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夜馆子

版次:010    2023年08月16日

□赵瑜

江湖菜馆子是重庆燠热夏夜的一大街景,也是消夏一大传统。虽然我算不上江湖菜爱好者,但执着地认为这是山城市井生活气息最浓厚的元素之一。

傍晚六七点钟,阳光没那么毒辣的时候,店家用高压水龙头冲洗了人行道,折叠桌子、塑料椅子、工业摇头电扇就摆了出来,过不了多久,食客就满了,还得等位。

这样的饭馆一般营业到凌晨。当街上的出租车也变得零零星星,行道树的叶子仿佛被什么怪力乱神抓扯着,而就你一个孤行寻食人。你有点心慌地走着望着,甚至怀疑人们传说中那家好味的馆子并不在这个方向——忽然一拐弯,或者攀上一坡梯坎,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一大群人笑语喧哗地在那里聚着,猜拳行令,快意恩仇,拖鞋、老头衫、短裤,在这里和谐地与夜色融合在一起。

那桌上,有红亮亮的一盆盆麻辣菜品,有绿生生的一碟碟时鲜,更有堆得如小山般的小龙虾皮、胡豆壳、啤酒瓶……你禁不住热血沸腾起来:那雪亮的白炽灯,就如宋朝的灯笼飘摇;愣头愣脑的跑堂,宛如搭着旧时的白汗巾穿梭;无论是浓油赤酱的糖醋排骨,还是麻辣鲜香的毛血旺,仿佛浇淋的是几百年的老汤原汁;加之重庆天然的远山近水背景,如底片般泼墨无声,更有武侠电影的画面感。是了是了,就是这里,你安了心施施然坐进朋友堆里,开始埋头苦吃、大快朵颐。

重庆男人喜欢江湖菜。他们好的不是菜,而是酒。这样的小馆子是看不到五粮液茅台或红酒的,只是一些廉价的啤酒白酒,或者店家私藏泡酒——坛子里或是枸杞或是樱桃,也可能盘着蛇或兽骨。佐酒小菜简单几碟便可,煮花生、毛豆角、凉苦瓜、卤猪头肉,就能下去几瓶“歪嘴”或老山城。来这里的人,要么千杯不醉,要么一杯就倒,絮絮叨叨翻来覆去的,无非是职场、兄弟、女人。有趣的场景是一桌几男人,负责叨唠的一人就一直说啊说,负责边听边“吐槽”的就一直翻白眼,而负责喝酒那个闷不作声,很快把自己灌醉倒头便睡——混作一桌的兄弟,在酒桌前的个性是如此鲜明。而不管如何,我们都要珍惜,在月黑风高的夜晚,能够一个电话把睡梦中的他敲打起来,不顾老婆的阻挠执意打车到馆子来听你废话的人。这个人,是真朋友。

重庆女人也喜欢江湖菜。夜深高温退去,夜店蹦跶累了,麻将打散场了,舍不得离开,就“换台”至夜宵馆子,何况重庆美女天生吃不胖,锦衣夜行排场十足,香车靓衫丝毫不惧油烟火气。所以,在某某网红馆子偶遇本土麻辣女明星绝不奇怪。相对于“豪放派”的男人,女人吃相要文明得多,精致地戴着手链,端起手机拍照先微信再抖音,玉指纷飞地剥起小龙虾的壳。这样的场合,不适合诉衷肠当怨妇,因为灯太亮、人太吵、气氛不够朦胧,女儿家的心事不宜在酒精与麻辣味中飘散,所以还是认认真真挑几个菜,万州烤鱼也好,葱姜小海鲜也罢,化幽怨为食量。

重庆江湖菜式也经过岁月演变,记得20世纪90年代,江湖菜多以地域划分,鸡鱼兔为主,红火的是歌乐山辣子鸡、南山泉水鸡、江津酸菜鱼、綦江北渡鱼、潼南太安鱼、南泉六合鱼、机场鱼、璧山西木兔、渝北哑巴兔等江湖大神,一般小馆以卤味、本地传统菜为主打,多为干烧耗儿鱼、水煮肉片、红烧肥肠,烈焰烹油,“火大油多味精起坨坨”;而如今花式繁复,分不清地域派别,除了本帮菜外,沿海人喜吃的炭烤生蚝、蒜蓉扇贝,蜀人喜好的冷串串、钵钵鸡,云南的米线、贵州的酸菜尽可寻到,舶来菜占了半壁江山,“更多选择、更多欢乐”。这里飘着许多传说,神乎其技的厨子,威武剽悍的小二,美人英雄的情仇……更有微信上疯传的著名冰镇绿豆汤,绝味番茄丸子饭,满嘴流油烤脑花,停不下来小龙虾……都成了食客津津有味的下酒菜。

暑气深长的夜里,如集市般热闹的场合,五花马千金裘,一群俊男美女,各怀心事地干杯举箸——多少烦恼、踌躇,随着美食灰飞烟灭。而桌边的大铁扇呼呼转动,街头歌手轻轻哼唱民谣,那一瞬间,重庆的夏夜变得分外美丽,时光忽慢,美梦渐深。

(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