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巷仁爱堂医院

90年前中国卡介苗在此诞生

版次:009    2023年09月13日

山城巷80号、81号,为法国人创建的仁爱堂医院旧址。

仁爱堂医院修缮后效果图

仁爱堂医院旧貌

□龚毅

山城巷,近年已成网红打卡地,来此打卡的游人发现,这儿不仅浓缩了原生态老重庆的市井烟火,还逼真地再现了老重庆建筑的母城韵味。

身为网红打卡地,山城巷的许多民国建筑着实吸引眼球,而在仁爱荒野公园旁的仁爱堂和仁爱堂医院,更是有着非凡的过往——90年前,仁爱堂医院医师王良自法国带回预防结核病感染的卡介菌,在重庆自行制造卡介苗并给婴儿接种,这不仅是我国最早使用卡介苗的地方,也是我国卡介苗研究萌芽的地方。

仁爱堂医院曾轰动一时

百年前的山城巷,法国天主教会在此创办仁爱堂教堂及仁爱堂医院,是轰动一时的新闻。

天主教自1702年传入重庆。较早时,法国天主教会创办了杨家十字、大梁子、福三馆、江北传济堂等诊所,并向市民提供西医和西药服务。1855年至1898年,法国天主教会购买了重庆城金堂街二仙庵(1972年更名为山城巷)等多处房屋,并予以拆除,合计占地20亩,开建仁爱堂教堂并开始筹办医院。

工程由法国设计师主持设计,1900年开始动工,1902年建成,教堂取名为仁爱堂,医院则称仁爱堂医院。医院首任院长为法国人阿特里昂,在此后的近五十年间,还有三位加拿大人和一位葡萄牙人曾在医院任过院长。

仁爱堂医院用房7栋、共235间,均系砖木结构,由方济各会修女负责医务工作和管理。仁爱堂的右侧房屋,供修女使用,左侧全部房屋均为医院用房。据1950年4月报重庆市卫生局的登记表记载:医院房屋共7栋,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占地12.25亩。

仁爱堂教堂布局坐南朝北,平面呈十字形,是钟楼和教堂相对应的哥特式建筑。教堂前东南方向20米处,有一直径5米的圆柱形钟楼,高15米、共3层。纵向看,从底楼到顶部,窗户与窗户之间有竖直的一条条白色线条加以装饰,横向看则有三层瓶式栏杆将窗户均匀划分为三层,这是百年仁爱堂仅保存下来的完整建筑,款式别具一格。虽然楼上的钟早已不见踪迹,但钟楼顶部和主体建筑仍完好无损,这在重庆古建筑中十分罕见。2009年,曾被评为“影响重庆的十大经典老建筑”之一。

系重庆第三家西医院

除钟楼外,仁爱堂如今还保留有大门和教堂。这是哥特式建筑群,布局讲究,其大门高10米、宽10米,左右两旁为两根粗大白色门柱,用白色的尖形门楣相连,上竖红色十字架,下书金色的“仁爱堂”三个字。

仁爱堂有鲜明的百年建筑印记,在花坛和露台看教堂内的外墙,一粒粒细而密的白色小石头布满墙面,均匀而美观,如此精致的设计在欧式老建筑中属凤毛麟角。

仁爱堂医院为一楼一底,呈“工”字形结构,厢房前后有宽敞的通道,屋前有小花园,其间有小亭阁1座。1902年医院开业,初期仅设门诊部,由教区聘请教友中医师2人应诊。同年,来了4个懂医术的修女,开始诊治病人。1936年增设了住院部,有病床60张。1944年改名“陪都中医院”(即重庆市第一中医院前身)。

仁爱堂医院是法国人在重庆开办的第一家西医院,也是重庆开办的第三家西医院。第一家西医院为美国人1892年建于临江门戴家巷的宽仁医院,第二家为英国人1896年建于民族路的仁济医院,后迁往南岸区。

重庆大轰炸时幸免于难

仁爱堂教堂,初期仅作为法国教友内部宗教活动场所,并不对外开放。直至1941年,教堂才对其他天主教教徒开放。因此,教堂所属的仁爱堂医院,先期也仅为法国教友提供医疗服务,不向山城市民开放。1941年后,才逐步接诊其他天主教教徒或少量市民。

