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0 2023年09月08日
大足宝顶山地狱变相养鸡女(李小强)
□李小强
千年前,从晚唐五代开始,到两宋时期,在今重庆大足境内的崖壁上,出现了一组组生动的石刻画面,它们不但记载了那一时代的艺术与审美,也记载了他们的生活与向往。其中,尤以开凿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间(1174年~1252年)的宝顶山石刻的内容最为丰富,将千年前大足一地的民间习俗也展现在其中,其间就有关于那个时代大足人的荤食习俗。
鸡是极为常见的食材,在大足宝顶山有一幅非常生动的养鸡画面,雕刻在大佛湾的地狱变相之中。画面中,一位年轻的农村妇女面露一丝微笑,在一个清晨,轻轻地掀开院坝中的鸡笼。先出来的两只小鸡,正在争抢一条蚯蚓。略微掀开的鸡笼里面,几只小鸡正争先恐后准备出来透透气。这个场景,可谓是千年前大足乡村养鸡场面的再现,迄今大足民间仍有用竹篾编制成鸡笼,在自家小院内饲养鸡的习俗。从这个朴素无华的画面,可见鸡是当年待客的常用佳肴。
自古以来,鱼可谓天赐的佳肴。大足历来有“鱼米之乡”的说法,境内遍布小溪,鱼易于捕捉。在石刻中,捕鱼的形象较为多见,尤其是在宝顶山石刻之中。如在大佛湾六道轮回图,由内而外的第二圈的一个梯形小格内,就刻有一打鱼人站立在船头,作扑鱼状,其身下刻一船,上有船篷,船下有水波纹。在大佛湾内有一处不被人注意的造像,今取名打鱼郎龛,图中刻一渔夫像,头戴斗笠,身穿对襟短衣,胸前系带,后背“鱼笆篓”,渔夫左手上举扶斗笠作眺望状,右手前伸(前部残,似执鱼竿),一脚踏于石台上(似为渔船),身后有一小猴,正伸爪于篓中抓鱼,在其旁边雕刻有铭文。图像可能表示打鱼之人贪心,欲想多捕鱼,不料放在篓中的鱼反而被猴子偷取,其意颇与古代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近似。而在大佛湾西北方向三里外的山沟半崖上,也有一渔翁像,当地人称龙潭。渔翁头戴斗笠,肩披蓑衣,跪蹲在地,似作持鱼竿状,身左侧圆雕一扁形的鱼笆篓。
那么,这些鱼怎么烹饪呢?在宝顶山大佛湾的千手观音龛中,刻有一个长方形的瓷盆,在盆上方,有一手握住鱼身,鱼头向下,鱼尾上翘,似乎正在向盆中倒鱼。这种将鱼整条烹饪的方式,与今天川菜中的过水鱼较为接近。千手观音龛中的这幅图像组合,不见于经典的记载,在同题材的造像中也罕见。出现鱼和盆的这种图像,应与大足一地饮食习俗有关,是匠师结合大足一地的生活习俗雕凿的。据此来看,千年前,鱼已成为大足一地民众的主要肉食之一。
早在新石器时代,猪就成为古人饲养家畜中的重要部分。在大足宝顶山石刻中,有两幅图展现了千年前杀猪烹饪的场景。一幅图在宝顶山父母恩重经变相内,这是一组淋漓尽致展现父母一生中养育子女的画面,其中的第八组图“为造恶业恩”,讲述的是儿子长大成人,即将婚嫁之际,设筵席宴请亲友,为自己单独承担屠杀的罪孽,母亲亲自挽袖正准备协助杀猪,旁边站立一屠夫,手持木棒,脚下有一猪,猪旁有一小盆,系用来接猪血的。这种场景,在大足乡村,木棒和木盆迄今仍是杀猪必备工具;另一幅画面在地狱变相中,刻一杀猪的厨女,面相丰圆,身略前倾,左手握猪嘴,右手持刀。其身前刻一方案,案上刻一猪,身首分离。这两组场景,表现出在宴席和日常饮食中,猪肉是主要食品之一。
通过崖壁上的这些生活场景,可大致了解宋代大足一带民间家庭饲养猪、鸡,以及捕鱼的习俗。可知猪、鸡、鱼等荤食,在千年前大足民众中极为常见。为什么在石窟艺术中会出现这么多的生活场景,这一点与大足石刻具有生活化的特点密切相关。在大足石刻中,当时民间的社会生活得到较为广阔的体现,尤其是宝顶山石刻之中,从牧牛到醉酒,从生育到病痛……可以说人生中的诸多场景,在这处佛教文化殿堂中得到了展现,可谓是一处崖壁上的“清明上河图”。
(作者单位:重庆市大足石刻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