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中,除了董存瑞,还涌现出另一位舍身炸敌碉堡的特级战斗英雄——

万州有个张树才 壮烈堪比董存瑞

版次:009    2023年08月02日

强攻大张庄战斗场面(资料图)

张树才烈士画像

烈士纪念物

淮海战役纪念馆

□牟方根

提起舍身炸碉堡的英雄,大家一定会想到董存瑞。他是人民解放军的六大经典英烈之一,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在解放战争中,除了董存瑞,还有两位“董存瑞式”的英烈:一位是出生于吉林省扶余县的梁士英;一位是出生于四川省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的张树才。

“八一”前夕,笔者走进江苏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走进重庆万州革命烈士陵园烈士事迹陈列馆,走进万州溪口乡九树村窑厂坡张树才故居,还原一个英雄的真实过往。

1

万州穷苦农民家庭

走出饱经风霜青年

一座专门的纪念馆,纪念着一场辉煌经典的战役。一把浸染着鲜血的沙土和石块,纪念着一位舍生取义的英烈。

这座纪念馆,就是位于江苏省徐州市东南郊的淮海战役纪念馆。这场战役,就是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这把浸染鲜血的沙土和石块,搜集于淮海战役大张庄战斗后的战场。这位舍生取义的英烈,就是淮海战役中的爆破英雄张树才。

张树才,1908年出生于万县大溪乡(今重庆市万州区溪口乡)九树村窑厂坡的一个穷苦农民家庭。童年时,他帮地主家放过牛,生活艰辛。后来,他又到当地一大户人家当雇工,日子同样悲惨。他所住的茅草棚,一头是猪窝、一头是牛栏。他每天天不亮就要出工,一年到头累得苦不堪言。

1940年初,地方保长假托乡长请张树才去谈话为由,把他抓了壮丁,掳走进入国民党军队。在1947年5月的孟良崮战役中,张树才随军阵前投诚,经教育整顿后,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在华东野战军随后推进的莱阳战役中,张树才作战英勇,表现突出。1948年4月,组织批准他的申请,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睢杞战役于1948年6月27日至7月6日在河南省睢县、杞县境内展开。这场战役,是豫东战役的组成部分,是由粟裕等指挥的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所属的10个纵队20万人,和国民党军队的邱清泉、黄百韬等3个兵团共计27万余人进行的一场较大规模的运动战。张树才在战役中负伤,荣立四等功。伤未痊愈,他即重返部队,担任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十七师五十一团八连爆破组组长。

2

大张庄战斗

舍身炸地堡

1948年9月,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战略决战阶段。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粟裕于9月24日7时发电报给中共中央军委,“建议即进行淮海战役”。中共中央军委经过慎重考虑,于9月25日19时复电,同意粟裕的建议:“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

11月1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中原野战军7个纵队共约15万人,以及部分地方部队与华东野战军共同进行淮海战役,参战兵力达到60万人。

国民党军调动华中“剿匪”总司令部的12兵团进至太和、阜阳地区东援,徐州战场国民党军兵力增加到70万人。在蚌埠,以第9绥靖区改组建第6兵团,以第4绥靖区改组建第8兵团,两兵团将协同沿津浦铁路两侧向宿县推进。至此,徐州、蚌埠战场国民党军兵力增加到80万人。

11月6日,规模空前、震惊中外的淮海战役正式拉开战幕。解放军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围歼固守在碾庄一带的国民党黄百韬第七兵团。

11月11日,华东野战军第四、六、八、九、十三纵队及特纵相互配合,完成对黄百韬兵团的包围。张树才所在的第六纵队十七师五十一团八连,负责攻打黄百韬兵团四十四军一六二师四八四团据守的大张庄一带。大张庄位于碾庄西南,地形开阔平坦,易守难攻,是解放军消灭黄百韬兵团的必经之路。

11月12日下午5点,攻击开始。大张庄守敌以一个营的兵力,凭借地堡及优势火力负隅顽抗。在近一小时的战斗中,张树才所在的八连战士伤亡不断增加,部队进攻受阻。随着天色暗下来,敌方照明弹照得战场夜如白昼,派出去炸地堡的几名爆破手,一个个倒下……

危急时刻,张树才挺身而出,主动向连长请战,他说:“我是共产党员,让我去。我张树才不炸开前沿工事,决不回来!”连长看了看眼前这位热血沸腾、双目炯炯有神的汉子,信任地点了点头,同时高声命令战士火力掩护!

