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0 2023年09月07日
云峰山南侧山峰
□曾庆福
北宋苏轼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两句富有哲理的诗,用来观察云峰山是再恰当不过了。站在远、近、高、低不同位置,从不同角度欣赏拔地而起的云峰山,会呈现出不同的风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一
云峰山在万盛经开区千年古镇青年场镇东面1公里,山体高凸,南北走向约2公里,地质构造奇特,起伏汹涌,在西面很远就能见到那形如笔架的外形。半山腰以上,白色的石灰岩刀劈斧削,绝壁百丈;在雄浑的大山基座之上直指云霄,完全是一幅水墨画。在它正北边观看,如一把挥向蓝天的巨型大刀,长长的刀锋似乎能开天辟地;在它西北边观看,山体酷似一尊睡佛,在阳光映照下熠熠闪光;在它东西两面山脚看,就像立着的巨大石碑,斑驳的岩纹就是无字天书。
云峰山看起来无路可上,山顶却有寨子。在山体四周寻找,有一条1.5米宽的水泥便道从青年场镇绕过来,然后蜿蜒到更鼓坝。这条水泥便道正好经过云峰山西边坡下。
云峰山西坡白岩之下的半山腰,如今有数十亩坡度较陡的茶园。从白岩下看山上,感觉不出山脊之上两个如驼峰的小山峰的高度。爬到山脊,累得双腿发软,顿觉眩晕。坐地凝神定气,调整心态和体力。山脊非常薄,泥石之下石灰岩体的厚度约10米。有农民到上面砍过杂木,遗弃的杂木树梢已经风干。山顶的杂木只有1人多高,粗壮不过小酒杯大,材质坚硬。既然有人走过,就有路的痕迹。中间一条小路不足2尺宽,小路的两边是倾斜的,倾斜的边沿有的地方连续丈余没有植物,如果人不慎滑倒,直接掉下看不到底的悬崖,必定粉身碎骨。
山顶呈“马鞍”,南北两头各有一高耸的山峰。山峰坡度非常陡,绝大部分人都望而却步,因为很容易摔下悬崖。
北边山峰之巅,有石头寨墙。大着胆子抓着杂木往上爬,终于快步钻进寨门。这道寨门的门洞如隧道,高1.8米、宽1.3米、进深约3米,天花板上面还剩两块横着的巨石未毁。两边石柱上有门槽,里边石壁上有木杠洞,门口有门槛——以前有厚重的木寨门可关闭。寨门边的石墙用较大的石灰石砌成,外墙面垒得整整齐齐,现在剩下的寨墙高约3米,寨墙顶被人为掀掉了至少两层石头。石寨墙横在山脊上,寨门洞就像老虎口,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寨顶略平,面积不大的坪上生长着杂树和蕨草。站在山顶看南边、北边、西边山下,更鼓村、湛家村、堡堂村……农民楼房点缀在水田、池塘边或柚子园边,处处是尽收眼底的山水田园画;往东边看,板辽村、燕石村的大小山坡层层叠叠往石林镇南天门延伸,广袤大地既亲切又神秘。还可清晰看到西边白鹭垭口的白塔、延绵的财井大山和堡堂寨山下南北延伸的渝黔扩能高速公路及坝中的整个青年场镇。
二
有前寨门必定有后寨门。顺山脊向北边下坡,猫着身子在小树丛中穿行,石灰石巉岩相连,两边是悬崖,如行走在白云之上。约200米远有一个山嘴,就是小寨门,有一些像城墙似的石头垒着,严格意义上讲是防守工事。以前,小寨门这边也有狭窄的陡峭小路下山。
回头走,看那到处断裂的石灰石岩层,有的横在山脊上,有的与山体延伸方向一致。顺着山体的岩层,层次分明,杂树就长在有泥土的石缝间。突然,在西边较低的平台上,有几块石头垒的寨墙,也像一个小寨门,其实这也是防御工事。
南边山峰离北边山峰约150米,比北边山峰更陡更高,看着就像空中楼阁。山顶有更好的风光在等着,上陡坡连脚窝也没有,抓着植物越往上走,越不敢回头看山下。若不是山崖上有植物,再胆大的人,恐怕也不敢攀爬到尖削的峰顶!峰顶没有寨墙,越过峰顶,攀着小树往南边顺着山脊下行数百米,来到山嘴,见到横在山脊上的石寨防御工事,也像一道寨门,也许以前这里也有一条小路下山。
在云峰山中部山脊的西南边,山寨人过去建有一个狭长的水池,现在还能看到干裂的深坑,是顺着山体岩层挖掘的,用石灰混合土糊过,长约15米、宽约1.5米、深约2米,多年无人使用,坑底也长着杂树。这里的山崖东边,通过一层一层的石坎,也可下山,在小路的险要处,也有石寨墙垒砌的工事,也称寨门。
途中,碰到转山的83岁黄姓老人。他说,解放前山脊水池边有房屋,木柱有脚盆大。1952年前,云峰山上的植被很茂盛,他亲眼见到有数十只黄猴在树林中上蹿下跳,还到山下亮岩煤厂偷吃厨房的东西。1952年后,亮岩私人煤窑关闭,山上植被逐年大量砍伐,黄猴逃进了贵州山里,鹞子、岩鹰、乌鸦等也渐渐绝迹。黄姓老人还讲述了云峰山“金扁担”的故事和青年民谣。特别是民谣,他反复念了多遍:“……远观云峰岭,下观倒水桥;黄龙嗡嗡叫,白鹭飞来朝;耳听更鼓响,金鹅把翅摇……”
其实,整个云峰山顶都是寨子,四面均是数十丈高的悬崖陡壁,上面是一个全封闭的环境。从山脊一头走到另一头,我用了三四个小时仍没看够。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爬上云峰岭,感觉很豪迈。山顶古寨地势之险、景观之奇,远远超出没有亲临其境的想象。
(作者单位:万盛经开区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