起。当时,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南川,也吹到了马嘴。当时30岁的他意气风发,决定到山外去闯荡,混出个人样来,不能在山窝窝里贫穷一辈子。

那时候,马嘴村人均田土只有1亩左右,他家承包约4亩田土,虽可维持生计,却难以发家致富。靠山吃山,他利用山上的水竹、平竹等资源,制成竹片,与供销社合作,从事副业生产,把竹片销售到造纸厂;还加工制作桌子椅子等竹制品到城里卖,一次就净赚了400元,这在当时可是普通人一年的收入。

天有不测风云。1982年春,在一次爆破作业中,他操作不慎,双手从腕口处被炸断,从此失去双手。

对一个年仅30岁、且对未来抱有远大理想的青年人来说,失去双手意味着什么?他很清楚!没有双手,他失去了削竹片、拿工具和从事副业生产的能力,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希望?他想到了死。第一次跳进冰冷的河水里,他被流水冲到了岸边,醒了过来,没能死成;再一次跳进河里,但急流再次把他冲回岸边。他被赶到的乡亲救起并送到南川人民医院,在医院他住了7天,然后回了家。“望着光秃秃的双手,我回到家里放声大哭。”他这样告诉我。

3天意不死,自己就要活出人样来

既然天意让我活着,那就要活出个人样来。痛定思痛,怎么办?

他开始琢磨,并很快想明白了:家里还有两个孩子,小女儿才出生三个月。自己若出了事,家里怎么办?既然天意不让自己死,自己就要活出一个样子来,才对得起家人,也对得起救自己的乡亲们!

他决定重新思考和改变自己的人生。于是,他通过买旧木料卖到巴南、合川和南川等地,换回家里的一些生活用品。做了三四年后,他感到这些活路没有可持续性,发家致富就更不用说了,他那“要活出个人样来”的理想和抱负,该怎么去实现呢?

机会,总是等待着那些有准备的人。

马嘴村位于金佛山东麓,部分山体石漠化趋向较严重。当时,国家提倡植树造林,南川也正在着手整治土地石漠化,出台了一些鼓励植树造林的政策措施。

植树造林,对一个正常人来说还可以考虑,但对李明学来说,却是很难的。改革开放之初,年轻人外出务工,村里的青壮劳动力比较缺乏。尽管如此,村里也没有想到他会接下这个任务。但有着倔强脾气的李明学认为自己看到了机会,他敢于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

他决定把植树造林作为毕生的事业来做。此时村里闲话四起,有人说他连手都没有,怎么植树?有人说植树没有什么赚头,何苦呢?但他却认为,植树造林才是唯一可以泽被后代、惠及万家的善事。

1986年,他说服家人,承包了八户人家100余亩的荒地。他计划用5年时间,完成自己的第一个五年植树计划。从此,他全身心扑在了植树绿化的事业上。

4锄头拿不起,他用手臂夹起了锄头

按约定,树苗由国家提供。树苗主要是本地杉和柳杉,有三四十厘米高,每亩可栽植150到200棵。

但问题来了,他面对的全是荒山陡坡,有的山坡坡度甚至达到30~40度,正常人都站不稳,何况一个没有双手的残疾人?而且,因为没有双手,锄头也拿不起来,怎么挖坑栽树?李明学不服输的劲头来了。亲人朋友要帮他挖,他坚决拒绝。他说:“不能把自己承诺的事情,去麻烦别人来做。”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不能用手拿锄头,他就用左边臂膀与身体躯干把锄把的一端夹在腋窝下,把右前臂与锄把绑在一起。刚开始这样做很吃力,何况还要站在三四十度的山坡上。但久而久之,他练就了这个功夫,可以用腋窝夹住锄把挖树坑了。衣袖和左侧衣襟被磨破了,家人就帮他补了又补,以至于衣服左侧和袖子都变成了加厚的硬布。他就是用这种方式磨炼自己、锻炼自己。“我认定的事,非得做完不可!”他说。

靠着一双无手的“手”,他用了四年时间,在百亩荒山坡上挖出了1.5万多个树坑,栽植了1.5万株柳杉和本地杉。到1990年初,五年计划提前一年完成了。他感到了生命的意义所在,这种成功不是物质的,对一个肢残人士来说,这是他最值得骄傲的生命价值。

他的事迹得到了媒体的关注,当时的《涪陵报》《四川日报》都进行了报道,涪陵和南川的相关部门也对他进行了肯定和表彰。各方的表扬和肯定,对他来说是一个莫大的鼓励。

5“能手”残疾人,带头发家致富

20世纪90年代起,李明学一边继续管林护林造林,一边发展养殖业。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他开始发展林下种养业。购回4只种羊,两三年时间发展到200多只,每年可出栏成羊100只,获利6万~7万元,他成了当时少有的“万元户”。1996年,他开始免费为马嘴、莲花、白庙、观音等村的贫困户提供种羊,为每户配套赊供10只小羊,没有收益他就不收取任何费用,帮助数十户贫困户发展养羊业,让他们摆脱了困难。

2000年以后,他开始种植高山蔬菜,他的圆白菜、长白菜销往南川、綦江、万盛和武隆等地。他也成为一个被当地人称为“能手”的无手残疾人,并在当地带头发家致富。

马嘴村是市级贫困村。李明学不要国家一分钱,也没有以残疾人为由去吃国家低保。一个一个五年计划,他不仅把石漠化的荒山变成了绿洲,还靠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带领乡亲们致富,自掏腰包解决乡村的交通和水利问题。2002年,他投资18万元修通了马嘴村一条3.6公里的乡村公路,使4个生产队受益;2006年,他又筹款20余万元,修建了一座库容约10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这座水库汇聚金佛山东麓几条小溪流,从水库流出的水,在断崖处形成了壮观的马尿水瀑布。

他不仅自己带头植树,还动员在外打工的儿子儿媳及家人回乡植树造林,帮他发展红心野生猕猴桃种植,帮助当地村民致富。

到2018年,据不完全统计,经他种植和带领乡亲们造出的林地面积达4500余亩,植树数量达20万株以上。2011年,他被国家林业局、人社部表彰为全国绿化劳动模范;2020年,他被评为全市自立自强先进个人、十大感动南川人物。

延伸

马嘴村 成了网红打卡地

37年过去了,李明学种下的山林和修建的水库,已成为当地的网红打卡地。

十几年前,他曾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马嘴村成为旅游景点。如今,他的愿望实现了。夏天的马嘴平原和树林里,人们带着帐篷,与家人、朋友一道来这里消夏,参观龙崖城抗蒙遗址,欣赏壮观的马尿水瀑布(即龙崖城瀑布),品尝高山野生红心猕猴桃。来这儿打卡的不仅有南川人,还有更多的重庆主城的游客。

荒坡石漠化得到了治理,自然环境得到了改善,山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今的马嘴村,绿树成荫、游人如织,山坡上一排排参天的柳杉,天空飘荡着一朵朵白云,美不胜收。

面对这一切,李明学古铜色的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作者单位:重庆南川区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