在战友们的火力掩护下,张树才抱起20斤重的炸药包,冲向敌军地堡。在敌人密集的交叉火力下,张树才左突右躲,很快冲到了离地堡仅十几米的地方。地堡里的敌军发现了他,跳出地堡来,端着枪,号叫着“抓活的”,向他扑来。张树才毫不畏惧,继续扑向地堡,并拉燃了炸药包导火索,高声喊道:“你们来吧!完成任务,死也光荣!”吓得敌兵们连连后退,逃进地堡。张树才顺势一个箭步冲上前去,拼尽全力,用身体将炸药包抵在地堡上。只听见“轰”的一声巨响,烈火浓烟腾空而起,地堡被夷为平地,张树才壮烈牺牲!

“同志们,冲呀!”连队的战友们迅速发起总攻,成功夺取了大张庄……

3

魂兮归故里

英名永流传

战斗结束后,听闻消息的当地群众自发来到战场搜寻烈士。遗憾的是,张树才没有留下任何遗物,人们只搜集到一把浸染着他鲜血的沙土和石块。

这些浸染着张树才鲜血的泥土和石块,陈列在如今的淮海战役纪念馆内。这浸透着英雄之血、见证了英雄之举的沙土和石块,俨然在向人们无声地诉说着它背后的不朽传奇。在纪念馆编印的《淮海战役烈士小传》里,共收录了十位著名烈士的英雄事迹,第一位就是张树才。

当年,张树才所在的十七师,迅速掀起“学习张树才,杀敌立功”的运动。新华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前身)和新华社分别以《人民英雄,无上光荣》《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为题,报道了张树才烈士的英雄事迹。时任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王必成撰文写道:“张树才同志在紧急关头,抱起炸药包,奋不顾身扑向敌人,炸毁地堡,壮烈牺牲,为部队打开通道,为歼敌创造了有利条件。”

舍身炸地堡的英雄张树才烈士,党和人民给予了他最高荣誉:他先后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模范党员、特等人民功臣、特级战斗英雄,中央军委授予其“爆破英雄”称号。

建于1998年的重庆万州革命烈士陵园,在烈士事迹陈列馆的三楼显著位置,以《淮海战役特等功臣——张树才》为主题,展示了这位万州籍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

追寻英雄足迹,追忆红色历史。两周前,笔者一行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万州溪口乡九树村窑厂坡,拜谒张树才烈士故居。烈士故居为一栋两层小楼,一侧紧靠着两间瓦房。其侄子告诉我们,故居房屋已经历三次改建,原来的样子已看不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相关领导介绍,乡里正积极谋划推出张树才烈士事迹陈列展,开展学习缅怀活动,让英雄精神代代相传。

延伸

解放战争中有三位 董存瑞式战斗英雄

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共涌现了三位“董存瑞式战斗英雄”,除了张树才,另两位英雄的事迹也让后人敬仰。

一是董存瑞本人。董存瑞是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人,1929年10月生。1948年5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他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但突然遭到敌人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封锁,部队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连长批准了他的请求。他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在部队攻击受阻的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将敌人的暗堡炸毁,牺牲时年仅19岁。

另一位是烈士梁士英。他1922年生于吉林省扶余县。1948年10月14日,总攻锦州的战斗打响,当突破敌人第一道防线时,梁士英一个人用十几颗手榴弹击退了敌人一个连的反扑。部队向敌人第二道防线冲击时,遇到了敌人暗堡内两挺重机枪的拼命抵抗。关键时刻,梁士英将爆破筒塞进暗堡中。正当他转身离开时,爆破筒被敌人从暗堡里推了出来,梁士英毫不犹豫地用身体死死顶住爆破筒,敌人的暗堡终于被炸毁了,梁士英也壮烈牺牲。

(作者系重庆市万州区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