抗战时期,日机疯狂轰炸重庆,渝中区有五个教堂在轰炸中不同程度中弹受损,最严重的是青年路的天主堂和南纪门的天主堂,均全被炸毁无法修复。仁爱堂教堂和仁爱堂医院因离城中心稍远,或因当时教堂在屋顶用法国国旗覆盖做标志起了保护作用,幸未遭日机轰炸。在这期间,仁爱堂医院收治了大量在大轰炸中受伤的伤员。

1945年9月,经国民政府有关部门批准,仁爱堂医院设立仁爱高级护士职业学校,学制三年,面向社会招生,先后办了7个班、毕业81人,为重庆各医院培养了一批高级护理人才。1946年,仁爱堂医院增设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和五官科,病床增至80张。1947年扩建门诊部后,日平均门诊150人,住院病人日平均60人。1948年,在新建楼房、改善医疗设施的基础上,病床增至112张。门诊部设内科、外科、妇产科等,可做这些科相关的大、中、小型手术。

中国卡介苗萌芽山城巷

仁爱堂医院最重要的贡献是,我国最早的卡介苗,就是从这儿诞生的。

卡介苗于1907年首次发现,并在1921年第一次在人类中使用,这是预防治疗结核病感染所必需的疫苗。

1915年,王良在仁爱堂医院任医师,他于1931年至1933年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学习。在法期间,王良师从两位卡介苗的发明者、法国细菌学家卡尔梅特和介兰,学会了结核杆菌的培养和卡介苗的制作方法。1933年,他从法国带回老师赠送的第一批卡介苗菌种,又自费采购了制作卡介苗的相关设备,并在仁爱堂医院附近自设了一个研究室,进行卡介苗培养,制作液体卡介苗。王良一边在仁爱堂医院行医,一边在自己的实验室里日夜不停地忙碌。很快,他就培育出自己的卡介疫苗,并在国内首次对婴幼儿免费进行接种。同时,王良还发现了卡介苗的非特异性免疫,这对后来卡介苗的培育制造起到了很大作用,为我国成功试制自己的卡介苗制剂做了开创性的工作。

据晏子厚《中国卡介苗的奠基人——王良》一书介绍,王良在回忆这段经历时说:“我当时是独自工作,初次用自己制造的卡介苗接种小儿,需特别小心谨慎,我只对相识的医生们的子女或信任我的病人子女免费接种(全系口服),接种纯属自愿。同一家庭的幼儿中有志愿接种者,也有拒绝接种者,无形中就有了对照和可比性。凡接种了卡介苗者概未发生不良反应,体质均很健康,对一般流行病,似乎还有一定抵抗力,比未接种者的抵抗力均见加强,即使偶有流行病,其恢复健康也较快。”据记载,1933年至1939年,王良制作的卡介苗累计接种婴儿8000余人次,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王良制作的卡介苗获得初步成功。令他信心倍增,准备加快生产和接种步伐。但没有等他扩大生产,意外却先来临了:1937年,国民政府迁来重庆,当时的卫生署官员到王良的实验室检查后,发现王良是私人制作疫苗,没有生产许可证,于是便责令王良停止制作和接种卡介苗。

王良筹建西南卡介苗研究所

1949年11月,人民解放军进驻重庆。不久,西南军政委员会卫生部成立,时任部长钱信忠亲自上门看望王良,并到王良的实验室参观考察,鼓励他在卡介苗的研究和制造上多加努力。随后,钱信忠部长邀请王良参加1950年的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会议期间,王良受命筹建西南卡介苗制造研究所。1951年,西南卡介苗制造研究所正式成立,王良出任所长。他将自己的部分实验仪器无偿献给研究所,积极参与卡介苗的培养和制造,并组建接种站、开设培训班,培养了大批接种人员,为提高卡介苗质量和探索免疫机制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作出了宝贵贡献。

1950年12月18日,仁爱堂医院更名为仁爱医院,由曹良仁医师担任仁爱医院首任院长。1951年4月21日,经西南军政委员会办公厅第33次行政会议批准,重庆仁爱医院及私立仁爱护士职业学校,由西南军政委员会卫生局接管。1951年9月20日,仁爱医院与西南卫生部工人医院合并,更名为西南卫生部新渝医院(现重庆中医研究所)。后来,改为四川省重庆中医进修学校、四川省重庆中医学校。2002年,原仁爱医院房屋拆除。重庆直辖后,为重庆市中医学校所在地。

(作者系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