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安居古城藏了个“将军洞”
版次:010 2023年09月01日
鸟瞰文庙图 秦盛阳 供图
复原的文庙右侧面图 秦盛阳 供图
现在铜梁区城乡偶尔还能看到烧制有“抗战到抵(底)”四个字的土陶罐 胡卫民 摄影
古文庙仰视图 邹贤碧 供图
□胡卫民
“走警报,跑防空”是抗战时期铜梁安居古城人民的口头禅。
全面抗战期间,为购买外国生产的昂贵战斗机,以夺回中国战区的制空权,冯玉祥将军曾发起节约献金救国运动。
据不完全统计,1937年夏至1945年秋,冯玉祥将军携副官和侍卫先后到过江津白沙镇、永川淞溉镇、泸州市泸县、合川、綦江、隆昌、内江、自贡、富顺、荣昌、宜宾、乐山、夹江、眉山、遂宁、彭县、双流、新津和成都等当时的四川20多个市县和30多个献金试点镇。安居古城作为大后方重庆北部的水陆要冲和口岸城镇,便成为献金试点镇之一。
安居募款,他突遇日机来轰炸
1938年12月20日,雾霭初绽,下榻铜梁县城凤山原川军少将旅长游广居小院的冯玉祥起了一个大早,他身着普通棉袄,在时任黄埔军校战补总队少将总队长谭辅烈和铜梁县县长刘仁庵的陪同下,携上校副官长冯纪法(中共秘密党员)、侍从参谋王国琛、卫士葛效先一行乘坐吉普车来到安居,他们把车停在大南门军校特训班舍宿(原蚕种场职工舍宿)旁,就急如星火地穿过位于橘子园中的贞节石牌坊。
一路上,谭将军介绍道:“安居古城先后驻过清军的一个标(营)在龙王庙、川军二十一军第七旅的一个团、宪兵九团、九十三军一个骑兵团和中央军校的交通与电讯特训班,现在驻中央军校十四期入伍生总队部。”
冯玉祥甫抵学坡入伍生总队部,事先接到通知的当地文武官员、商会会长和知名乡绅已在此恭候,他呷了一口水南茶,就宣布献金动员会开始。
会上,第三区(安居)区长易廷平代表安居发言,他说:“安居是四川省的模范区(镇),理所当然为全民抗战出力,我已与贱内商量妥当,捐法币八万和银圆五百块……”
镇长李奉歧不甘示弱,承认带头捐出法币六万和银圆三百元,乡绅李天禄承诺捐献五十万法币和银圆一千块,民生公司股东和安居“庆源和”大药房主人朱纯修自认捐一百万法币和银圆两千块……
刚登记造册完毕,日本飞机马上要来轰炸安居古城的消息就不约而至,化龙山之巅的文庙防空哨就在百年黄葛树上高高挂起了两个大红灯笼示警,表示日本轰炸机已飞到铜梁县城上空,正往安居方向飞来。
当地居民和大多数军校师生听到钟声和看到红灯笼,都跑到川主庙后背安居“蚕桑局”(今波仑村五社老保管室)附近的大片桑园和果园内暂避,军校教官有的躲在文庙大黄葛树下的防空洞内,冯将军一行与战补总队少将总队长谭辅烈、学兵团上校团长屈宴滨都进入文庙后坡防空洞暂避空袭。
躲避空袭,他防空洞里忧民众
在洞中暂避空袭时,冯玉祥对身边官佐叮嘱道:“据统计,日军飞机多达2700余架,而我国能上天作战的仅有300多架,看来当前我们四处动员全民捐款买飞机的初衷没有错。另外,防空洞里空气比较稀薄,待久了就感觉闷得慌,挖防空洞一定要充分考虑通风性和安全性。”
在场官佐感同身受,连忙附和道:“冯将军所言极是!”
