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足1比6惨败告别世界杯,王霜的话振聋发聩
版次:008 2023年08月03日
中国队主教练水庆霞赛后向球迷致意
8月1日,在女足世界杯小组赛最后一轮,中国女足1比6惨败于英格兰队,遗憾地告别了世界杯。赛后,女足队员王霜的话令人心碎、字字泣血。“谁也别学了吧,学多了也挺混乱的。看看邻国日本怎么踢的,(她们)为什么能换了一批又一批的人,但DNA始终不变,而且DNA是越来越好。”“我一直有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比欧洲的那些球员都要练得苦,都要付出得更多,但我们始终没有拿到我们想要的成绩。我敢说,我们比任何一支国家队的运动员练得都要辛苦。”“出线了又能怎么样呢?所以我觉得这也并不是一件坏事吧。希望国内的教练们能培养出更多真正会踢球的孩子们,让她们在未来代表国家队的比赛中不至于这么狼狈。”王霜的话点出了中国女足发展遇到瓶颈的最关键问题——中国女足已经落后,落后的原因并非某一个个体,而是整个足球的根基。
差距很大,不是“客套”
从世界杯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开始,中国女足主教练水庆霞就不止一次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中国女足与欧洲强队之间,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差距。
来到世界杯赛场,证明了这句话绝对不是“客套”而已。首场小组赛被丹麦女足绝杀0比1,或许还可以让人感叹中国女足运气不佳,但最后一场小组赛1比6不敌英格兰女足的大败,只能说明双方巨大的实力差距。其实,中国女足和欧洲强队间的差距,在今年的热身赛中就已经能看出端倪——1比4不敌瑞典、0比3不敌西班牙,加上战平爱尔兰和瑞士,对阵欧洲球队难求一胜……
“从攻防转换的速度到对抗程度,欧洲球队整体(水平)比亚洲高出很多。”这是水庆霞给出的分析结论。一个最直观的数据就是,“欧洲球员一场比赛的高速跑、冲刺跑加起来一般在700米以上,强队一些好的球员达到1000多米,而我们队员只有300米。如何在快速跑中处理球,我们做得不好。”即便在后来的训练中,中国女足专门在短板上进行了加强和提高,但来到真刀真枪的实战,问题还是被暴露得淋漓尽致。高强度逼抢下,观察与处理球太慢导致频繁丢球;防守时盯人和压迫不足导致后防风声鹤唳;需要快速反击时又不在跑动速度上占优势……
差距为什么那么大?
赛后的数据统计显示,英格兰女足实现了对于中国女足的“碾压”——控球率67%对20%(另有13%球权为两队争抢中),射门次数17对7,射正次数7对3……“今天很遗憾大比分输了。通过比赛我们看到了自身的差距,比如在攻防转换、个人技术应用等方面。但今后的路我们还要走,要努力缩小这种差距。”这是水庆霞在赛后发布会上的总结。
然而差距究竟是怎么造成的?又应该怎样去弥补?赛后,球员杨莉娜的表态十分坦诚,她提到了一个重要因素,“这和我们这几年没有跟欧洲球队接触踢比赛也有关系,还是需要多出去锻炼。”王霜则谈到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被问到为什么英格兰女足能够崛起时,她提到了联赛水平的重要性。“他们本身男足水平就很高,现在又愿意投入女足联赛。英格兰女足的快速进步,还是得益于英超联赛(对女足的帮助)。”从此前5次对阵中国女足只取得1胜1平3负,到如今在世界杯赛场面对中国女足攻进6球,英格兰女足的飞速进步无疑值得参考。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当下随着英超各家男足俱乐部建立女足队伍并投入资源,女足英超俨然已是全球最好的女足联赛之一。
英格兰女足的本届世界杯名单中,20名球员效力于女足英超,3名球员效力女足西甲和女足德甲,所有人都在欧洲顶级女足联赛踢球。而在中国女足阵中,能有机会闯荡高水平联赛的球员仅有李梦雯、王霜、杨莉娜等少数几人。
根基不稳,何来硕果
