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割谷谚语

版次:011    2023年08月14日

□何龙飞

记忆中,父亲的“割谷谚语”通俗易懂,形象生动,颇有韵味。

秋天来了,如何判断稻谷是否可以收割?父亲的谚语是:“秋后十天满天黄”。是啊,季节到了,稻谷就黄得快,起先还觉得不够黄,十天后便“满田尽是黄金稻”了。

“谷黄一杆烟”说的也是这个道理。父亲到田埂上转悠,发现稻谷一半金黄一半青绿,还割不得。短暂地犯愁后,父亲念起那句“谷黄一杆烟”,抽了一杆烟后,感到心里畅然起来:似乎一杆烟的工夫,稻谷就黄了、割得了。

“只准磙子出浆,不准田里生秧”,这一句农谚,同样不离父亲的口。在父亲眼里,秋收就得抢抓时间,趁天气好,及早割谷,不然,等到秋雨缠绵时,稻谷就只有陷入田里生秧的被动局面了。与其被动、造成损失,还不如牵牛打场,“只准磙子出浆,不准田里生秧”就十分贴切了。即使割得嫩了点,磙子碾压稻谷时会出浆,能收到些稻谷,总比烂在田里生秧好啊!

于是,父亲叫上母亲,天不亮便前往稻田里割谷。他们往往割了一亩多地才回家吃早饭,甚是辛苦。中午,得打理好地坝,保证打场的需要。下午四点过,父母迎着太阳去田里收草把,捆、挑草头,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可他们一咬牙,便挺了过来。

解开草把,抖散、铺平后,父亲会牵着牛儿打场,让石磙随牛儿转圈碾压稻草,致使谷粒脱落。中途,还得翻场,又让牛儿拉石磙碾压稻草。

终于等到除场了,父亲会念“打谷坝人很辛苦,丢了扫衣拿扫把”的谚语。是的,除场使稻草和谷粒分离,泾渭分明。

第二天天气依然好,父母割谷之余,还得兼顾晒谷粒和稻草。晒了两三天后的稻草和谷粒干焦焦的,散发出阳光的味道,着实醉人。

这时,父亲的谚语“包草上树,扬谷进仓”“叽咕叽咕,半夜进屋”便说到了点子上,照此践行,收获多多,岂能不感到欣慰。瞧,黄昏时节,地坝上空起风了,父亲拿起掀盆,撮起干谷粒,顺风扬谷,去除瘪谷或草屑,留下饱满的谷粒,那才叫金黄、饱满得可爱。

半夜时分,总算把谷粒弄干净了,就可以进仓了,父母配合得十分默契,心里甭提多舒畅了。

一年又一年,父亲的“割谷谚语”常挂嘴边,带动我们割谷,启迪我们奋进,慰藉我们心心念念的乡情。

(作者系重庆市涪陵区作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