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长江千年文脉 专家学者山城“论剑”

版次:002    2023年09月13日

为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昨日,2023长江文明论坛在重庆拉开帷幕。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和长江沿线省(区、市)高校、社科机构、文博机构的专家学者代表齐聚一堂,一同追溯长江文明如何一路走来,共同探讨怎样继续为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增光添彩。来,看看专家学者们思想和智慧的碰撞!

四川大学杰出教授霍巍:

巴山蜀水是长江上游文明的“双子座”

“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与巴同囿。这句在史料中存续了近2000年的文字,诠释了位于长江上游的巴蜀两地从古至今的关系。”昨日,四川大学杰出教授霍巍在现场主旨演讲中表示,水陆通衢、巴蜀同辉,巴山蜀水是长江上游文明的“双子座”。

霍巍口中的巴山蜀水,从重庆巫山龙骨坡拉开了大幕。在这里出土的“巫山人”,成为中国境内迄今发现最早的古人类化石之一。由此开始,人类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化石和遗址在巴蜀大地的相继出土,勾勒出了古人类在长江流域生活、劳作的动人画卷。

回望历史,早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巴蜀两地就已经是当时政治中心与西域、漠北间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霍巍的讲述中,一幅阡陌交通的繁华场景再现与会者眼前——两晋南北朝时期,西域、中亚、西亚的诸国使节、商旅、僧人通过“河南道”穿行重庆、四川,多元文化巴蜀大地交流和碰撞。重庆和成都,也因此成为连接南、北丝绸之路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国际性开放城市”。

从唐代开始,巴山蜀水不仅是中华大地上的西南重镇,还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高地。霍巍说,以大足石刻为代表的石刻文化,以钓鱼城、白帝城为代表的川渝宋元山城体系,是两大实证。

具有典型巴蜀特色的城池,在36年间的坚守,一定程度上改写了11世纪到13世纪的整个世界史。而这36年的坚守,还影响了元朝时期巴蜀地区的筑城风格。目前发掘出土的不少元朝城址遗址都说明,从宋开始的据险而守的筑城方式,被元朝采纳沿用。

宋元山城与13世纪宋蒙在西南地区的冲突与融合相关,它们见证了不同文化因素在巴山蜀水之间的碰撞、交融,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文化形成过程中的包容性,印证了我国各民族共同书写悠久历史共同创造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伟大精神的文明进程。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

文化的传承发展首先让老百姓能够看懂

昨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带来题为《长江流域史前文化与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的主旨演讲。主旨演讲后,王巍接受了记者采访,就中华文明探源、巴文化研究与阐释等话题分享精彩观点。

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应注意什么呢?“要在‘阐释’两个字上下功夫。”王巍说,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一个很好的举措,但国家文化公园不是在某地再建一个超大型的公园,而是把已有的重要遗址串联起来,揭示每个遗址承载的文化内涵。比如说,把巴渝大地上的重要遗址等从时代、内涵等方面串联起来,让大家知道巴渝先民是怎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他表示,考古研究阐释,以及博物馆的展示要更贴近民众。“我觉得在这方面,包括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以及我们的文化的传承发展,首先让老百姓能够看得懂。”王巍说,他经常提及博物馆的三个层次。

第一,看得懂。10多年前博物馆的一些展览,像是给考古人看的,展板上只有很少几个字,介绍什么遗址、什么年代,这样老百姓根本看不懂。第二,有兴趣。光看文字有些单调,如果配一些图片、数字化的展示,把巴渝先民的生活情况、精神信仰和周围环境关系等故事的来龙去脉讲述清楚,那就比较吸引人了。第三,受教育。让观众通过展览,看到巴渝先民当时是如何克服种种困难,过着怎样的生活,让今天的人能够从中得到启迪。

“这三个层次,无论是国家文化公园还是博物馆,都希望能够做到。”王巍说。

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

长江的未来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长江经济带的命脉在长江及其支流。而长江的未来,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昨日,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作了以《黄河长江交相辉映 中华文明永葆青春》为题的主旨演讲。

葛剑雄称,世界上完整拥有一条大河的国家极少,而中国却完整拥有黄河、长江两条世界级大河,且黄河、长江都处于北温带,都适合人类生存发展。

不过,因气候变迁,6000年前的黄河流域更宜居,尤其4000年前小麦传入中国,黄河流域可耕农田面积大,人们生活更富足。

3000年以后,长江流域则更宜居。长江流域有平原、丘陵、湖沼,地形多样,1万年前就栽种水稻,并适合种植多种经济作物。

尤其是,我国多次人口南迁,给长江流域输送了大量人才和人力资源,包括唐宋之际经济重心南移、南宋后文化重心南移。

而南方诸族也积极融入华夏,如北宋末“苏常熟天下足”、南宋“天上天堂人间苏杭”、明中叶“湖广熟天下足”。这说明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玉米、红薯、土豆、花生、辣椒等外来作物,传入长江流域后,使长江流域变得更加富庶。近代,长江流域更是逐渐形成了大量沿江工商城市、工矿城市、交通枢纽,如上海、镇江、南京、芜湖、九江、汉口(武汉)、宜昌、重庆等。

葛剑雄称,展望长江的未来,可谓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在天时上,当前虽遇到“全球变暖”的问题,但不能无忧,也不必过虑,因为在长江流域迄今并未出现过超越历史纪录的极端天气。

在地利上,对于科技、人文、信息、金融、商贸、高新产业等领域而言,时空阻隔正在消弭。相反,水运、海运占比继续在扩大,效益更高。因此,长江经济带的命脉在长江及其支流。

在人和上,“人往高处走”不可抗拒,这里的“高”不仅指物质,也指精神,而长江流域俱佳,对人才有很大吸引力。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郭伟民:

城是从稻田里“长”出来的文明

昨日论坛上,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郭伟民以《考古中国视野下的长江中游文明化进程》为题,分享了他的观点:城是从稻田里“长”出来的文明,奠定了中华文明的重要物质基础。

长江中游是最早出现稻作农业的地区之一,稻作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中国史前发展的经济基础,并助推了社会组织的进步和文明化的进程。因此长江中游史前文明是从稻田里长出来的文明。

城是判断文明出现的重要标志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古城文明就是从稻田里长出来。换言之,稻作农业是文明诞生的基础,是长江中游史前文明产生的原动力。长江中游城市化进程基本遵循这一规律,因而长江中游诸城邦古国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

郭伟民说,长江中游文明化的途径与模式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的真实写照。长江中游的考古工作为进一步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重庆日报客户端、上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