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0 2023年07月27日
□陶灵
古人的雨鞋用木板做成,板面有鞋绊,板底钉着木齿。下雨天,穿着布鞋套进鞋绊,靸起走,不打湿脚又防滑。雨鞋的名字叫木屐,大家都认识,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了。但当初并不当雨鞋穿,说是晋文公为纪念介子推发明的。
一
20世纪70年代,我十来岁,看见盐厂灶房工人穿这种木屐,喊板板鞋,文雅一点的称木拖鞋。灶房地上湿漉漉的,含盐分,草鞋、布鞋要不了几天就穿烂了,雨靴又不透气,皮鞋根本穿不起。最关键的是,熬盐的灶大,出炉渣的下洞比人高,下去掏渣时,木拖鞋踩着带火星的炭渣没事儿。盐熬出来后,要拖到炕盐坪烘干,炕盐工人也穿木拖鞋在盐堆里来回翻、铲,光脚板会被盐漤坏。
古人穿木拖鞋很普及,古籍多有记载,古诗中提及的也不少,李白、白居易、司马光、辛弃疾这些名人都吟唱过。最有名的恐怕要数宋朝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后两句几乎人人皆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我要说的是前两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园子的主人也许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了他那爱惜的青苔,轻轻敲叩柴门,好久都没人来开。)
在我看来,又硬又重的木拖鞋不仅踏坏苔藓,靸起走,后跟溅水,还弄脏裤脚。走过没水的地面和楼板时,摩擦声响又大。20世纪80年代,日本电影电视剧在国内陆续播放,剧中人物,特别是男女主人公爱穿木拖鞋,一时间,商店里当时尚品出售。当年我女友赶时髦,买了一双,木板米色,配粉色绊带,上缀一朵绒花,精巧好看。她第一次穿时,宿舍走道上啪嗒啪嗒的清脆声格外盈耳,同事纷纷从门里探头看,弄得她很不好意思。回寝室后,把它塞到床底下,再没穿过。后来怎么处理的我就不知道了,因为女友成了别人的女友。
同样是古代,在南方,因为多雨,木屐有了改进,不用木板做,而是把一截树杆外形打磨成鞋样,里面挖空,穿着布鞋套进去,相当于穿鞋套。这种木屐最长达38厘米,考古人员发掘出来后,取了个新名字:木履。
二
民国时期,下川东的老百姓下雨天穿爪钉鞋,可自己做,也可在鞋铺买。爪钉鞋帮子用布四层,鞋底密纳后,均匀地钉上十来颗带爪的铁钉。然后往鞋底一遍一遍地刷桐油,干了再刷,刷了又干,反反复复,直到整个鞋底被桐油浸透,连鞋帮子下面一圈都浸满了油脂。
我岳母小时候穿过爪钉鞋,她说:“鞋底拿刀都砍不断,防水防滑效果好。因为是布的,穿起来比木拖鞋好走路一些。”她加重语气说:“那时穷啊,也是想苦方儿。”下川东一带,“想苦方儿”的书面语言叫“苦办法”“穷办法”。
徐老伯当挑二贩卖官盐时,从开县温汤井经巫溪县到陕西安康一带,翻山越岭,山道陡险,冬天路面因霜结冰,又硬又滑,像是走在玻璃上。他说爪钉鞋不管用,鞋上要套鞋犁才行。鞋犁为土碗大小的椭圆扁铁圈,在铁匠铺打制,有锯齿的一面触地,椭形微微上翘,绑扎着羊皮鞋绊,叫“过肩笼”,套在脚背上。徐老伯解释说:“过肩笼上的带子要绕踝骨系一圈,很多人开始不晓得,走着走着,鞋犁就脱了出来。”
鞋犁,像犁田一样破了路上的冰,自然就不打滑了,很贴切。“没得鞋犁的挑二,走冰路的时候,就用草绳绾一个圈圈,套在鞋子上,也不溜了。”徐老伯听我询问“梨”字,补充道,“这种叫草脚马子。”
如果经城口县去陕西,要翻大巴山,路更陡,陡得前面挑二的脚后跟,可踩到后面挑二的肩上。徐老伯说:“连夏天时路都不好走。”他们因此用一头翘的扁担,货物绑在翘头上,翘头朝前,挑担在肩,高出两三个人头来,才撞不到前面的路。挑二们自嘲为“龙抬头”。路太陡,更多的是背二,货物放在“背夹子”上,用肩背起走。
山路开凿不易,仅几尺宽,一边是坎,一边是崖,背着东西错身,必须十分小心,掉下去就没得命了。路窄没“稍台”,想歇气,背夹子卸不下来,用打杵支撑着省点力,再叉开两腿,构成一个三角形,有了稳定性,趁机喘个气。一路上,背二大汗淋漓,额头上的汗水直往下淌,蒙住眼睛,看不清路,胸前挂个篾条圈圈儿,用来刮汗水。背夹子是木棒做的,抵着腰背坚硬,背二便用稻草做一个腰垫,就舒服多了。
爪钉鞋、鞋犁、翘扁担……这些“想苦方儿”的故事读着酸楚,却有它的“巧”与“趣”。换个说法,“想苦方儿”也叫“穷则思变”——在穷困艰难的时候,想办法改变现状。
(作者系中国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