还有一个问题最为致命——在当年欧美各国还未大力发展女足时,中国女足尚能处于巅峰;但当欧美运行了百年的足球人才培养机器开动,当男足青训机制完全复制于女足,欧美球队的发展是飞速的。其实不只是欧美,日本女足就是最好的例子。三场小组赛,日本女足5比0大胜赞比亚、2比0击败哥斯达黎加、4比0完胜西班牙,以三战全胜进11球丢0球的战绩,昂首挺进赛事16强。目前这支日本女足阵中,2人在女足意甲踢球,4人在女足英超踢球,2人在美国女足联赛踢球,这些都得益于日本整个社会对足球的重视和精心打造的女足“WE联赛”。
中国女足,需要像邻国日本那样的底层建设,而不是流于表面的“球风模仿”。就像王霜所说,“谁也别学了吧,学多了也挺混乱的。看看邻国日本怎么踢的,(她们)为什么能换了一批又一批的人,但DNA始终不变,而且DNA是越来越好。”
对于留洋的推动,中国女足正在推进,但要真正让更多人进入高水平联赛,真正达到反哺国家队的效果,目前还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时间。而国内联赛的建设,更是重中之重——虽然当下中国拥有职业女足联赛,但无论是商业推广与球迷氛围的羸弱,还是赛程时常被国家队集训比赛压缩的“弱势”,都证明其并未真正达到“职业化”的要求。没有一个基础深厚的联赛,就意味着大范围的人才培养和国家队选材,会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这也变成了中国女足未来想要发展,只剩留洋这一条腿走路的境地。
但更痛苦的是,短时间内,我们也只有“这一条腿”。“我们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中国女足不怕从零开始,就怕不开始。”这是水庆霞在本届世界杯期间说过的一句话,“中国女足需要改变,需要一个重新向上走的过程,这可能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贫瘠的足球土地上,难以结出硕果——依靠一批球员教练的拼尽全力,中国女足或许可以在一届比赛上闪耀,但若要在长期的比拼中追赶与巅峰的差距,更为深层次的改变不可或缺。
媒体评论
王霜赛后说出“大实话”
女足需要属于自己的DNA
8月1日晚,中国女足惨败给英格兰队让无数电视机屏幕前的观众黯然神伤。队员王霜赛后接受采访时,镜头前哽咽,并说出“大实话”,更是刺痛了喜欢中国女足的球迷。
王霜的发言信息量很大,但理解起来也不难。归结下来,主要有这样几点:一是,国外女足的进步很大,得益于本国联赛的飞速发展;二是,“谁也别学了吧,学多了也挺混乱的”,应该多看看其他国家的女足是怎么做的;三是,希望国内教练们培养出“会踢球的孩子们”,让她们未来在代表国家队的比赛中不至于这么狼狈。上述三点其实又指向了同一个结论:中国女足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而且不应该再左右摇摆,必须坚定地走下去。我们都能听懂王霜的言外之音——中国女足此番在世界杯上的惨败,不单纯是队员能力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整个女足事业的发展问题。正如王霜所言,我们不能再只鼓吹拼劲和精神去和对手掰手腕了,而应该踏踏实实回到女足事业的建设中去。更重要的不是“学谁”,而是能不能找准一条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惨败后,有观点指出,中国女足当下应该坚持“留洋”,把更多队员送到欧美高水平联赛锻炼。这当然是对的,可我们也不能忽视邻国日本在大量球员留洋海外的同时,国内的联赛同样搞得有声有色。一切的一切,可能还得从重新改良土壤做起。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不管是技术路线也好,速度路线也好,中国女足必须从现在做起,老老实实地按照足球规律办事,开始寻找属于自己的DNA。时不我待,别让王霜等女足姑娘的泪白流了。据澎湃新闻、极目新闻等
网友声音
@恬淡田园:我们每万人足球场数量才0.75个,本身不是一个唾手可及的运动,昂贵的场地费用,996的工作氛围,极低的民众参与率,不光明的运动员前景,导致足球普及不起来。毕竟搞运动,一要有闲,二是要钱。
@热心白云:中国现在的大环境,真的不适合发展足球这项运动!教育方式决定了孩子都不可能去踢足球,等学校不再看重分数,家长不再担心成绩的时候,足球才能真正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