安居“将军洞”位于化龙山学宫(文庙)的后坡,属于四川泥砂岩层,洞口宽1.6米、洞口高2.4米、洞深约30米,它冬暖夏凉,与安居古县衙门后墙相邻。
1937年夏季至1942年夏季的五年间,黄埔军校第十三期至十七期共8425名学员先后驻训安居文庙、川主庙和黄州会馆期间,在十四期入伍生总队上校副总队长吕旃蒙的率领下,历时一周,用钢钎、手锤最先开凿而成,因冯将军在此躲过日本飞机,当时有军民称它“将军洞”。
后来十六期第二总队少将总队长成刚(又名成应刚、号应时)根据冯玉祥将军的指示,对该洞进行通风改造,在旁边,呈横向又挖了一个较浅姊妹防空洞与主洞相通,在缺乏机械通风的年代,横向的侧洞起着为纵向主洞提供自然通风的作用,后来日本轰炸机在苏联、美国志愿航空队和中国空军的多重打击下,数量锐减,飞来大后方轰炸的频率减少,就未继续深挖。同时,另在文庙坡侧面的百年黄葛树下挖通了上下相连的防空洞,每个洞深二十多米,各洞均能容纳30至50人。
据安居黄埔军校教官吴继台生前回忆,著名音乐家、时任政治部第三厅少将刘雪庵及作曲家金砂(刘瑞明)在军校教唱《民族至上》《出发》等抗战军歌时,也曾在“将军洞”躲避日本飞机的轰炸。
本次日本轰炸机的目标是囤积在安居粮食中转库(即上下紫云宫)的军粮,飞机在安居古城的上空盘旋了十多分钟,遭到军校警卫连几挺轻重机枪的射击,不得不拉高飞行。因江上有雾,找不到粮库的精准位置,只好把炸弹扔在码头和江边,炸毁了部分运粮的漕船,几名平民遇难,在遭到军粮站设在坛子山的机枪防空阵地的反击后,仓皇飞走。
日机过后,他操场演讲振精神
日本轰炸机飞走后,冯将军在文庙操场进行了两次演讲:
一次是他检阅军校入伍生总队学兵的军训情况后,声如洪钟地发表了《如何训练新兵》和《学好文化就是胜利》的即兴演讲。演讲中,他谈到某次大战时,一个作战参谋拟定命令时,误把一个叫“沁阳”的地名写成了“泌阳”,正巧河南有一个“泌阳”,增援部队走错一百多公里,丧失了稍纵即逝的战机,导致本可胜利的战局发生逆转。
另一次演讲针对军民,他发表了《我们应该怎样为持久抗战而奋斗》(一说《还我河山》)的演讲,他提到了在古北口令公庙驻军后,发动囚禁素有“贿选总统”之恶名的曹锟、驱逐清末皇帝溥仪出紫禁城的北京政变,他情真意切、慷慨激昂的演讲,深深地打动了安居上万名听众,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演讲完毕,安居军民学生踊跃解囊支援抗战。此次献金救国运动共募集五百多万法币和六千银圆,交与当地银行汇入航空委员会重庆账户,专款专用于购买战斗机和轰炸机。
演讲尾声时,冯玉祥将军感慨万分地说:“安居军民虽处大后方,但你们心系抗战前方,居安思危,许多人家把半年的生活费都捐了,有这种毁家纾难的精神,我们何愁倭寇不灭和抗战不胜?本人再次感谢安居各位父老乡亲对前线将士的厚爱,你们为抗战所作的贡献,将彪炳史册。”
冯玉祥欣慰之余,挥毫为军校题写“还我河山、血战倭寇、抗战到抵(底)”标语,与师生们共勉。后来谭辅烈将军请安居石刻匠把十二个字刻在了文昌宫的一个石碑上。据居民们回忆,此碑于1979年被当时的县文化馆工作人员搬走;谭将军还把字幅带回战补总队下辖的虎峰营,在不远的西泉乡进士村碗厂,把“抗战到抵(底)”四个字烧制在陶罐釉面上,后来此罐在铜梁城乡特别畅销,尤其深受收藏爱好者的青睐。
和平时期,合理利用将军洞
当天下午,人称“布衣将军”的冯玉祥携带礼品看望了保育所的孤儿之后,在街上买了两双夏天穿的竹麻草鞋,原路返回重庆上清寺街的“康庄”办事处。
浓郁的桂花幽香又从安居琼江书院溢出,时光轮回到1944年秋,来自安徽省芜湖市的春霖中学在安居川主庙创立,无独有偶,作为学校股东之一的监察院院长、有“草圣”之称的于右任莅临安居濂溪祠参加该校的开学典礼,也曾在这个“将军洞”躲避。据说于右任还书写了“将军洞”三个字,后因种种原因未刻于洞口,后来书法原稿在辗转中下落不明。
后来,中共安居镇地下党组织的周定介、周定涛、周光辉、王继渊(女)和粟志英(女)等党员,曾在原镇教育办公室旁的神仙洞和文庙后坡的将军洞开夜会,他们用马灯挂在洞壁上照明。因此,大家都把在防空洞内召开的党支部会议称为“马灯会议”。
新中国成立后,文庙改作铜梁县安居镇第一小学校,在1969年春的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后,中央指示“备战备荒”“深挖洞、广积粮和不称霸”,全镇又在迎龙门河边、北门码头、安居二校、古署讯背后及近郊农村等地新开凿二十个大大小小的防空洞。
和平时期,变废为宝,有的在洞内种植蘑菇菌,有的当作夏天纳凉洞,有的作蔬菜库房等。
安居古城的将军洞,是目前安居仅存的一个抗战期间开凿的防空洞遗址。
(作者系重庆新诗学会会员、重庆诗词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